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京的刘阿姨今年62岁,患有高血压已经八年,每天都坚持按时吃降压药。她以为只要药没断,血压肯定能控制好。可是最近一次社区体检,医生却告诉她部分指标明显异常,要警惕心肾受损的风险。
刘阿姨一脸疑惑:“降压药没漏呀,怎么还查出来这些问题?是不是我吃药也白吃了?”医生摇头苦笑:“光吃药,但忽略其他关键细节,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因为误区带来严重隐患。”
![]()
很多高血压患者以为药物是“万能钥匙”,却忽视了背后隐藏的风险。降压药只是控制血压的一环,如果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没有重视。
可能导致病情反复、药效减弱,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到底哪些细节最容易被忽略?
坚持吃降压药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尤其是第三点,很多人往往掉以轻心,付出的努力也许真的就“打了水漂”。
很多患者会疑惑:“我每天按时吃药,为什么血压还是忽高忽低,甚至心脑血管风险不降反升?”其实,中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只有15%左右,说明大部分患者并没有真正把血压管好。
![]()
原因很简单,单靠降压药物是远远不够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果做不到位,会直接影响用药效果,甚至引发新的健康危机。
比如,饮食高盐、过度情绪压力、运动不足、用药不规范等行为会让降压药“英雄无用武之地”。《柳叶刀》杂志2021年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也显示,仅有药物依从性好、生活习惯合理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才能超过60%。
而现实中太多人存在这些偏差,有的人早饭后一把药,其实没按医嘱服用、也没注意定期监测血压;更有患者一遇到头晕耳鸣就自作主张加量,反而加大了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因不规范用药引发低血压、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比例约为12%。
![]()
忽视饮食调控,摄盐量严重超标。
降压药不是万能,日常吃盐超过6g/天会抵消药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摄盐应低于5g,但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每日摄盐量高达10.5g。长期高盐饮食不但会让降压药作用打折,甚至增加脑卒中风险。
![]()
睡眠与情绪波动让血压忽高忽低。
研究发现,长期熬夜和压力大的人,晨间血压波动幅度可高达正常值的15%-20%。睡前刷手机、长期焦虑,都会导致用药效果不稳定,严重时甚至诱发心梗和中风。
用药不规范、不与医生沟通随意增减药量。
很多患者觉得血压偶尔正常就擅自停药,或者买降压“补品”自主叠加服用,殊不知这样很容易造成肾损伤和电解质紊乱。医学研究显示,用药随意调整可使重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提升22%。
![]()
药物只是“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钥匙”。想让降压药真正打好持久战,不妨从这个3步法着手:
规范按医嘱服药,从不间断也不擅自加减。遇到血压波动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不主观判断。服药时间与血压监测建议记录在案,方便医生科学评估。
低盐低脂饮食+足量饮水,防止药效打折。每天食盐严格控制在5g以内,多吃蔬果、全谷类、优质蛋白(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减少腌制、熏制食品摄入。
睡眠规律、适度运动,稳定情绪少焦虑。每晚7小时以上充足睡眠,轻度有氧锻炼(如快步走,每次30分钟,每周5次),既能辅助药效,也能减少心脑意外发生率。遇到情绪波动可尝试深呼吸等简单放松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