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人民币的局设计的是挺好,想要复刻当年石油美元的路子也不错,但他们就是低估了中国的抵抗有多强烈。
![]()
而且也对当今全球市场有极大的误解,卖家可以定价,但买家同样可以定价,大买家不高兴的时候,市场也会崩盘。
为什么说英美的招数不起作用了?交易市场如何改变的?
一记毫无征兆的重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全球金属交易市场的脸上,伦敦金属交易所,这个行业里响当当的百年老字号,突然就宣布要干一件大事——计划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
![]()
11月10号就开始执行,连个缓冲期都没给,这一手操作,直接把人民币、欧元等货币推到了尴尬的境地,大家都在琢磨,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官方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是交易流动性不足,交易量太小。
![]()
但这番说辞根本经不起推敲,要看懂LME的这波操作,就得先弄明白它如今有多“拧巴”,它正陷入一种“身在东方,心在西方”的尴尬当中,所以搞出来的策略也是一天比一天“难绷”。
从股权上看,LME是香港交易所的全资子公司,按理说,作为“自己人”它应该更贴近东方,尤其是人民币资产,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商业逻辑,可现实它的行动却是在与这个身份背道而驰。
![]()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其长达百年的历史,LME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在西方金融体系里,特别是美元的荫护下长大的,长久以来,它都是美元霸权“三大支柱”里“计价”权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是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里的代言人。
![]()
这个系统是怎么玩的?一套“财富收割”的循环机制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美联储先打开印钞机,放水降息,大量廉价的美元资本就像潮水一样涌入LME,开始在全球金属市场兴风作浪,紧接着,金属期货的价格被一路爆炒,高到离谱。
![]()
那些真正需要金属原材料搞生产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和德国就只能被迫捏着鼻子,高价吞下这些昂贵的工业食粮,等大家都在高位接盘、生产成本飙升之后,美联储画风一转,突然宣布加息,收紧银根。
![]()
资本是逐利的,它们闻风而动,迅速从全球市场抽离,像退潮一样卷回美国,于是被炒上天的金属价格轰然崩塌,一地鸡毛,这时候那些当初高价买入原材料的企业可就惨了,产品还没卖出去,原料价格先崩了,巨大的亏损甚至直接导致破产。
![]()
这时候,手握强势美元的美国资本化身“白衣骑士”,用极低的价格,轻而易举地回头收购那些已经被玩残的优质企业。这一整套流程下来,一次完美的全球财富转移就完成了。LME在这个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可谓是至关重要。
![]()
正是这种共生关系,让LME即便身处英国这个国际影响力已然下降的老牌帝国,却依旧习惯性地站在西方金融秩序的阵营里,它宁愿维护那个熟悉的旧世界,也不愿真正拥抱由其“所有者”所在地区崛起的新兴力量。
![]()
所以,当LME以“流动性不足”为由试图将人民币等货币“请”出游戏时,在我们眼中这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它在赌,赌自己手中的“规则制定权”能够战胜汹涌而来的“市场需求”引力,但它似乎忘了,它所押注的那个美元体系,自身已经出现了不小的麻烦。
![]()
所谓的“流动性不足”简直像个笑话,就在LME发布公告的背后,是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权日成交量在过去短短3年内猛增了900%的惊人事实,把这样一个高速增长、潜力无限的市场说成“流动性不足”,这是带着明显偏见的“选择性失明”。
![]()
把LME的判断放到更大视角来看,就能发现它更像是一次精心协调的“行动”,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那边也动作频频,不仅计划在12月进行新一轮的继续印钞,还牵头G7搞了个“关键矿产联盟”,明目张胆地将全球最大的矿产消费国和主要生产国中国,排除在外。
![]()
此外,他们还计划投资扶持个“关键矿产项目”,所有这些动作都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即复制当年“石油美元”的成功模式,强行打造一个“矿产美元”的体系,继续用美元来锁定全球核心资源的定价权。
![]()
只可惜,LME和它的伙伴们押注的,是一个已经有些虚弱的巨人,美国自身正面临着GDP增速放缓、政府停摆、财政捉襟见肘以及大规模裁员等一系列内部问题,而那个G7联盟,也早已不是铁板一块。
![]()
美国处处“利己”的政策,已经让盟友之间出现了深深的信任裂痕,他们组织的这个“卖方联盟”,试图抱团涨价,却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时代变化,现在的市场,早就进入了“买方主导”的时代。
![]()
LME这种关上大门的行为,非但锁不住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反而意想不到地加速了一个全新格局的形成,一个以中国真实需求为核心,多节点、去中心化的全球金属交易新网络正在被倒逼着加速成型。
![]()
市场的铁律永远是“需求为王”,中国作为全球近一半金属贸易的最终流向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炼铜消费国,同时中国还掌控着全球近7成的稀土氧化物产能和5成多的电解铝产能,并贡献了全球巨额铜消费增量。
![]()
这巨大的需求本身就是最硬的话语权,当一个买家买走了全世界一半的货,他当然有权要求用自己方便的货币来结算,卖家可以不高兴,但很难拒绝,因为拒绝就意味着失去市场,这并非空谈,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例子佐证。
![]()
就说安世半导体事件,当中国掐断供应后,急着要芯片的欧洲车企最终只能被迫接受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在实实在在的供应链面前,惯例和偏好都得让路,LME的退出,并不会造成市场真空,因为替代方案早已准备就绪,并且相当成熟。
![]()
中国的应对策略是清晰的“双轨”布局,对内有上海期货交易所这个已经运营得非常成熟的平台,完全可以承接转移过来的交易需求,对外则有“离岸”的双保险,香港本身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并且和LME同属港交所旗下,承接业务顺理成章。
LME亲手关上了一扇门,却发现别人早已建好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