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逢改朝换代,除了抢地盘、抢人还得抢钱。古墓自然也是众多势力争抢的目标。
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专业盗墓贼”了,但要说将其变成“职业”,还得是三国曹操曹老板。
他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位,首创军中“盗墓办公室”,到处倒斗以获取军饷。
![]()
刘胜金缕玉衣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可《三国志·魏文帝本纪》里有这样一句话:“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
意思是把汉代到三国能找到的墓,全刨遍了!如果碰到金缕玉衣(也称“玉匣”或“玉柙”),那就用火烧,然后抽走金丝,墓主人的遗骸也一并烧掉。
奇怪,中国有上万年的玉石文化,而金缕玉衣也是汉代墓葬中的顶流。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应该都非常值钱。
盗墓贼为何只抽金丝?难道玉没有传说中那么有价值?
![]()
部分玉片 图源中国考古网
拿徐州博物馆的玉衣举例,上世纪90年代,在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里,发现了大量散乱的玉片。
总数量高达4378片!一路散落到盗洞与塞石间,推测应该是盗墓贼将玉衣拖到自然光下,利用工具抽走金丝,也造成了很多玉片的残损。
玉用的是温润的新疆和田白玉,形状各异,造型精美。通过残余的金丝检测出,金丝直径最细仅0.44毫米,采用立体剪裁与四孔螺结编缀技术。
2001年专家们对这件金缕玉衣进行了修复,直径175厘米,金丝总重1576克!非常华丽,专门给帝王和诸侯死后所穿,他们认为能保护尸体不腐,助其来世再生。
![]()
修复后的玉衣
盗墓贼之所以只敢抽金丝,不是玉不值钱,恰恰相反,是古代的玉太珍贵了,反而不敢拿。
像这种级别的玉器,通常是皇族贵胄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根本无权拥有和使用。
几千块玉片本来就又重又沉,盗墓贼要是将其拖到黑市上,等于自报家门。古代盗墓本就是重罪,抓到是要杀头的,他们自然要讲究个“效率”。
金丝就不同了,黄金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熔炼后随便改个形状,到市场上就能快速脱手,官府也追查不到来源。
![]()
徐博拥有三种材质的玉衣
还有一点,金缕玉衣终究是死人穿过的丧葬用品,古人对这类还有着天然的忌讳。
胆大包天的盗墓贼,也难免心存芥蒂。这种心理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取走相对“干净”的金丝,而将玉片弃之不顾。
目前中国发现差不多20件金缕玉衣了,像河北满城汉墓的刘胜,及其王后窦绾的玉衣,因为没被盗才幸运的完整保存下来。
但完整的总共也就9件,其他的基本都是被“取金弃玉”!次一级的银缕、铜缕玉衣,也有些被破坏,但反而比金缕更容易完整保存,毕竟“抽丝”也得考虑时间上值不值。
除了徐州那件,河北定县出土的一件玉衣,用了2567克金丝,有被火烧的痕迹,这也佐证了历史记载。
![]()
在美国拍卖的金缕玉衣
玉器在官方层面被赋予了太多礼制和身份的象征,反而限制了它在古代民间的流通。
有意思的是,2024年9月份的美国金洲拍卖,以11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一件金缕玉衣。号称是古代出土,后来流入国外被某夫妇收藏。
但大部分藏友都质疑是假的,谁有这么大能耐把整件都弄到国外?况且盗墓贼抽金丝也是“传统”,所以也有人说可能只有部分玉片是真的,这大概率是一件“拼凑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