11月10日,“南方学社”揭牌仪式暨“田野中国工作坊”挂牌活动在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头塘村圆满举行,标志着榕江正式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平台。仪式结束后,“村超国际传播工作坊(2025)”同步启动,进一步拓展榕江在乡村振兴与国际传播领域的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学术活力与国际视野。
![]()
南方学社是在东西部协作机制引领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与榕江县合作共建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基地,旨在贯彻“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重要精神,搭建学术交流与实践创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与特色文化国际传播,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南方智慧”。同时挂牌的田野中国工作坊是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全球南方学术论坛与榕江县合作共建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项目。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杨颖杰主任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吕新雨院长、榕江县融媒体中心龙春兰共同为工作坊挂牌。
![]()
学社揭幕后,“村超国际传播工作坊(2025)”启动。上海文广国际传播中心出品的《TOP Destination目的地,中国!——中国村超》双语纪录片首映。该片以外籍观察者第一视角切入,深度记录 “村超”所在地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在“百年一遇”洪灾中的“暂停—自救—重启”全历程,凝练出“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的集体记忆,呈现出中国乡村的韧性与活力。创作团队、学者嘉宾和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们一同观映,现场氛围热烈,嘉宾们被片中真实鲜活的救灾场景与邻里守望的温情打动,
配合揭幕活动举办了《我眼中的 “村超”》新书发布会。作者徐倩倩是一位来自青岛的品牌管理职业人,她结合多次深入榕江的亲历体验,分享了与 “村超” 从初遇到深爱的结缘历程、以及洪灾后榕江坚韧重生的见闻。她的新作是本轮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读者们能够感受到“村超”如何用足球唤醒了乡村的活力,让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碰撞出火花,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
在分享交流环节,中外嘉宾围绕“村超”传播实践的社会意义、国际传播与乡村振兴路径展开热烈探讨。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所长维杰・普拉萨德(Vijay Prashad)指出,中国与印度喀拉拉邦是全球仅有的完全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地区,喀拉拉邦与中国一样,也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村超”正是人民主动创造幸福的社会主义生动实践。
巴西农村劳动者组织协调委员会成员诺伊里·多明戈斯·罗赛托(Neuri Domingos Rossetto)认为,“村超”是创造群众共同社会财富的重要方式,表达了深化交流合作的期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资深顾问、泰国籍学者乌东·唐捷塔帕蓬(Udom Tangjettanaporn)认为“村超”不仅是足球赛事,更是全球南方国家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他希望以中泰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泰青少年足球互访、搭建跨国交流平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孟捷认为榕江与“村超”,是中国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生动范本,更是基层实践与制度优势共振的鲜活案例。
观察者网总经理李波认为 “村超” 的传播实践这种把“乐子过成日子”的理念,是“寓教于乐”价值观灌输的新创举,更是体现了新的生产-生活的范式,人民美好生活的写照。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项目主管王东宾对“村超+抗灾”的关联叙事印象深刻,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重大灾害面前对城市的支撑作用。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米凯拉·恩多·厄斯科格(Mikaela Nhondo Erskog)以李子柒的个人化传播为参照,指出村超代表的是集体性、人民性的传播力量,认为中国在解决物质需求后,正聚焦精神文化与美好生活的创造。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吕新雨在总结中强调,村超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现象,其传播以正能量凝聚正流量,兼具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与传播学理论价值,为全球南方乡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工作坊举办前后,参会嘉宾深入榕江多个村寨与机构,开展系列实地调研。
11 月9日,嘉宾们先后走访大利侗寨、寨蒿镇乌公村,感受侗寨独特的民俗韵味与生态之美,重点调研了其如何借“村超”IP东风,实现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发展。当日下午,调研团队前往古州镇第一中学,实地观摩校园足球比赛,详细了解学校“班班有球队、周周有赛事”的常态化机制,其“先普及后精英、重文化强技能” 的青训模式,既为县域足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也体现了 “小小的足球,大大的梦想” 的榕江足球振兴理念。
11月10日上午,嘉宾们走进古州镇月寨村,认真聆听村干部分享“党建引领 + 村民自治”的治理经验,重点了解了“嬢嬢团”从田间主妇变身新媒体主播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乡村数字化变革。还参观了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和村超历程馆,实地感受了当地以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以特色体育激活县域发展的实践成果。
![]()
11月11日,调研团队在忠诚镇乐乡村实地考察 AI 技术在乡村产业推广、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中的普及应用实践。来自巴西的嘉宾由衷感慨,榕江这种“技术下沉、服务民生”的创新模式,精准契合乡村实际需求,为巴西的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宝贵参考。
未来,“南方学社”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更多乡村发展经验的交流互鉴与国际传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