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昔日,清凉寺的玄正长老常与弟子谈论因果。
一日,见寺中住持欲收养一只白猫,玄正长老语重心长地说:"猫性本独,得失难测。佛门清净地,养猫有讲究。"
住持不以为然。不久后,寺中接连发生异象。究竟是何缘故?佛门为何将猫与祸福联系?
![]()
清凉寺坐落在终南山脉深处,是一座历经千载沧桑的古寺。寺内有一眼古泉,传说是唐代明心禅师参禅悟道之处。泉水四季不竭,清澈甘甜。大雄宝殿供奉一尊千年铜铸如来法相,殿前两座青石莲花香炉日夜氤氲,香烟缭绕。
这年深秋,新任住持明空正带着几位小沙弥清扫落叶。明空刚满三十五岁,十岁便在寺中剃度,去年接任住持之位。为人慈悲宽厚,待人真诚,深得四方善信敬重。
寺中还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玄正长老。玄正长老年过古稀,七岁入寺修行。他云游南洋诸国二十余载,结识众多高僧大德。五年前,他选择在清凉寺安居,每日讲经说法,教化信众。
这日申时,明空在藏经楼后的枫林漫步。忽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猫蜷缩在石阶上,面带哀色。这猫浑身洁白如玉,唯独尾尖有一撮黑毛,神情楚楚可怜。
明空生性慈悲。他轻声呼唤几声,见猫儿瑟瑟发抖不敢靠近,便折返方丈取来素斋。白猫闻到香气,这才小心翼翼地挪动身子,轻轻啄食起来。
"阿弥陀佛,这猫倒有灵性。"明空伸手抚摸白猫,只见它不躲不闪,反而亲昵地蹭着他的手掌。明空不忍它流落街头,决定将这猫留在寺中。
消息很快传遍全寺。年轻僧人欢喜不已,说终于有猫来护佑伽蓝;老一辈僧人却面露忧色,说修行之地不宜养猫。但见住持已有决断,大家也就不再多言。
玄正长老得知此事,双眉深锁。他寻到明空,和声细语道:"贫僧在空门修行六十余年,深谙猫之因缘非同一般。老衲观这白猫形貌,恐有来历。"
明空微笑道:"师叔多虑了。不过是一只无家可归的猫儿,我们收留它也是随顺佛心。况且它性情温顺,当是善缘所致。"
玄正长老面露忧色:"人与猫的缘分,实非寻常。经典中多有记载,老衲游方时也亲见诸多因养猫招致祸事的典故。"
说着,他讲述了一个久远的故事。在波罗奈国曾有位大商人妙善,家财万贯,广行布施。一日归家路上,遇见一只浑身漆黑的猫,毛色油亮,举止优雅。妙善见猫生得不凡,便将它带回家中。
这猫在妙善家住下后,举止极为端庄。它不惊不扰,见人便摇尾示好,很快赢得全家喜爱。妙善的眷属都疼爱这只黑猫,常常准备上等饮食。
可是从养猫那日起,妙善的生意每况愈下。原本谈妥的买卖总会生出波折,多年故交突然翻脸,连库房中的货物也频频损坏。更为诡异的是,家中珍藏的宝物接连失窃。
起初众人以为是盗匪所为,可府中守卫森严,外人难以进入。后来,家中人发现每到子时,总能听到古怪的响动。那声音似哭似笑,却又难辨方向。
妙善心神不宁,便去向佛陀请教。佛陀听完他的叙述,命大迦叶尊者随他返家查看。
大迦叶一见那黑猫,神色顿变。他以清净天眼观察,发现这猫竟是一位心怀怨恨的商贾转世。那商贾生前与妙善有过货务纠纷,因巨额亏损而悔恨而终。死后怨念不散,特意投生为猫接近妙善,意图报复。
大迦叶当即为黑猫开示因果,劝导它放下执念。黑猫闻法顿悟,泪流满面,从此杳无踪影。而妙善的生意也重获兴旺。
明空听完这个公案,仍不以为然:"师叔所说是往古之事。如今早已不同以往,哪还会有这般奇事?师叔是否太过担忧了?"
玄正长老摇头叹息:"因果轮回,古今如一。猫之来历有善有恶,若是业力不合,必然引来祸患。老衲云游时,亲见一户人家因收留业障深重之猫,最终家破人亡。这其中道理,岂是等闲?"
话音未落,那只白猫突然从廊下窜出,直奔大雄宝殿。明空见状,连忙追随。玄正长老望着白猫消失的方向,目光深沉。
寺院表面上仍然平静。白猫在寺中安顿后,举止安详,不惊不扰,每日只是静卧在佛殿台阶上晒太阳。它格外亲近明空,明空去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形影不离的样子甚是讨喜。
![]()
僧众们渐渐习惯了白猫的存在,都说这猫通灵性,定是善缘所致。就连一向严谨的知客僧也赞叹说,自从有了猫,寺中老鼠绝迹,再不用担心经书粮食受损。
可是祥和不过百日。一个月后的某个子夜,寺中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磬声。众僧闻声而动,只见白猫在大殿内疯狂乱窜,将供桌上的供品打得七零八落。
更令人胆寒的是,这猫双眼在黑暗中射出诡异的红光,哪还有平日里温顺的模样。几个年轻僧人上前想要制服它,却被猫狠狠地抓伤手臂。
这事过后,寺中怪事连连。供桌上的供品总是莫名其妙地减少,深夜常有怪声传来。有僧人说在月下看见猫影晃动,大如猛虎,待要仔细观看,又踪迹全无。
更为离奇的是,自从白猫入寺以后,古泉的水质开始浑浊,还散发出一股腥臭之气。从前常来礼佛的信众也渐渐减少,说是总觉得寺中阴森可怖,令人心慌。
明空这才醒悟事态严重,连夜召集众僧商议对策。玄正长老端坐上首,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僧人。堂内鸦雀无声,只有廊外秋风萧瑟。
玄正长老神色凝重地说:"贫僧早已提醒,猫之来历绝非等闲。这世间的猫,有几种是断然不可收养的。"
![]()
众僧面面相觑。一位年轻僧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师父,我等日日供奉斋食,善待寺中走兽,为何独独说猫不可轻养?"
玄正长老长叹一声:"你们且听我道来。猫之本性,关乎人之因果。世间万物皆有其来历,而猫之来历,实则暗藏玄机。这其中有三种猫,更是不可轻易收养..."
弟子们听闻此言,都屏住了呼吸。究竟是哪三种猫,会带来如此大的祸患?
玄正长老接下来的开示,道出了一个佛门千年来鲜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