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上社保咋这么难,官方终于对症下药,多平台兼职也能领补贴
文 | 锐析风云局
编辑 | 锐析风云局
在社保这件事上,外卖骑手恐怕是最拧巴的群体之一,他们每天为城市输送温暖的餐食,自己的生活保障却像没系紧的餐箱,随时可能摇摇欲坠。
这种漂泊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被职业特性和制度设计的错位牢牢困住,美团曾披露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全平台745万骑手中,81.6%是外来务工人员。
70%要跨城市流动作业,40%甚至得跨省跑单,这意味着,一个骑手可能春天在广州送早茶,夏天去上海跑夜宵,冬天又回成都接火锅订单。
![]()
而我们熟悉的社保制度,本是为固定工作地、单一雇主、长期服务的传统职业设计的,面对骑手这种哪里有单就往哪去的工作模式,根本无从适配。
不少骑手不是不想交社保,而是不敢交,有个骑手跟我说,他老家在河南,现在在杭州跑单,要是把社保交到杭州,万一明年回老家发展,转移手续麻烦不说,退休时在哪领钱都没谱。
要是交回河南,在杭州看病又没法及时报销,更现实的是外卖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过渡,数据显示,全天接单260天以上的专职骑手,只占总人数的11%,半数骑手全年接单不足30天。
有人是大学生兼职赚零花钱,有人是创业失败临时过渡,还有人要一边跑单一边照顾家里的农田,社保需要长期缴费才能见效,可他们眼下最需要的,是能立刻拿到手的现金。
![]()
更尴尬的是多雇主难题,现在不少骑手同时跑美团、饿了么、闪送三个平台,今天接这家的单,明天跑那家的活,连固定的用工关系都没有,自然没人愿意站出来为他们的社保买单。
传统职场里单位统一参保的模式,在骑手群体这里彻底失灵,社保跟着电动车跑,安全感自然也跟着漂泊,这成了骑手们心照不宣的痛点。
平台的成本大山与骑手的现金焦虑
骑手社保难,难的不只是骑手自己,还有平台,这本质上是一场成本与需求的两难博弈,一边是平台难以承受的资金压力,一边是骑手迫在眉睫的现金需求,双方似乎都陷在死胡同里。
![]()
南方周末曾经算过一笔细账,仅仅给美团平台那11%符合全职或稳定兼职标准的骑手覆盖社保,每年的成本就高达216亿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很多外卖平台全年的净利润都达不到这个数,对于平台来说,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扛住的问题。
如果强行要求平台为所有骑手全额缴纳社保,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运转,而对骑手来说,眼前的饭钱往往比未来的保障更重要。
北京大学一份针对骑手群体的调查显示,23.5%的骑手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社保,38.9%的骑手只愿意拿出月收入的5%以下来缴费,能接受现行个人缴费比例的骑手,还不到一成。
![]()
这组数据看似短视,背后却是沉甸甸的压力,一个普通骑手每月跑单收入大概在6000到8000元,除去房租2000元、油费1000元、孩子学费1500元,剩下的钱刚够维持基本生活。
如果再扣掉每月几百元的社保费,手头的现金就会立刻紧张,在今天的温饱与明天的保障之间,很多骑手只能无奈地选择前者,这种两难局面,不是某一方造成的。
而是灵活就业模式快速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更新滞后之间的矛盾缩影,平台怕成本压垮自己,骑手怕现金不够生活,双方就卡在中间,直到美团的补贴计划出现,才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
先交后补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美团的社保补贴计划时,我并不觉得它有多完美,但越深入了解,越觉得这是现有条件下最可行的方案。
![]()
它没有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而是精准地击中了骑手和平台的核心痛点,用先交后补的灵活模式走出了一条折中却有效的路,这个方案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解决了骑手的属地化难题。
之前骑手纠结社保交在哪,核心是怕麻烦、怕吃亏,现在方案明确,骑手可以自主选择交到工作地还是户籍地,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缴费之后,只需要在美团APP上上传缴费凭证,平台就会直接补贴50%的费用,这个流程简单直接,没有复杂的手续,也没有模糊的条款,让骑手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投入和回报。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包容性,不管是专职专送的骑手,还是偶尔跑单的众包骑手,甚至是同时在多个平台兼职的骑手,只要最近6个月内在美团有3个月的收入达到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就能申请补贴。
![]()
这几乎打破了平台之间的壁垒,把保障的门槛降到了最低,要知道,之前很多保障调整都只针对专职骑手,大量众包骑手被排除在外。
而这次美团把这部分群体也纳入进来,无疑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先交后补的模式,比之前讨论过的代扣代缴更懂骑手,如果强行从骑手工资里代扣社保费,很可能会引发抵触情绪。
对急需现金的骑手来说,这种强制保障反而像一种负担,而先交后补给了骑手充分的选择权,愿意为未来打算的人能拿到真金白银的支持,暂时有困难的人也可以先专注于当下。
以大连为例,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附近的骑手,每月自己缴纳社保大概需要800元,有了50%的补贴后,每月能少花400元。
![]()
这400元不算巨款,却能切实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也让平台的成本压力得到了分散,当然,这个方案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补贴只覆盖50%,剩下的部分仍需骑手自己承担。
依赖骑手自主申报,可能会有部分骑手因为嫌麻烦而放弃,跨平台的社保衔接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但这些问题都不能掩盖它的价值。
它第一次让所有外卖骑手都看到了社保的可能性,也为平台参与骑手保障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本。
灵活就业保障的破冰与前行
![]()
回到最初的问题,外卖骑手上社保的难,从来都不是单一问题,而是就业形态变革、社会保障升级、企业责任界定等多种问题交织的结果。
美团的补贴计划,与其说是一个完美方案,不如说是一个破冰信号,它标志着外卖行业的竞争,终于从烧钱抢市场的浅水区,走进了拼保障留骑手的深水区。
这些年,随着灵活就业群体的不断壮大,国家也在持续推进相关保障调整的完善,从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到多地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便利化措施。
再到平台企业开始主动探索保障模式,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条前进的轨迹,美团的这个方案,正是平台响应调整、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社会各方协作解决问题的成果。
![]()
未来,骑手社保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对平台来说,不能只停留在补贴50%的阶段,还可以探索与其他平台合作,建立跨平台的社保缴纳机制。
让同时跑多个平台的骑手也能累积缴费记录,对官方来说,需要进一步优化社保转移接续流程,简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降低骑手的参保门槛。
结语
![]()
对社会来说,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灵活就业群体的保障需求,理解他们的两难处境,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平台不够负责或者骑手不够远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