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装小白不吭声,公司遇技术难题三天无解,老板翻出我真实履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江沉,你之前真的只在小公司干过?”

电梯里,方总突然这么问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不动声色:“是啊,怎么了?”

“没事。”他笑了笑,“就觉得你代码写得挺规范的。”

电梯门开了,他走了出去。

我站在原地,手心全是汗。

那是入职第二个月的事。当时我以为自己藏得挺好的,没想到还是露了马脚。

但我不后悔。35岁,简历上写着星辉科技技术负责人的经历,投了半年简历,面试官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们那个项目后来不是出了问题吗?”

所以我换了个活法,把过去藏起来,从最底层做起。

只是没想到,半年后公司遇到大麻烦,方总翻出了我尘封的履历表,快步走进茶水间的时候,我的人生又被推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01

我叫江沉,今年35岁。

入职天宇科技那天,HR看着我的简历,皱了皱眉:“某培训机构毕业?工作经历只有两家小公司?”

“对。”我点点头。

“那你技术怎么样?”

“还行吧,能干活。”

HR又看了看我:“35岁了,工资要求不高啊,9K就行?”

“够用了。”

她大概觉得我这人挺实在,当场就给了offer。

第一天上班,技术部只有十几个人。技术总监赵明远四十多岁,头发有点秃,说话很客气:“小江是吧?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问。”

“好的赵总。”

旁边的小王凑过来:“江哥,你之前在哪干过?”

“小公司,你们可能没听过。”

“哦。”小王点点头,没再多问。

我的工位在角落,窗外能看到深圳的高楼大厦。坐下来打开电脑,熟悉的开发环境,熟悉的代码编辑器。

只是这次,我是个新人。



第一周,我就做些简单的bug修复。小王是我的组长,28岁,技术还不错,就是爱在群里艾特所有人催进度。

“江哥,那个数据处理模块改好了没?”

“快了,下午给你。”

“行,记得测试一下啊。”

我笑笑没说话。测试?我写代码的时候,他可能还在上大学。

但我不能说。

这些年我学会了一件事:有些话,说了没人信,不如不说。

老张是隔壁组的,快40岁了,头发也白了不少。有天他路过我工位,看到我在改代码,停下脚步。

“你这手法......不像新手啊。”

我手指顿了顿,抬头笑了笑:“老张,你看错了。”

“是吗?”他挠挠头,“那可能是我多心了。”

那天下班,我一个人在工位上坐了很久。

三年前离开星辉科技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做技术了。

那个项目出事后,创始人老李在公司群里发了段话:“有些人只会说不,不会想办法。”

虽然没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说我。

我提了十几次风险预警,没人听。最后项目出了问题,花了两百多万修复,所有的锅都让我背。

离职那天,办公室里同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没人抬头看我一眼。

我拎着纸箱走出公司大门,深圳的太阳很晒,我却觉得冷。

之后的半年,我投了一百多份简历。

只要写上星辉的经历,面试官就会问:“那个项目的事我听说过,具体是怎么回事?”

我解释过,说我提了很多次预警。

对方会说:“那为什么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我说因为没人听。

对方就会笑:“技术负责人的责任不就是确保项目成功吗?”

后来我就不解释了。

也不写星辉的经历了。

35岁,重新开始,就当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吧。

02

入职第三个月,公司接了个大项目。

全员大会上,老板方建国笑得合不拢嘴:“各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拿下了超市连锁的智能库存系统项目,合同四百万!”

底下一片欢呼。

“这是咱们公司成立五年来最大的单子!”方建国继续说,“做好了,大家年终奖翻倍!”

掌声更响了。

散会后,小王拉了个项目群,一上来就艾特所有人:“各位,这次项目很重要,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我默默看着群消息,没说话。

四百万的项目,对天宇科技来说确实是大单。但在星辉的时候,这种规模的项目我至少做过十个。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现在我只是个普通开发,拿着9K的工资,做着边缘的模块。

项目启动会上,赵明远在白板上画架构图,讲得很详细。

我坐在最后一排,听着他的方案。

挺稳的,选的都是团队熟悉的技术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是在数据层的处理上,我看到了一些可能的隐患。

“大家有什么问题吗?”赵明远问。

其他人都摇头。

小王举手:“赵总,这个架构能支持多大并发?”

“按照设计,应该能到五千。”

“客户要求是三千,那没问题。”

会议结束,我走出会议室。

老张追上来:“怎么样,觉得这个方案行吗?”

“还行吧。”

“你这表情,怎么看着不太认同?”

我笑笑:“老张,我就是个新人,哪有资格评价赵总的方案。”

“行吧。”老张拍拍我肩膀,“反正有问题就说,别憋着。”

我没接话。

憋着?我在星辉憋了三个月,最后憋出来的是一封辞职信。

这次我学聪明了,不该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说。



项目推进得很快。林雨是产品经理,30岁出头,说话快,需求改得也快。

“江沉,这个数据处理逻辑要调整一下。”

“行,怎么调?”

“具体你看文档,我更新了。”

我打开文档,发现她把整个逻辑都改了。

小王在群里抱怨:“林姐,你这是第几版需求了?”

“没办法,客户要求的。”林雨回复。

技术部开始频繁加班。

我倒是不用加,因为我负责的模块比较简单,每天按时完成就行。

但我看得出来,赵明远压力很大。他经常一个人对着架构图发呆,烟一根接一根。

第四个月的时候,问题来了。

压力测试,系统跑着跑着就卡住了。

小王急得直跳脚:“怎么回事?明明本地测试都没问题!”

赵明远组织紧急会议,白板上写满了可能的原因。

林雨在旁边急得直跺脚:“这要是给客户看到,合同就泡汤了!”

“我知道,我知道。”赵明远揉着太阳穴,“大家都想想办法。”

小王提了几个优化方案,赵明远一个个试,效果都不明显。

我坐在角落,看着监控数据。

问题不在这里。

是数据库锁的问题,每次高并发的时候,锁等待时间会飙升。

我在心里默默推演了一遍,如果改成行锁,应该能解决。

“江沉,你有什么想法吗?”赵明远突然问我。

我回过神:“啊?我......没有,我对这块不太懂。”

“哦。”他点点头,继续研究其他方案。

那天散会已经晚上十点,老张和我一起等电梯。

“你看出问题了没?”他压低声音问。

“什么问题?”

“别装了,我看你盯着监控数据看了半天。”

电梯来了,我走进去按了一楼:“看出来点,但不确定。”

“那你怎么不说?”

“说了也没用,万一错了,反而麻烦。”

老张没再问。

电梯下降,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35岁的脸,已经有了些皱纹。

当年在星辉意气风发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样。

不敢说话,不敢表现,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

但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03

第五个月末,客户要提前验收。

那天我刚到公司,就看到方建国脸色铁青地站在技术部门口。

赵明远低着头,不知道在说什么。

林雨在旁边急得快哭了。

“怎么了?”我问老张。

“验收崩了。”老张叹气,“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直接死机。”

我心里一沉。

果然还是出问题了。

客户方负责人姓宋,五十多岁,脸黑得像锅底。

“方总,你们这系统不行啊。”宋总冷笑,“合同里写了,达不到标准是要赔违约金的。”

方建国陪着笑:“宋总您放心,我们一定解决,给我们三天时间。”

“三天?”宋总站起来,“行,三天后我再来,要是还不行,咱们法务见。”

他走了,办公室一片死寂。

接下来三天,赵明远把能想到的方案全试了。

找外包?来不及。

降低功能?客户不同意。

优化代码?优化了,还是卡。

第三天下午,眼看期限已到,方总亲自给客户打电话承认失败,又放低姿态求来了最后的48小时宽限。

到了凌晨两点,我睡不着,跑到公司来了。

整栋楼黑漆漆的,只有技术部还亮着灯。

我泡了杯咖啡,站在茶水间,听到外面走廊有说话声。

是老张和另一个同事在抽烟。

“听说公司要是赔了违约金,可能要裁员。”

“赵总都没辙了,还能怎么办?”

“唉,当年星辉科技不也是这样,项目出了问题,最后......”

我手一抖,咖啡洒了一桌。

星辉?

他们怎么会提到星辉?

老张推开茶水间的门,看到我愣了一下:“江沉,你怎么也还在?”

“睡不着,出来走走。”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你刚才听到我们说话了?”

“......听到了。”

“那你知道星辉科技吗?”

我没说话。

老张走进来,关上门:“江沉,或者说,江总监?”



我抬起头,看着他。

“我之前在星辉的合作公司工作过。”老张点了根烟,“见过你几次,那时候你在台上做技术分享,我在底下听。当时就觉得你挺厉害的。”

“那是以前了。”

“所以你到底为什么来这里?堂堂星辉科技的技术负责人,跑来天宇做普通开发?”

“因为出去没人要了。”我苦笑,“简历上写星辉的经历,面试官都会问那个项目。不写的话,三十多岁只有小公司经验,也没人要。”

老张沉默了一会儿:“那现在这个项目,你有办法吗?”

“有想法,但......”

“但什么?”

“三年前我也提过想法,没人听,最后出事了所有人都说是我的问题。”我看着手里的咖啡杯,“老张,有些话说多了没用,反而会变成笑话。”

“可是......”

就在这时,茶水间的门被推开。

方建国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纸。

我和老张都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