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昊,这是你今年的年终奖。”张总面带微笑,把一个薄薄的红包递到我手里。
我接过来,指尖能清楚地感觉到里面只有几张纸币。周围的同事都在看着我,刘伟还故意提高了音量:“哎呀,林昊今年拿多少啊?我这5万都觉得不好意思,张总对咱们太大方了。”
我打开红包,五张粉红色的钞票静静地躺在里面。5千块,这就是我干了整整一年的全部回报。环顾四周,技术部的其他人最少也有3万,刘伟这个主管更是拿了5万。
“林昊啊,今年你的表现确实差点意思,明年好好干,争取赶上大家。”张总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说教的味道。
我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办公室特别可笑。
三天后,当张总把一份10年的长期合同摆在我面前,信誓旦旦地说要培养我成为公司骨干时,我再也忍不住了——我笑了,从轻笑到大笑,笑得张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我,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打工人了。
![]()
01
年终总结大会是在公司楼下的酒店办的。
我到的时候,会场已经坐满了人。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各个部门的同事都西装革履,脸上写满了期待。毕竟这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年终奖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春节能过得多滋润。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身边的小王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林哥,听说今年奖金池有两百万,咱们技术部至少能分一半吧?你觉得能拿多少?”
“不知道。”我随口应了一句,心里其实早就有了预感。
张总是个很会演戏的人。他站在台上,先是感谢大家一年的辛苦付出,接着历数公司这一年取得的辉煌成绩——营收突破五千万,拿下了行业三个大客户,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认可。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张总举起酒杯,“今天我就是来给大家发钱的!”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发奖金从市场部开始。市场总监拿了8万,几个跑业务的也都是3到5万不等。接着是财务部、行政部,就连前台小姑娘都拿了2万。
轮到技术部时,气氛到了高潮。
“刘伟,作为技术部主管,今年你带领团队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尤其是拿下了陈氏集团这个大单,为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我决定,给你5万年终奖,外加明年的股权激励名额!”
刘伟笑得合不拢嘴,走上台去双手接过厚厚的红包。他还特意举起来给大家看了看,引来一阵羡慕的目光。
接下来是技术部的其他人。小张3万,老李4万,就连去年才入职的实习生小陈都拿了2万5。
我坐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切,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林昊!”张总叫到我的名字时,会场突然安静了一下。
我站起来,走到台前。张总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林昊是咱们技术部的老员工了,工作也很努力。今年给你包了个红包,好好拿着。”
他递过来的红包薄得可怜。我接在手里,还没打开,刘伟就在台下喊了起来:“林昊啊,咱们干技术的,还是要多出成果。你今年确实有点默默无闻,明年加把劲啊!”
周围的人都笑了。我打开红包,五张人民币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每一张都是一百块的。
5千块。
我在这家公司干了五年,今年一年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经常加班到深夜,就换来了这5千块。
“怎么样,满意吗?”张总笑眯眯地问。
“满意。”我说,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回到座位上,小王小声说:“林哥,是不是搞错了?你今年明明做了那么多事……”
我摆摆手,示意他别说了。其实我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不是搞错,这是张总故意的。
会议结束后,大家三三两两地离开。刘伟搂着几个同事去吃宵夜,路过我身边时,还故意把红包拿出来数了数:“五万块,张总真是太大方了。林昊,要不要一起去庆祝庆祝?我请客。”
“不了,我还有事。”我淡淡地说。
“行吧,那你早点回去休息。明年好好干,争取也拿个大红包。”刘伟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里满是得意。
我看着他们走远,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有三条未读消息,都是陈总发来的:
“小林,那边情况怎么样?”
“年终奖发了吗?”
“明天下午三点,我去你们公司谈续约,你配合我演一场戏。”
我回复了一个“收到”,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弧度。
开车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不断回想这一年的经历。准确说,是这五年的经历。
我是五年前进的这家公司。那时候公司刚成立不久,急需技术人才,张总亲自面试了我三次,开出的条件也算优厚——月薪8千,转正后1万2,还承诺会给股权。
刚进公司的第一年,我确实很拼。那时候公司接了一个项目,客户要求很高,时间又紧。我主动加班,经常在公司睡到后半夜,就为了按时交付。
02
项目最后做成了,客户很满意。可是汇报的时候,张总只字不提我的名字,所有功劳都算在了刘伟头上。
“小林啊,你还年轻,不着急出风头。”张总私下这样跟我说,“刘伟是主管,功劳让给他,对你也有好处。他升上去了,你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嘛。”
我当时信了。
第二年,公司接了更大的项目。这次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信息系统改造,涉及的技术难度很高,刘伟根本搞不定。
“小林,这个项目就靠你了。”张总拍着我的肩膀,“做好了,你就是下一任技术部主管。”
我又信了。整整三个月,我几乎住在了公司。项目做完,客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还指定要和我们长期合作。
升职的人却不是我。张总说刘伟资历更深,更适合管理岗位,让我再等等。
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每一次重要项目都是我在做,每一次功劳都被刘伟拿走。我的工资从1万2涨到了1万5,再涨到1万8,可是职位一直没变。
直到今年,我终于看清了。
今年上半年,公司拿下了陈氏集团的项目。这是一个大单,合同金额超过一千万。张总和刘伟去谈了三次,都没谈下来。
“对方的技术总监太挑剔了,非说我们的方案不行。”刘伟回来就抱怨。
张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小林,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你去配合刘伟,把方案做好。”
我花了一个星期,重新设计了整套技术架构。第四次谈判的时候,我也跟着去了。
陈氏集团的技术总监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姓陈,大家都叫他陈总。他看了我的方案,眼睛一亮:“这个方案有水平,是谁做的?”
“是我们技术部刘主管做的。”张总抢着说。
陈总看了刘伟一眼,又看了看我:“你是刘主管?”
“不,我是……”我刚要开口,刘伟就站起来打断我:“陈总,这个方案是我们团队一起做的,主要是我负责整体架构。林昊是我的助手,负责一些细节工作。”
陈总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
项目签下来了,可是执行的时候问题来了。陈总多次打电话,点名要我去现场对接。刘伟每次都跟着去,可是一遇到技术问题,他就哑口无言,全靠我解决。
有一次,陈总终于忍不住了,当着刘伟的面问我:“小林,你在公司是什么职位?”
“普通员工。”我老实回答。
“那这个项目的技术方案,是你做的还是刘主管做的?”
“是我做的。”
陈总没有再说话,但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他看透了。
从那以后,陈总每次有技术问题都直接打我的电话,从不找刘伟。项目最后完成得很顺利,陈氏集团非常满意,还主动提出要续签明年的维护合同。
可是今天,年终奖发放的时候,张总说陈氏集团项目的功劳是刘伟的。而我,只配拿5千块。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
妻子还没睡,坐在沙发上等我。看到我进门,她立刻站起来:“怎么样?年终奖发了吗?”
我把红包递给她。
她打开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5千块?怎么这么少?”
“公司说我今年表现一般。”我脱下外套,在沙发上坐下。
“表现一般?”妻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这一年几乎天天加班,周末也不休息,就连国庆假期都在公司待着!他们凭什么说你表现一般?”
“行了,别生气了。”我拉着她坐下,“我心里有数。”
“你心里有数是什么意思?”妻子盯着我,“你不会又打算忍气吞声吧?林昊,我跟你说,这口气不能忍!明天你就去找张总,问清楚为什么给你这么少!”
“不用。”我笑了笑,“过几天就有答案了。”
妻子看着我的表情,突然愣住了:“你是不是又在谋划什么事情?”
“猜对了。”我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03
那是一份公司注册文件。妻子接过去翻了几页,眼睛越睁越大:“这是……你注册的公司?林氏科技?什么时候的事情?”
“上个月刚办下来的。”我说,“陈总答应投资五百万,占股40%。我自己投了一百万,占60%。”
“陈总?就是那个陈氏集团的陈总?”
“对。”
妻子捂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低声问:“所以,你是要……辞职?”
“不是辞职。”我纠正她,“是创业。”
妻子的眼眶红了:“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我还以为你真的打算就这么忍下去……”
“不是不说,是时机还没到。”我握住她的手,“这件事我准备了半年。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就在做自己的技术方案,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所有的代码、架构都是我重新写的,和公司的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那陈总是怎么知道的?”
“他其实早就看出来了。”我说,“上次项目收尾的时候,他找我单独聊了一次,问我有没有兴趣自己干。我当时还在犹豫,可是今天……”
我看了一眼桌上那个薄薄的红包:“今天这5千块,算是给了我最后的答案。”
妻子靠在我肩膀上,轻轻说:“那接下来怎么办?”
“陈总明天下午会去公司,找张总谈续约的事。”我说,“他会提出一个条件——以后技术对接必须是我,要写进合同里。”
“张总能答应吗?”
“他必须答应。”我冷笑一声,“陈氏集团的项目是公司今年最大的单子,明年的续约合同更大。他舍不得这块肥肉。”
“那你……”
“我等着看好戏。”
第二天是周六,我照常去了公司。技术部只有我一个人,其他人都在休息。
我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五年积累的所有资料。每一个项目的文档、每一份技术方案、每一行我写过的代码,我都仔细检查了一遍。
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心血,但按照公司的保密协议,技术成果都归公司所有。我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我整理的是另外的东西——我这半年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新系统。
这套系统是我专门为陈氏集团未来的需求设计的,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架构,比公司现有的方案先进至少两代。更重要的是,这些代码每一行都是我用自己的电脑、在自己家里写的,和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
下午三点,我的手机响了。是前台小刘打来的:“林哥,陈氏集团的陈总来了,张总让你过去会议室。”
“知道了。”
我关掉电脑,整理了一下衣服,朝会议室走去。
会议室里,张总和刘伟已经坐好了。陈总坐在对面,表情严肃。
看到我进来,陈总脸色缓和了一些:“小林来了,快坐。”
我在旁边的位置坐下。张总给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别乱说话。
“陈总,续约的事情我们可以详细谈谈。”张总满脸笑容,“今年的合作很愉快,明年我们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先别急着谈合作。”陈总打断他,“我有个条件。”
“您说。”
“以后所有的技术对接,必须是林昊负责。这一条要写进合同里。”陈总看着张总,“如果做不到,我们就不续约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刘伟脸色有些难看,张总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笑容:“这个当然没问题!林昊是我们技术部的骨干,让他负责对接是理所当然的。”
“骨干?”陈总冷笑了一声,“我听说昨天你们发年终奖,林昊只拿了5千块?”
张总的笑容僵住了。
“陈总,这是个误会……”他赶紧解释,“昨天是财务那边搞错了,林昊的年终奖应该是5万,不是5千。我已经让财务重新准备了。”
“是吗?”陈总看了我一眼,“小林,你怎么说?”
04
我看着张总,慢慢地说:“张总,您昨天明明说我今年表现一般,让我明年好好干。怎么今天又说是财务搞错了?”
张总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小林,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没什么意思。”我说,“就是实话实说。”
气氛一时间很尴尬。刘伟咳嗽了一声,想要打圆场:“林昊,张总是为了公司好,你别……”
“刘主管。”陈总突然看向他,“今年陈氏集团的项目,技术方案是谁做的?”
刘伟愣了一下:“是……是我们团队一起做的。”
“我问的是谁做的,不是谁的团队。”陈总语气变冷了,“难道堂堂技术部主管,连这点担当都没有?”
刘伟的脸涨得通红:“是……主要是我负责的。”
“那我问你几个技术问题。”陈总掏出一个笔记本,“第一,这套系统采用的是什么架构模式?”
刘伟支支吾吾:“微……微服务架构。”
“第二,数据库选型为什么用分布式存储?”
“这个……因为数据量大……”
“第三,你们是怎么解决高并发问题的?”
刘伟彻底说不出话了。他求救般看向我,眼神里写满了“帮帮我”。
我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陈总合上笔记本,看着张总:“张总,您觉得这样的技术主管,能负责我们明年的项目吗?”
张总的额头开始冒汗:“陈总,您别生气。刘伟他……他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具体的技术细节确实是小林在做。”
“既做技术又负责管理?”陈总挑了挑眉毛,“那林昊岂不是比刘主管更辛苦?为什么年终奖反而最少?”
这个问题问得张总哑口无言。
“看来你们公司的管理确实有问题。”陈总站起身,“续约的事情我要重新考虑考虑。如果连对员工的基本尊重都做不到,我很怀疑你们能不能做好项目。”
“陈总!”张总急了,“您别急,我们可以谈!”
“没什么好谈的。”陈总走到门口,回头看了我一眼,“小林,出来聊聊?”
我跟着陈总走出会议室。身后传来张总和刘伟压低的争吵声。
走廊里,陈总点了根烟:“演技不错。”
“您才是。”我笑了。
“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准备好了。”我说,“新公司的营业执照已经下来了,办公室也租好了,就在开发区那边。团队的话,我这边有三个人可以过来。”
“三个人够吗?”
“前期够了。”我说,“等业务起来了,再慢慢招人。”
陈总点点头:“那就按计划进行。下周一,我会正式宣布投资你们公司。合同我已经让法务准备好了,到时候直接签。”
“多谢陈总。”
“别谢我。”陈总拍了拍我的肩膀,“是你有这个本事。我投资你,是因为我看好你的技术。”
他说完就走了。我站在走廊里,看着会议室的门,深吸了一口气。
差不多了。该到收尾的时候了。
05
周一上午,我正常来上班。
技术部的气氛有点怪异。大家都知道周六发生的事情,看我的眼神都带着点同情和八卦。
“林哥,听说陈总要指定你负责项目?”小王凑过来小声问,“那你是不是要升职了?”
“不知道。”我打开电脑,开始检查代码。
刘伟坐在主管的位置上,脸色阴沉。他看了我好几眼,欲言又止。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总的秘书给我打电话:“林昊,张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来了。
我走进张总的办公室。他坐在老板椅上,脸上堆满了笑容,比周六那天热情多了。
“小林,来来来,坐。”他亲自给我倒了杯茶,“周六的事情,是我处理得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张总客气了。”
“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张总坐回去,语重心长地说,“你在公司这么多年,我一直都看在眼里。你的技术能力,全公司没人比得上。”
我没说话,等着他继续。
“昨天我仔细想了想,公司确实亏待你了。”张总打开抽屉,拿出一个信封,“这是补发给你的年终奖,5万块。另外,我决定给你升职,技术部副主管,工资涨到两万五。”
他把信封推到我面前。
我看着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没有伸手去拿。
“怎么,不满意?”张总笑着问,“那你说个数,只要合理,我都答应你。”
“张总。”我看着他,“如果陈总周六没来,你会给我这些吗?”
张总的笑容僵了一下:“小林,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说,“就是想知道实话。”
“小林,做人要向前看。”张总收起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现在要考虑的是未来。”
“未来?”
“对。”张总又拿出一份文件,“我这里有一份新的合同,十年的长期聘用合同。底薪两万五,每年递增10%,还有股权激励。十年后,你就是公司的股东。”
他把合同推过来:“你签了这个,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公司的大事,你也有决策权。”
我拿起合同,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条款写得很详细:十年合同期,底薪从两万五起步,每年递增10%;三年后给予0.5%的股权,五年后再给0.5%;职位是技术部副主管,主要负责所有核心项目的技术工作。
看起来条件很诱人。可是翻到最后一页,我看到了几行小字:合同期内不得离职,不得跳槽到同行业公司,违约金为年薪总额的十倍。
我抬起头,看着张总:“这个违约金……”
“是有点高。”张总点点头,“但这也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你想想,公司培养你这么多年,如果你突然走了,损失多大?这个条款是双向保护的。”
“双向保护?”
“对啊。公司保证你的收入和发展,你保证对公司的忠诚。这不是很公平吗?”张总笑着说,“小林,像你这样有技术的人,到哪都能混饭吃。但是想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有个平台。我这个平台,够大吧?”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是五年前,我可能真的会签。
但现在不会了。
“你考虑考虑。”张总见我不说话,又补充道,“这个机会可不常有。公司今年的发展势头这么好,跟着公司走,肯定错不了。而且我跟你说实话,陈氏集团那边已经明确表态了,必须要你负责项目。以后类似的大客户肯定还会有。你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我看着合同上的那些条款,突然笑了。
先是轻笑,然后笑声越来越大。
“你笑什么?”张总皱起眉头。
“张总。”我放下合同,看着他,“您这是把我当什么了?”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