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文兄! “MindCode 闭门会”仅限进群粉丝参加,无回放,偶尔有会后总结,比如本期(29期)。 本期邀请阿真 一起来聊聊: 普通人如何利用AI,只花9个月就“闪闪发光”的。 以下是本期文字总结,只还原了现场1%的精彩,但依然很精彩。
如何做个人定位与风格塑造
复盘自己,而非复刻别人
核心是分享 *真实的实践经验* ,而不是炫耀技巧。 正如洛小山在现场说的:"阿真是一直在复盘自己,而不是复刻别人的一个人。" 坚持复盘自己的经验,不模仿他人,这种亲切、认真的风格自然会形成独特的差异化。
"普通人"恰恰是一种优势
"我只是遇到了风口的普通人。" 阿真强调,通过记录和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反而能精准帮助有同样困惑的人,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关注和正反馈。
亲和力是一种号召力
与强势的领袖魅力不同,一句温暖的 "大家好,我是阿真" 就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和力尤其能让零基础的朋友感到没有门槛,愿意跟随。
"斜杠能力"+职业经历=财富
你过去的职业经历都是财富,即使转行,那些底层能力依然会让你发光。就像 既懂AI,又懂设计,这种复合能力让阿真在交叉领域找到独特的生态位。
阿真原本想整理1套字体效果的生成方法,但在实践中发现AI根本不按套路来—— 用具体的字体名称(宋体、楷体、黑体)来要求AI,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
阿真最终找到了方法: **直接用视觉语言描述想要的效果**:光泽、质感、风格……让AI理解的是视觉目标而非技术标签 ——最终这套prompt有很好的表现和稳定性。
你最大的优势就是…
文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像你自己这样活过这么一次,这就是你最大的优势。" 无论你之前做过数据分析、文字编辑,还是教育、设计,这些看似零散的经历,都会在你的新方向上发挥独特的价值。阿真的字体设计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阿真:很多优势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即使工作中看似在重复,但选择这份工作本身就说明了你的爱好和天分所在,这些积累会在某个时刻叠加起来,成为你独特的力量。
✍️ 如何进行内容创作与优化
建立"视觉锚点",让人一眼认出你
人脑最容易记住的是人脸。阿真的文章封面设计经历了从简单的AI配图,到有设计感的版式,最终迭代到用 *真人照片* 作为记忆点。读者看到熟悉的脸,就会下意识点击。
Pro-Tip: 阿真的做法是,在专业照相馆(如海马体)精心拍摄一张高质量原图,然后利用即梦4.0或Nano Banana进行延展,生成不同表情、服装和场景,极大降低了内容成本。
要传递温度和真实,而不只是知识
Wiesenz:"很多AI博主的文章逻辑非常强,但很难做到细致或有情绪地分享。而阿真的文章,既能让人感觉到情绪的价值,又有学习价值。"
封面上 积极、温暖的表情和姿态传递亲切感, 排版的 整洁、清晰则体现专业度,这一切让读者既感舒适又觉信赖。这种温暖与专业兼具的风格,正是阿真的独特之处。 在技术内容中注入人的温度和真实感受,让读者不仅学到东西,还能被激励和触动。
破除"知识诅咒",拥抱“比较优势”
你觉得非常简单,对别人来说可能价值连城。你的简单也许只是因为你擅长,这是你的比较优势。不要害怕分享,勇敢地把你的经验和见解说出来,总有人需要你的帮助。
从评论中寻找创作灵感
读者的需求和建议是最好的选题库。通过"评论 ➔ 发文章 ➔ 再评论"形成与读者的良性互动闭环,这是驱动自媒体持续发展的核心范式。
写教程是最好的"涨粉"手段之一
文兄:"如果你希望你的公众号的粉丝增长速度快的话,写教程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最早在博客时代就已经极为有效。"
教程背后的逻辑是 **基于热点去贡献价值** 。找到用户真实的需求点,用最实用的方式帮他们解决问题。这种价值导向的内容,永远都有市场。
要传递温度和真实,而不只是知识
Wiesenz 在现场分享了他对阿真内容的感受:"很多AI博主的文章逻辑非常强,但很难做到细致或有情绪地分享。而阿真的文章,既能让人感觉到情绪的价值,又有学习价值。"
在技术内容中注入人的温度和真实感受,让读者不仅学到东西,还能被激励和触动。
认真对待评论,用"笨办法"建立信任
当阿真做完AI字体教程后,有人在评论区问:"这个会不会有法律风险?" 她做了一件可能很多人觉得"笨笨的"但很有用的事——专门找了律师咨询字体侵权问题,并把完整的对话记录分享给了读者。
律师的答案其实相当模糊:如果AI生成的字体已经相似到你觉得"好像见过"的程度,千万不要用;大企业千万不要用;个人或小微企业使用相对风险小一些,但也不要太明显。这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答案,但阿真把这个过程如实呈现,让读者看到她的认真和负责。正是这种态度,让大家更加信任她。认真本身,就是最好的内容。
关于Prompt和AI工具的使用心法
核心是“说人话”和“反复尝试”
与AI沟通不需要复杂的咒语,关键在于 *用清晰的语言描述你的需求* ,并进行反复的对话、尝试和调整。把AI当作一个需要耐心沟通的设计实习生。
关注优点,而非纠结缺点
AI生成的结果可能不完美,但要学会 *关注其中的亮点* 。看到满意的部分就保留,适当妥协次要问题,集中精力解决核心需求。完美主义是AI创作的大敌。
关于成长与突破的核心洞察
成长的关键:找到属于自己的"台阶"
文兄:"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台阶'——那些能让你踩上去、够得着的下一步。" 阿真的爆款表情包、线下分享、Vibe Coding实践,都是她在不同阶段踩中的"台阶"。 "当你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一种受欢迎的风格时,不要急着转向,而要持续强化它,让它成为你的标志。"
阿真的真人封面、温暖文风、零基础视角,都是在不断强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品牌。成长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向上攀登。
审美的尽头是多看好作品
审美无法速成,需要持续积累。多看高分电影、艺术展览、设计课程和纪录片(如《国家宝藏》),在B站学习大咖课程。审美水平决定了你作品的上限。
线下分享是"破圈"的催化剂
阿真说: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在线下展示自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正反馈和增长机会。
零基础 Vibe Coding:把 AI 当编程搭档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编程基础的人,阿真用 Vibe Coding 仅用几小时就做出了一个浏览器插件——快速复制文字内容,存为九种不同格式,或一键转换成图片。关键不在于学编程语言,而是 *把 AI 当作"会编程的协作伙伴"* ,用人话描述需求,让 AI 帮你写代码,遇到问题就继续对话调整。
虽然作品一看就是"AI 编程风格",赞赏码也从没收到过钱,但当有朋友评论"真的很有用"时,一切都值得了。 **Vibe Coding 不是关于你懂多少技术,而是关于你敢不敢开始** 。
要重视社群与协作的价值
结伴成长,互相"续命"
创作之路是孤独的,与他人互相支持、共同进步至关重要。 当闫博问到"公众号不顺利时如何调控状态",阿真的回答很真诚:"不要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找一些跟你志同道合的伙伴。最开始那一两百粉丝的时候,底下留言的其实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一直在说好棒,给我勇气继续做下去。"
遇到困难时,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好的"燃料"。多加入交流群,与同行者互动,学习经验。
家人的支持是"敢于尝试"的底气
即使面对不确定性,如果有家人的支持和信任也能让人更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这是持续创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不要低估你的声音
文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回应对其他人的价值——我们往往都非常害羞,觉得自己可能没有那么重要。其实不是这样的,就像我们的闭门会,最有收获的人其实往往是嘉宾。"
创作者和分享者都会从互动中获得巨大的触动和力量。一句"写得好"、提一个具体的问题、一个真诚的反馈,都可能成为他人继续前行的动力。不要因为害羞而沉默,你的声音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对变现与商业化的探讨
探索多元化的变现路径
视频号的商业潜力可能比公众号更高。
谨慎对待付费社群
付费社群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不要轻易承诺,避免过度商业化,消耗读者的信任。
AI与垂直领域的结合是蓝海
关注AI教育、AI视频、AI短剧等细分领域的市场机会,为小众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通过 *加强广度* 来提升个人竞争力,而不是卷深度。
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像你自己这样活过一次。
这就是你最大的优势。
附:会后,大家的"一句话总结"选登
*仅选登少部分,没被选登的不代表不好,反正被选登的也没有奖品。
Bo :重视初始反馈,起号可以找搭子,AI群里多看看,朋友当托儿也行~ 我好喜欢阿真老师啊哈哈哈。
Wiesenz :看到阿真密密麻麻的提示词测试,原来阿真的提示词也是无数token无数时间打磨出来的。还是要更多耐心更多复盘。
加冰 :简单代表掌握了,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分享,打磨-反馈-拓展,成为一个闭环~
洪恩 :全程舍不得中间离开的一场分享[爱心][爱心][爱心]。勇敢去分享!你觉得简单的内容可能正好是你的“比较优势”。
Xuan :今天的闭门会感觉到阿真满满的真诚,对自己的内容,对大家的每个提问。发自内心的帮助大家,大家都会感受到的。
weilan :从阿真的千言万语中感受到一是她待人的真诚,二是分享给她自身带来的快乐。
鲁智浅 :AI时代的机会也可以属于那些足够真诚、足够勤奋的普通人。他们将自己的学习过程、经验毫无保留地内容化并分享,最终有了无以加复的影响力(并变得富有hhh)。
Sophia :源自生产端的真诚分享(产品的制作初衷,用途,心路历程)会更受欢迎。最后,阿真的亲和与接地气的特质令人难忘,感谢今天的分享[爱心][爱心][爱心]。
长毛猪 :一句话,上路前先找同性同行的人。
奕成 :敢于先开枪再瞄准,从一个垂直切入点深耕,在实践中快速迭代,并勇敢地跨界探索新的可能性。
张三 :先起步,找搭子,多分享。你觉得简单的,就是你的擅长。
张泓 :在被别人的夸奖声中,不知不觉成就了自己。
Seele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知道的简单~ 你觉得越简单,说明你越擅长~
阿晴 :有人兜底真好,没人兜底就多攒点钱。
(回复慢) :听阿真这场分享,脑海里面不断闪现的,是文兄和归藏老师那期闭门会的几个核心观点:第一,影响力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第二,要多给自己创造一些不可逆的行为。
*以上参会者发言均非现场逐字还原,勿作演绎。
*以上参会者会后总结,有删减和校对修改。
*本文由实习生游曼德整理书写。有错?那肯定是他的锅。
MindCode闭门会没有回看,偶尔会有总结,以下是往期有总结的,大约还原了现场1%的精彩:
文兄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还可参加“读完周报再来聊聊”的闭门交流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