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川渝两地电网企业搭建“桥梁”培养青年人才

0
分享至

近日,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29名优秀青年员工完成在国网绵阳供电公司为期五天的跨区域、沉浸式交流学习后,顺利将“绵阳经验”带回重庆,全面开启“北碚实践”之路。

过去5年来,川渝两地企业“双向奔赴”,协同发展正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亮点。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为持续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员工专业视野与管理思路,2025年以来,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聚焦“思想铸魂”与“素质赋能”双核驱动,创新构建跨省联合培养机制,将员工“送出去”跟班学习,再“迎回来”助企发展。

“本次活动是公司创新青年培养机制、搭建多元化学习平台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标先进、互学互鉴,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苏通表示,活动前期,双方进行了周密策划,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明确了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权责。

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培训实效。开课前,联合工作组围绕安全生产、供电服务、经营管理等维度,梳理了近三年关键业绩指标差距,细化出116项培训需求,并据此制定“一人一策”培训方案,确保学习目标明确、内容精准、实践可行。


川渝两地电网企业交流学习现场。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供图

“整个交流过程实现了‘培训-座谈-跟踪’的全过程闭环管理,通过交流互动,深化和巩固学习成果,既要看得到进步,还要交得出‘答卷’。”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三级职员唐智强道,整个交流学习过程十分“坦诚”,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电网结构、生产经营、深化改革、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特色与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和分享。

学习期间,双方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和“手把手”实操教学,切实保障学习成效。作为“取经人”,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主动找差距,几天里,学员们根据专业岗位,深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对口单位和部门,“沉下心”虚心求教,在电网运行检修、营销客服、电力调度等关键领域,学员们不仅参与理论研讨,更走进办公区、实训基地和作业现场,通过观摩、提问、实操和专题研讨,全面了解绵阳电网在设备精益化管理、数字化转型、现代客服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熟经验,展现了北碚青年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巩固学习成果,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还积极利用晚上的“夜课堂”,开展交流学习座谈会。学员们结合所学所感,联系岗位实际,踊跃分享心得体会,“活学活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

“绵阳公司在人才培养上的系统布局令人惊叹,无论是将人才梯队建设纳入考核的硬核举措,还是战训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运营,都展现了其在人才战略上的前瞻性与坚定决心。让人尤为触动的是他们对‘落选者’的珍视,那种补差式培养所体现的不抛弃、不放弃的育才理念,值得我们深入借鉴。”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才开发与培训管理专责胡辉说。

“培训结束后,双方会开展为期半年的效果跟踪,系统评估学习成果转化情况。”国网重庆北碚供电公司党委组织部主任杨璐瑜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动形成营销三级专业仓建设、低压台区保电作业优化等67项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员工能力建设、二次设备运行规范率等18项关键指标显著提升,平均提升幅度达13.4%。

此次跨省联合培养为渝川两地电网企业深化合作搭建了新桥梁。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互学互鉴渠道,持续拓展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等领域的合作, 携手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杨璐瑜表示,公司今后将继续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构建更多元、更高效的跨省联合培养平台,助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为公司长远发展与电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胡辉、张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4553文章数 200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