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两天,一部有着超高人气的话剧正在北京上演。开票当天不到5分钟,所有场次门票全部售罄,一些没能在官方平台抢到票的观众转战二手平台“碰运气”,这就让一张热门的话剧票成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诈骗工具。北京警方披露,仅10月27日开票当天,闲鱼平台就发生了13起相关电诈警情。
记者:当时你在平台搜出来多少个卖家?
被骗当事人 林女士:几十个,非常多。卖家说加我QQ,之后发了一个二维码,打开之后显示的是大麦后台的类似预留票那么一个界面,我就觉得可能是黄牛,他加价加得也不多,就加几十块钱,我就信了。
480元的门票,这名卖家要价500元。官方平台上秒没的门票只需多花20元就能轻松到手,林女士觉得真是捡了个大便宜,于是爽快地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票款。
![]()
被骗当事人 林女士:操作完他说我信息输错了,票没有买到,说我的账户因为这个操作被冻结了还是怎么样,我想着赶紧把那500元要回来,就去按他的操作试着解冻。
随后林女士被要求下载了一个小众聊天软件,跟里面的“客服”商量进一步的退款事宜。对方说,由于林女士没有企业收款权限所以无法收到退款,而进行企业收款认证首先得“验资”。
被骗当事人 林女士:他问了我活期账户有多少钱,还问了理财有多少钱,我当时就傻乎乎地跟他们讲清楚到底有多少钱。
这时对方告诉她,开通企业认证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是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待认证通过后,所有款项都会如数退还。
![]()
被骗当事人 林女士:指导你在在线客服对话框里输入一些东西,很复杂,有一步我可能是忘记做什么,他就说只有180秒的时间,180秒过后就失效了。我当时真的没有多想,等我转出去几分钟之后,我突然意识到给一个账户转钱了。
看剧心切轻信卖家 购票落入陷阱
在一番忽悠下,林女士稀里糊涂地向对方转账了六万三千元。在同一天因为求购演出票被骗的还有市民张先生。
张先生的遭遇也很有代表性,他通过闲鱼平台搜索到了一名卖家,以每张加价120元的价格,向对方订了3张票。支付票款后,对方以信息填写有误为由,要求张先生开启屏幕共享,并操作退款。好在张先生警惕性比较高,没听对方的,但已经付过的3600元票款打了水漂。北京警方通过这一系列话剧演出票引发的近20起诈骗案件梳理后发现了规律。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黄硕:第一种是特别直白明了地,诱导你去付演出门票的钱款,付完款以后,对方就会把你拉黑,然后卷款消失。第二种整个的诈骗环节就会相对比较复杂,首先他们会在闲鱼这种平台进行引流,引流其实是诈骗分子设下的一个诱饵,他们会以内部渠道低价票的方式去投放信息。当你找到他们以后,他们会首先跟你说去别的平台进行沟通。
![]()
民警说,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诱导当事人在没有任何资金监管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然后再以填错信息交易失败等理由让当事人申请退款,在退款过程中编造需要开通企业认证、交保证金、解冻订单、验资等说辞,要求当事人一次次转账,直至发觉被骗。
对此民警提醒,不要轻信二手平台、社交平台上“内部渠道”售票的信息,更不要脱离平台私下交易。
![]()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 黄硕:我们统称为虚假购物服务类的诈骗,不光是买门票、演唱会票、话剧票这些,还有一些低价商品,海外代购、零元购。比如说像《北京法源寺》门票,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还有人去打着低价票的说辞售卖门票,其实是不太符合常理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警惕。
(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 李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