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企业插上 “科技创新”的翅膀——咸宁推进科技赋能行动

0
分享至

今年8月,湖北省正式公布2025年拟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我市32家企业成功入选瞪羚企业榜单。目前,市现有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达到107家,区域高成长性创新主体培育取得良好成效。



技术赋能企业成长

日前,湖北省人社厅公布2024年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动态,我市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正式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此次获批的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是集“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隐形冠军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于一身的科创标杆企业。近几年来,该企业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建立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历经1年建设期顺利通过验收。

10月23日,三环方向机厂区车间内,一线人员正在全神贯注操作设备。经过长达两年零五个月的精心筹备、规划、设计、招标、施工、设备调试与试生产,公司战略性新产品——智能电动循环球方向机(X-EPS)正式迎来批量化生产的关键时刻。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本次集中攻关,X-EPS方向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至90%以上,日班产效率更是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较攻关前提升了惊人的14倍。

科技创新不仅为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也为企业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建的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已经通过了国家CNAS体系认可的实验室,能够做17项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的试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陶德文介绍。

从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今年,我市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制定支持创新平台跨越发展专项政策,制定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9526”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

聚力打造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平台是引凤筑巢的“智慧梧桐”。为解决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难以高效匹配的问题,我市主导打造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咸宁专区高效运行,以“应用导向”破解产学研对接难题。

武汉华扬天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活性肽研发需求后,仅38天即与武汉大学孙慧教授团队达成30万元产学研合作;湖北石溪彩米公司的米粞开发技术需求,与湖北工业大学专家团队精准匹配,两个月内实现百万元级技术转化……该平台上线至今,已有近1800项技术与企业“牵手”成功。

“我们构建了数字化匹配系统,让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60%,企业研发成本降低35%。”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科创供应链正由单向输送向多方共赢的创新生态进化。

赤壁中试谷是咸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拥有华中地区最大天文望远镜观测塔基和“空天地水”一体化测试场景,是我国首个落户县级市的全野外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已引进航天宏图、武汉纵横天地、湖北智空航图等20家企业,承接7个科研项目。

今年初,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无人矿车项目落户赤壁中试谷,实现了矿石开采、运输等全链条的无人化作业生产,定位误差在20厘米以内。

产业发展需科技赋能,科技进步离不开创新土壤。从技术供需匹配到跨区域创新协同,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未来产业布局,我市正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系统化思维构筑科创强磁场。

擦亮本土科创品牌

日前,一场聚焦“离岸科创”的直播活动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掀起热潮。咸宁高投集团作为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的建设运营主体,通过旗下湖北盛宁科创公司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向全国观众立体展现了这座“武汉研发、咸宁转化”科创飞地的独特魅力与澎湃活力,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湖北省深化创新驱动的重要实践,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创资源富矿,为咸宁企业搭建起“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咸宁”的协同创新平台。

咸宁高投集团负责人在直播中道破核心竞争力:“武汉的高校与人才是企业研发的引擎,咸宁的土地、成本与产业配套则是规模化生产的沃土。”这一“双向赋能”模式,精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科创园入驻率始终保持高位,截至今年9月,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累计吸引企业222家,其中在园企业109家,2家省级及以上实验室扎根,与23所高校建立合作,常驻员工近700人,总入驻率高达91.95%。

科创供应链应用效果也不断增强,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咸宁专区表现尤为突出,专区入驻企业6480家,企业入驻率全省第二;平台累计发布需求4455项,已完成2159项,完成率达48.46%,同样高居全省次席。技术、金融、人才三大核心需求解决成效斐然。

据了解,开园两年来,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以“服务做加法、成本做减法、效益做乘法”的理念,已有91家企业来咸建设生产基地,总投资达7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25.37亿元、税收7363万元,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真正实现了“研发在武汉,成果转化在咸宁”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来源:咸宁日报 文/图记者:陈希子 陈红菊通讯员:朱江茂 吴纯新 李继鸿)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6219文章数 943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