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深秋时节,步入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连绵的山岗上,油茶树郁郁葱葱,枝头缀满沉甸甸的油茶果。30余名村民穿行于林间,手中的蛇皮袋与篮筐盛满丰收的喜悦。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以前这里是‘两把火’烧出的荒地,如今一年能挣好几万元!”红桥村村民白友全一边捡拾油茶果,一边笑着说。今年70岁的他,已在油茶园工作多年,从锄草、施肥到修剪、修路,日工资100元,月收入超过3000元。更令他欣喜的是,自家种植的十几亩油茶今年迎来丰收,1万多斤果实以每斤1.1元的价格被企业收购,加上土地租金,年收入实现大幅提升。
据村里老人回忆,这片山地早年归村集体所有,曾是连片成林的沙树。然而树木采伐后,山地长期无人管护,很快被漫天茅草吞噬,沦为荒山。后来,这片荒山被承包后,业主着力发展油茶种植产业。随着油茶苗扎根生长、成林挂果,昔日荒芜的山坡重焕生机,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油茶满坡。
青山乡的油茶产业起步于2009年。当地龙头企业裕青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德武回忆,最初引进外地油茶苗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如今,企业已建成油茶基地6000余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企业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还以保底价收购果实,彻底解决了村民“卖果难”的问题。
过去,青山乡的油茶果需运往外地加工,成本高、品质难控。2023年,乡政府争取衔接资金1100余万元,企业自筹4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茶油加工厂,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生产。
现代化油茶加工厂的落地建成,为辖区内上百户油茶种植户搭建起稳定可靠的产销桥梁,彻底破解了长期以来“卖果难、售价低”的后顾之忧。
在青山乡,油茶产业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重塑了乡村面貌。曾经的“火烧山”变为生态林,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村民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机制。
从荒山野岭到“绿色银行”,从单一种植到生产再加工,青山乡的油茶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活力。这片土地上,每一滴茶油都承载着村民的希望,每一株油茶树都绽放出振兴的芬芳。(赵宇 尹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