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因缘果报,情人拆散婚姻谁遭报应?背负最重业障者令人意外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佛陀曾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一切皆有因果,情爱纠葛更是如此。
当一段婚姻被第三者介入,三个人的命运从此纠缠不清,业障果报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以为,做了情人拆散别人婚姻,第三者会承受最重的因果报应。
可真相往往出人意料。
在佛法的因缘果报中,究竟谁才是背负最重业障的那个人?
是主动勾引的情人?还是被诱惑的配偶?




扬州城里有个叫李清源的药铺掌柜,年近四十,为人忠厚老实。
药铺里供奉着一尊药师佛像,香火不断,李清源每日都会虔诚上香祈福。
他还有个习惯,每天清晨都要诵读一遍《药师经》,祈求佛祖保佑一家平安。
他娶了同乡赵家的女儿素心为妻,两人成亲十二年,育有一子一女。
素心生得娟秀,持家有道,夫妻俩在街坊中向来口碑不错。
李清源专心经营药铺,生意虽不算兴隆,倒也能维持一家温饱。
素心除了操持家务,还在铺子里帮忙抓药算账,夫妻俩配合默契。
这年春天,药铺隔壁新开了一家古玩铺,掌柜是个叫萧文轩的年轻商人。
萧文轩二十八岁,相貌英俊,家境殷实,说话风趣幽默,很快就成了街上的红人。
他每日穿戴整齐,出入有仆人跟随,手头阔绰,与李清源朴素的打扮形成鲜明对比。
一日午后,素心正在铺子里整理账目,萧文轩走了进来。
"嫂子,我这几日有些头疼,能否配点药?"萧文轩温和地说。
素心抬头看他:"头疼多久了?"
"三四天了,可能是换了新环境,水土不服。"萧文轩故意皱眉。
素心起身去药柜抓药:"我给你配点清热的药,喝几日就好了。"
萧文轩在一旁看着她娴熟的动作,不住称赞:"嫂子真是能干,既会持家又懂医理。"
素心有些不好意思:"哪里,都是跟着我家相公学的皮毛。"




"那也很了不起,"萧文轩接过药包,递上银钱,"嫂子这样的女子,哥哥真是好福气。"
素心脸一红,低头说:"萧掌柜说笑了。"
从那日起,萧文轩隔三差五就来药铺,有时说身体不适,有时说要买些补品。
每次来都对素心嘘寒问暖,言语间透着关怀。
李清源生性憨厚,对这个年轻邻居印象不错,有时还会主动搭话。
一次,萧文轩提到自己尚未成家,李清源还热心地说要给他介绍媳妇。
"哥哥的好意我心领了,"萧文轩摆手道,"只是我这人挑剔,一般的女子入不了眼。"
李清源不解:"以萧兄弟的条件,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
萧文轩意味深长地看了素心一眼:"我喜欢贤惠懂事的,像嫂子这样的就很好。"
素心听了,心中一阵慌乱,赶紧找借口进了后院。
随着接触增多,萧文轩对素心的态度越来越暧昧。
有一日,李清源去城外采药,素心独自在铺中。
萧文轩突然出现,手里拿着一支精美的金钗:"嫂子,这是我从南京带回的,送给你。"
素心连忙摇头:"这怎么行,太贵重了。"
"不过是个小玩意,"萧文轩坚持要给她,"我看嫂子平日里打扮朴素,戴上这个一定很美。"
素心坚持不收:"萧掌柜,这样不合适。"
萧文轩叹了口气:"嫂子,我对你的心意,你应该明白。"
素心脸色一变:"萧掌柜,请你自重。"
"我知道这样不对,"萧文轩上前一步,"可我控制不住自己。
自从见到你那日起,我就夜不能寐。"
素心往后退了几步:"我是有夫之妇,你不该说这些。"
"跟着我,你会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萧文轩继续说道。
素心摇头:"你别说了,我不会背叛我相公的。"
萧文轩见她态度坚决,只好暂时作罢。
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用心地接近她。
起初,他只是在言语中暗示自己的心意,偶尔送些小礼物表达关心。
渐渐地,他开始明确表达感情:"素心,我真心喜欢你,愿意为你做任何事。"
接着,他开始许下各种承诺:"我会给你更好的生活,让你过上富贵日子。"




最后,他甚至提出了具体的安排:"我在城南买了宅子,你跟我走,我娶你为正妻。"
面对萧文轩的一再诱惑,素心内心开始动摇。
她暗暗比较着两个男人:李清源虽然忠厚,可生活清贫,而且不善言辞。
萧文轩不仅英俊有钱,还懂得体贴女人的心思。
她看看自己粗糙的双手,再想想萧文轩描述的富贵生活,心中泛起了涟漪。
夜深人静时,她常常辗转反侧,脑海中浮现的都是萧文轩的身影。
有时她想起佛法中关于邪淫的教诲,心中惶恐不安,可转念又想到自己这些年的辛苦。
她开始怀疑,难道自己就要这样平淡地过一辈子吗?
每当看到萧文轩身边的华服美饰,她都会想象自己穿上那些衣裳的模样。
她甚至开始留意自己的容貌,对着铜镜梳妆打扮,心中暗想萧文轩说的那些甜言蜜语。
一日傍晚,李清源因为配错了药被顾客责备,回家后情绪低落。
素心想安慰他,他却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别在这里添乱。"
素心心里很不是滋味,回了房间,正巧萧文轩来敲门。
"怎么了?看你心情不好。"萧文轩关切地问。
素心忍不住诉说了刚才的事情。
萧文轩趁机说:"你看,这就是你现在的生活。
跟我走吧,我会好好疼你的。"
那一刻,素心想起这些年来的委屈和不甘,想起丈夫的冷淡和生活的艰辛。
她内心的防线彻底崩塌了。
她点点头:"我愿意跟你走。"
两人约定,三日后李清源去采药时,素心收拾行李,悄悄离开扬州。
三天后的清晨,李清源背着药筐出了门。
素心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既有不舍,也有解脱的轻松。
她收拾了细软,带着孩子,跟萧文轩远走高飞。
当李清源傍晚回家时,发现家中空无一人,妻儿都不见了踪影。
邻居告诉他,看见素心带着孩子上了萧文轩的马车。
李清源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痛哭失声。
从那日起,他一蹶不振,药铺也无心经营,不到半年就关门了。
整日借酒浇愁,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就病死了。




而素心跟着萧文轩到了苏州,起初过了一段富足的日子。
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萧文轩原来另有妻室,而且还有两房小妾。
她只是被安排在一个偏僻的院子里,地位比妾室还不如。
萧文轩的新鲜感过去后,对她也渐渐冷淡了。
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萧文轩专门以勾引有夫之妇为乐,她只是他众多猎物中的一个。
素心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可为时已晚。
她想回去找李清源,却得知他已经病死了。
素心悔恨不已,整日以泪洗面,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
而她的两个孩子,在萧文轩家中受尽冷遇,长大后都不愿认这个继父。
多年后,苏州城里来了一位得道高僧法空禅师。
有信众问起这桩往事,都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师父,这样的事情该如何看待?"一位信众问道。
法空禅师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什么深奥的问题。
"施主所问,正是众生迷惑之处。"法空禅师捻起佛珠。
"世人皆以为,情人勾引他人配偶,罪业最重。"
"可佛法讲究的是因缘果报的根本所在。"
信众急切地问:"师父,那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法空禅师眼中闪过一丝悲悯,他想起多年来见过的无数因情爱而造业的众生。
每一桩情案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因果纠葛,世人往往只看表象,不知其中深意。
他心中思量:这个问题涉及佛法的根本原理,若说得太浅,难以警醒众生;若说得太深,又恐众人难以理解。
围坐的信众们见禅师沉默,纷纷交头接耳。
有人小声议论:"一定是那个萧文轩罪业最重,他勾引有夫之妇。"
也有人反驳:"素心背叛丈夫,难道不是她的错?"
还有人疑惑:"会不会是那个可怜的李清源前世有业,今生受报?"
法空禅师听着众人的猜测,轻叹一声。
他凝视着远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这个问题的解答,是每个人都要明白的道理。"
法空禅师缓缓起身:"今日时辰已晚,此事容后再说。"
众信众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纷纷起身挽留。
"师父,您就说说吧,到底谁的业障最重?"
"师父,我们都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啊!"
法空禅师摆摆手,已经走向禅房:"因果之事,三人之中,真正背负最重业障的那个人,其实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