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法句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间女子,最怕听闻的便是"克夫"二字。这两个字犹如咒语,往往让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抬不起头,在家族里站不住脚。可是,真有克夫之命吗?若真有,又是从何而来?
佛家讲因果业报,前世种下的因,今生结出的果。那些婚姻不顺、夫妻相克的女子,是否真如世人所言,前世造下了什么孽障?还是说,这婚姻中的种种不顺,本就是一场偿还,一场了结?
《法句经》中有言:"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一切境遇,皆由心造。那婚姻中的离合聚散,夫妻间的恩怨情仇,是否也是心念所化,业力所牵?
要解开这克夫之谜,还得从佛陀在世时的一桩公案说起。
![]()
那是在舍卫国的时候。
城中有位长者,家财万贯,妻子端庄贤淑。可奇怪的是,这长者娶妻十载,先后迎娶了三位夫人,却都在成婚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第一位夫人,成婚半年病故;第二位夫人,刚过一载便亡;第三位夫人,更是新婚不到三月就猝然离世。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都说长者命硬,克妻。长者家族的长辈更是愁眉不展,生怕再无女子敢嫁入府中。
正当长者为继娶之事发愁时,城东有户人家主动上门提亲。这户人家并不富裕,女儿名唤莲华,生得眉目清秀,性情温婉。莲华的父母听说长者克妻,不但不避讳,反而主动要将女儿嫁过去。
长者见了莲华,心中欢喜,却也不安:"我前面三位夫人都......"
莲华的父亲摆摆手:"长者多虑了。我家莲华命格特殊,算命先生说她天生克夫之命,普通男子娶她,恐有性命之忧。倒是长者您命硬,正好相配。"
长者听了,半信半疑,但见莲华父母如此诚恳,又实在需要操持家务的主母,便应允了这门亲事。
婚后头几年,倒也相安无事。长者依旧在外经商,莲华在家操持家务,两不相干。可渐渐地,长者发现生意越做越差,原本通畅的商路频频受阻,合作多年的伙伴也纷纷断交。不过三五年光景,家中万贯家财竟消耗大半。
族中长辈坐不住了,纷纷来找长者:"都是那女人克的!你前三位夫人虽然早逝,可你家财不减反增。如今娶了这个,你看看,家道中落成什么样子!"
长者心中也起了疑惑。他开始观察莲华,发现妻子虽然贤良淑德,操持家务井井有条,但自己的运势确实在逐年下滑。他想起莲华父亲说过的"克夫之命",心中越发不安。
一日,长者与莲华同席用餐。他看着妻子,终于开口:"我想去拜访世尊,请教一些事情。"
莲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长者是想问,为何娶了我之后家道中落?"
长者愣住了,没想到妻子早已察觉。
莲华轻叹一声:"这些年,府中上下的闲言碎语,我都听在耳中。说我克夫,说我命硬,说我扫把星。长者若想休了我,我绝无怨言。"
长者摇摇头:"我并非要休你。只是想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若真是命数,也罢;若另有原因,也好对症下药。"
次日,长者独自前往祇园精舍。
世尊正在树下为弟子们讲经说法。见长者前来,便让他在一旁坐下。待讲经结束,众弟子散去,世尊才开口:"长者今日前来,可是为家中之事?"
长者叩首:"正是。弟子娶妻莲华,婚后家道中落,不知是何缘故?"
世尊微微一笑:"你可知,你与莲华的因缘,已有三世?"
长者一惊:"三世?"
世尊点点头,开始讲述起来。
![]()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富商,往来于各国之间经商。这富商为人精明,却心地刻薄,常在生意中算计他人。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国做布匹生意,认识了当地一位织女。织女手艺精湛,织出的布匹花色精美,富商便与她合作,由她供应布匹,他负责售卖。
起初还算公平,可渐渐地,富商起了贪心。他拿到织女的布匹后,谎称卖不出好价钱,少给织女报酬。织女为人老实,也不多问,只是更加努力地织布,希望能多赚些钱养家。
如此过了几年,富商赚得盆满钵满,而织女却依旧贫困。有一年,织女的母亲病重,急需用钱,织女找到富商,恳求他能预支些银两。富商当面答应,转身却食言而肥,不但不给银子,反而说织女近来交付的布匹质量下降,要扣她的工钱。
织女跪地哀求,富商却拂袖而去。最后,织女的母亲因无钱医治,含恨而终。织女悲痛欲绝,在母亲坟前发下毒誓:"今生你负我,来世我必让你家破人亡!"
说完,织女便在坟前撞石而死。
世尊讲到这里,顿了顿:"那富商,便是你的前世;那织女,便是如今的莲华。"
长者浑身一震,脸色煞白。
世尊继续道:"第二世,你投生为一位地主,家中良田千顷。而那织女投生为你家的一个佃农女儿。你仗着家中有权有势,占了那女子的田地,害得她家破人亡,无处安身。那女子最后流落街头,冻饿而死。临死前,她又发了誓,说下辈子定要让你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
"第三世,你是一个官员,她是一个卖唱女子。你贪图她的美色,骗她说会娶她为妻,实则只是玩弄。等她怀了身孕,你便弃之不顾。她走投无路,抱着腹中孩子投河自尽。那一刻,她心中满是怨恨,发誓生生世世要与你纠缠,让你不得安生。"
世尊说完,长者已是泪流满面。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长者喃喃自语,"难怪她父亲说她克夫,难怪我家道中落...这都是我前世欠她的债!"
世尊轻叹:"因果不虚,业报循环。你前世三次负她,她今生便要讨回公道。你前三位夫人早逝,那是你命中的劫数,与她们无关;你如今家道中落,也并非莲华主动加害,而是你前世种下的恶因,如今结出的苦果。"
长者跪伏在地:"世尊,弟子该如何化解这因果?"
世尊摇摇头:"因果岂能轻易化解?不过,你若真心忏悔,善待于她,或许能将这恶缘转为善缘。"
长者连连叩首:"弟子明白了,弟子明白了!"
他回到家中,将世尊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莲华。
莲华听完,沉默良久,眼中泪水滑落:"原来,我今生的坎坷,都是前世种下的因...我以为我只是命苦,却不知,我心中的怨恨,已经积累了三世..."
长者握住她的手:"从今往后,我定会好好待你,不让你再受半点委屈。"
莲华摇摇头:"长者不必如此。既是业报,就该承受。我也该放下心中怨恨了。"
从那以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再无隔阂。奇怪的是,长者的生意竟然慢慢好转,家道也逐渐恢复。
数年后,长者与莲华一同前往祇园精舍拜见世尊。
世尊见了他们,笑道:"看来你们已经放下了。"
莲华跪下:"世尊,弟子有一事不明。为何弟子放下怨恨后,长者的家业反而好转了?"
![]()
世尊看着她,眼中满是慈悲。他缓缓开口,说出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这番话,不仅解答了莲华心中的疑惑,更道破了婚姻中恩怨情仇的根本真相。那些所谓的克夫克妻,那些注定不顺的姻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因果玄机?
世尊接下来的开示,让所有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婚姻中的种种磨难,并非简单的命数相克,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