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武桥村,群山环抱间坐落着邵阳米农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1 岁的法人兼董事长何顺莲每天都会穿梭在标准化生产车间,仔细检查每一批黑山猪香肠、猪血丸子的品质。这位左腿带着终身残疾的女性,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和对传统美食的热爱,不仅让邵阳千年腊味工艺焕发新生,更带领周边乡邻走出了一条 “产业兴农” 的致富路。从高中肄业的困境少女,到家庭主妇,再到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掌舵人、优秀政协委员,何顺莲的人生轨迹,满是奋斗的印记,也映照出新时代乡村创业者的担当与情怀。
何顺莲的成长与奋斗,始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1974 年,她出生于新邵县武桥乡建龙村,1990 年因家庭变故被迫高中肄业,过早承担起生活的压力。1992 年,她进入新邵私立高中工作,积累了初步的社会经验;1993 年又转向服装行业,同年下半年,她跟随南下务工大潮前往广东鹤山,在当地工厂里,她主动向各级管理员学习,从团队协作到生产管理,从流程优化到理念创新,一点点积累实践经验,这些宝贵的 “第一课”,为她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1996 年冬月,她步入婚姻殿堂,1997 年和 2001 年,女儿与儿子先后出生,她暂时回归家庭,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但这段时光里,她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反而在照顾家庭的同时,默默沉淀着对生活与事业的思考,为日后的再次出发积蓄力量。
![]()
2002 年,何顺莲的人生迎来新的转折。她跟随丈夫带着孩子西迁贵州凯里,从零开始学做生意 —— 最初是走街串巷摆地摊,风里来雨里去,却从未抱怨。2003 年,凭借踏实肯干,他们终于拥有了一间小门面,生意逐渐有了起色。2007 年,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夫妻二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前往长沙发展,注册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这次创业,她选择从熟悉的领域入手 —— 传承母亲制作邵阳特产腊肉香肠的技艺,正式踏入食品加工销售行业。在长沙的日子里,她亲力亲为把控每一个环节,从原料挑选到工艺制作,从包装设计到市场推广,一点点摸索经验,虽然过程艰辛,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深耕传统腊味产业的决心。
2015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给何顺莲的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 —— 她的左腿因伤终身残疾。身体的疼痛、事业的停滞,让她一度陷入低谷。但就在此时,家乡新邵县发出了返乡创业的号召,躺在病床上的何顺莲与丈夫反复商量:“家乡有好山好水,有传统工艺,回去说不定能闯出一条新路。” 带着这份信念,他们毅然决定返乡。可返乡创业的路远比想象中艰难: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认可度低,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让她多次面临绝境。幸运的是,市委秘书长带领的扶贫工作组得知她的困境后,主动上门帮扶,不仅提供政策指导,还帮忙对接资源、解决场地问题,这份温暖如同曙光,让何顺莲重新燃起斗志,也为她后续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17 年,在扶贫工作组的支持与自身的努力下,何顺莲正式成立邵阳米农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她还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成果,被评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技术型培训优秀学员。从公司成立之初,何顺莲就明确了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的发展理念。她深知,邵阳传统腊味虽有文化底蕴,但也存在三大痛点:盐分过高、腌制过程产生亚硝酸盐、烘烤过程产生苯并芘。为解决这些问题,她带领团队扎根生产一线,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调配,光是调整腌制配方就经历了上百次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良烘烤设备,成功攻克了这三大难题,让传统腊味既保留原有风味,又符合现代健康标准,为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扫清了障碍。
2018 年 8 月 27 日,对何顺莲而言是极具意义的一天 —— 邵阳米农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厂正式开工投产。看着第一条腊肉生产线运转起来,她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意味着她的创业梦想终于落地生根。投产后,何顺莲并未放松要求,反而更加注重品质把控。公司扎根于绿植清幽、流水潺潺的大山深处,总投资 3000 余万元,占地面积 3000㎡,建成上下两层标准化生产车间,配备两条专业生产线,年产能达腊肉 800 吨、香肠 2500 吨。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她从原料甄选到成品出厂设置了 12 道检测关卡,实现全程可追溯,还引入了现代化的质量管控体系,让每一份产品都经得起市场检验。
![]()
随着公司的发展,何顺莲的目光越发长远。2021 年初,她带领《腊之乡》团队开始探索新的领域 —— 研发不添加防腐剂的豆制品。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2022 年下半年,豆制品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邵阳黑猪血丸子、雪峰山腊香肠等极具地域标志性的产品,以更健康、更安全的姿态走进了百姓餐桌。同年,公司还增设了豆腐生产车间,年产能达 900 吨以上。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创新的产品,公司成功获评邵阳市龙头企业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也被编入邵阳市公共品牌《邵阳红》目录,这不仅是对公司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何顺莲坚守品质、勇于创新的肯定。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何顺莲始终没有忘记回馈家乡。公司采用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的合作模式,90% 以上的员工都来自周边乡邻,现有员工 30 人,直接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此外,公司还与当地农户签订原料采购协议,优先收购农户养殖的黑山猪、种植的大豆等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滞销问题。据统计,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当地农户户均年增收超 5000 元,几十户贫困家庭因此成功脱贫致富。何顺莲常说:“我是土生土长的邵阳人,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赚钱,比我自己赚再多钱都开心。” 这份朴实的情怀,让她赢得了乡邻们的广泛赞誉。
![]()
《腊之乡》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牌,是何顺莲倾注心血打造的 “邵阳味道名片”。为了让品牌走出去,她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农博会、旅博会,在展会上,《腊之乡》的黑山猪香肠、猪血丸子凭借独特的风味和过硬的品质,每次都能吸引大量客商关注,收获一致好评。在品牌建设上,何顺莲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将邵阳千年腊制工艺的故事融入品牌宣传,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背后的文化底蕴。2023 年,凭借良好的市场口碑和消费者认可度,《腊之乡》被评为 “最让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这一荣誉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更让邵阳传统腊味走向了全国市场。
何顺莲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体现在每一个生产细节中。《腊之乡》系列产品严格遵循邵阳千年传统腊制工艺,精选本地散养黑土猪肉为原料,因为她知道,好原料才能出好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坚持 “腌、晾、熏、藏” 四道核心工序:腌制时用精确配比的香料激发肉香,晾晒时依托当地适宜的气候自然风干,熏制时采用樟木、枫木等本地山林杂木慢火熏烤,让杂木的醇厚烟气融入肉质,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窖藏,让风味进一步沉淀。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融合,让产品既有山野清香,又有紧实口感,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
![]()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何顺莲也在不断推动产品创新。除了传统腊味,她还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健康化、多元化的产品。例如,针对现代消费者对低脂、低盐食品的需求,他们优化了猪血丸子的配方,减少盐分和脂肪含量;在豆制品领域,开发出添加螺旋藻的高蛋白豆腐,丰富产品种类。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保材料,融入邵阳地域文化元素,既美观又实用,还能提升品牌辨识度。同时,公司还引入真空包装和冷链配送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让偏远地区的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新鲜的邵阳腊味,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覆盖面。
何顺莲的努力与付出,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2024 年,凭借在政协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她被认定为 “优秀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委员,她始终关注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深入调研本地农业产业现状,结合自身创业经验,提出了多项关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提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为更多乡村创业者争取支持,推动邵阳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企业家到政协委员,身份的转变让她肩上的责任更重,但也让她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去践行初心。
![]()
在企业管理上,何顺莲将当年在广东工厂学到的管理经验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她注重团队建设,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术培训和安全演练,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倡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做良心食品,做健康食品” 的经营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树立起品质意识。同时,她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让公司形成了 “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 的良好氛围。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何顺莲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公司严格遵循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检验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例如,在原料采购环节,对黑山猪的养殖环境、检疫证明进行严格审核;在生产加工环节,对温度、湿度、加工时间等参数进行实时记录;在成品检验环节,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每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铅、总砷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正是这份对食品安全的坚守,让《腊之乡》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也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何顺莲开始思考如何让邵阳传统腊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她计划建立 “邵阳腊味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邵阳腊味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技艺。同时,她还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设腊味制作工艺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她看来,传统工艺不是 “老古董”,而是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只有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才能让邵阳腊味文化源远流长。
![]()
面对未来,何顺莲有着清晰的规划。她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链条,从原料种植、养殖到产品加工、销售,打造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推广上,加大线上渠道建设力度,利用直播带货、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让《腊之乡》品牌走进更多家庭;在乡村振兴方面,继续深化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她坚信,只要坚持品质、勇于创新、不忘回馈,邵阳米农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定能实现更大的发展,也一定能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何顺莲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坚韧与温暖的奋斗史。从遭遇变故的高中肄业生,到身残志坚的创业者;从家庭主妇,到带领乡邻致富的带头人;从企业法人,到履职尽责的优秀政协委员,她用行动诠释了 “巾帼不让须眉” 的担当。如今,她依然奔波在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政协会议现场,用匠心守护传统,用创新引领发展,用爱心回馈家乡。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力量,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何顺莲与《腊之乡》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份对梦想的坚守、对家乡的热爱,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