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老年人会被家人或自己察觉身体似乎出现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异味”——不一定刺鼻,但却持续存在,洗澡后也难以彻底去除。这种被俗称为“老人味”的体味变化,令很多人困惑甚至自卑,对生活影响不小。
医学研究指出,这种特殊气味并非单纯的“脏”,而是皮肤代谢、肝肾功能、激素水平以及生活习惯多方面变化叠加的结果。“老人味”也不是不可避免,55岁以后若能远离5个不良习惯,身体气味或可大幅减轻,让您老了也没味。
![]()
1.久不运动,汗液代谢紊乱
运动不仅是保持关节灵活、血管通畅的手段,更是排出代谢废物和皮肤毒素的通道。很多老人运动减少,汗腺活动减少,汗液浓缩,导致代谢产物在体表堆积,加上皮肤代谢减慢,气味自然加重。
适度出汗可以帮助排出皮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尿素和氨类物质,从源头上减少气味。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快步走、八段锦、太极等,增强皮肤循环与排毒能力。
2.口腔不净,牙齿清洁敷衍
不少老人忽视了口腔卫生对全身气味的影响。牙龈萎缩、龋齿残根、活动假牙残留食物渣等,都是细菌滋生的温床,会释放出异味气体,成为“老人味”的一部分。
保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同时定期洗牙、清理义齿,能有效减少口腔细菌数量。如果发现持续口臭,可能是胃肠功能失衡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
3.高油饮食,皮脂异常分泌
一些老人喜欢吃肥肉、炸物、重口味调料,这些高脂饮食容易刺激皮脂腺分泌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类在皮肤表面氧化,会产生特有的“老年醛”味,难以通过清洗彻底去除。
建议饮食清淡、适当摄入橄榄油、深海鱼类等健康脂肪,限制动物油、反式脂肪和过量胆固醇摄入,可从源头减少体味产生的物质基础。
4.洗澡过少,洗护方式不当
部分老年人怕冷、怕滑倒,减少了洗澡频率,长此以往会使皮肤分泌物堆积。即使洗澡,也常常忽视耳后、腋下、腹股沟、脚趾缝等“易藏味”部位,这些区域常是体味的主要来源。
建议根据季节规律洗澡,夏季每2天一次,冬季每周1-2次,使用温和的沐浴剂,并定期更换贴身衣物,保持皮肤表层环境清洁干燥,是去除异味最直接的手段。
![]()
5.长期服药,代谢异常加剧
患有高血糖、高尿酸、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减退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因为代谢废物不能有效排出,导致皮肤、呼吸甚至尿液中释放出特殊气味。例如肝病患者可能有“肝臭”,尿毒症人群则会带有尿氨味。
如果长期服用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也可能影响汗腺和皮脂腺功能。此类人群应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合理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内环境紊乱从而加重体味。
由上可知,“老人味”并非无法改变,而是身体状态和生活细节的反映。那些“老了也没味”的人,其实多是在饮食、运动、清洁、管理慢病等方面格外自律。与其怕“有味”,不如现在就开始改变,让身体自然清爽地老去。
【本图文由“医者荣耀”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锦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