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建平台、优政策、强服务”三大举措为抓手,持续完善博士后工作体系,不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让博士后人才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筑牢人才“孵化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集聚高端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宁国市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布局”原则,将设站工作与重点产业发展深度绑定。通过组建专项工作组,主动对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深入车间一线调研技术瓶颈与人才需求,精准指导企业筹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
今年,安徽海螺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成功获批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该市新能源与金属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再添“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9家,其中包括1家国家级工作站和8家省级工作站,广泛覆盖橡胶、食品、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了“重点产业有平台、骨干企业有站点”的人才工作格局。
激活引才“强磁场”
为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与人才,宁国市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政策宣传矩阵。线上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推送博士后设站条件、人才补贴标准、项目支持政策等内容,并安排专人通过电话沟通,为企业答疑解惑;线下组织开展“博士后政策进企业”系列宣讲会,邀请专家现场解读申报流程与扶持措施。
此外,针对部分企业对政策理解不深、申报经验不足的问题,宁国市创新开展“上门送政策、现场解难题”活动。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手把手指导材料准备,面对面解决设站申报、人才招聘中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0余场,覆盖企业100余家,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与企业参与度。
打造留才“暖心港”
“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宁国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专项激励措施,为博士后人才打造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在经济补贴方面,对新招引的博士后人才,在享受省级财政生活补贴的基础上,该市额外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生活补贴,今年已累计发放专项补贴40万元,切实减轻人才生活压力。
在服务保障上,宁国市建立博士后“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对接人才需求,在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无论是协助人才申请人才公寓,还是协调子女入学问题,工作人员均第一时间响应、全程跟进办理,真正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宁国市各博士后工作站已累计引进博士后22人,这些高层次人才扎根科研一线,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5项,获得国家专利41项,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落地,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朱远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