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临桂区宛田瑶族乡金桂、丹桂竞相绽放,枝头繁花簇拥。清甜桂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朵朵桂花正通过产业化发展,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香”。
近日,记者走进宛田瑶族乡桂林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展柜上精致的桂花干礼盒整齐排列,琥珀色桂花蜜泛着诱人光泽,桂花红茶、桂花精酿等有序陈列,小小的桂花经过加工成了“舌尖上”的美味。
生产车间内,4台脱水烘干设备高速运转,轰鸣声中,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刚烘干并经色选除杂后的桂花装入袋中。“鲜桂花采收后极易氧化变色,必须及时加工。我们采用真空动态低温脱水技术,150分钟就能完成烘干,最大程度保留桂花的天然色泽和香气。”桂林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向记者介绍说。
![]()
工人操作真空动态低温脱水设备,将桂花烘干。记者李忠波 摄
一次偶然,让刘荣与桂花结缘。2017年,刘荣在经营罗汉果加工业务时,发现烘干罗汉果的设备可直接用于桂花加工,且过程中无需熏硫磺,也不用添加色素。恰逢当时市场对桂花深加工产品需求激增,他果断追加设备投入,开启了瑶乡桂花产业化发展之路。
目前,桂林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形成稳定的桂花产业链,年收购农户鲜桂花超96吨,不仅可以加工生产桂花干、定制款桂花罗汉果茶,还为农夫山泉、霸王茶姬等知名企业供应原料,年供应量达20余吨。如今的瑶乡桂花已然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香饽饽”。
在相隔不远的桂林大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大棚下,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刚收来的鲜桂花卸货、过秤,随后送入真空动态低温脱水设备烘干。新鲜桂花的浓烈芬芳弥漫在厂区各个角落。
![]()
工人将鲜桂花倒进筐里。 记者李忠波 摄
“这是刚收的1049斤鲜桂花。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加工,就是为了留住这抹‘秋香’。”桂林大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成发告诉记者,企业原本也是以罗汉果加工为主,在看到宛田瑶族乡桂花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且市场前景广阔后,2018年公司便拓展了桂花精深加工业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植、收购到精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企业年加工桂花干30余吨,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桂花产业已成为联结企业与农户的坚实“致富纽带”。
![]()
车间工人在搬运桂花。 记者李忠波 摄
作为临桂区“桂林之花”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区,宛田瑶族乡的桂花产业已形成规模效应。全乡现有桂花种植户约600户,种植面积达2000亩,小小桂花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既为乡村披上“生态绿”,更孕育出富民的“黄金路”。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石云)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