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那片布满弹痕的废墟沐浴在晨光中,墙面上深浅不一的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26年前的硝烟与伤痛。
这片废墟见证过中塞两国在强权阴影下的守望相助,也承载着塞尔维亚民族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可谁能想到,塞尔维亚竟执意拆除这栋承载共同记忆的建筑,只为给特朗普女婿建酒店?
中国的掏心掏肺终究没能留住共同的历史印记,这场看似简单的地产交易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算计?
![]()
跨越山海的守望
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谊,早已不是停留在外交辞令上的客套,而是扎根于务实合作、危难相扶的实际行动中。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企业的身影遍布塞尔维亚。
被当地民众亲切称为“友谊桥”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横跨多瑙河,将原本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0分钟,极大便利了民众生活。
![]()
作为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桥,它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中塞友谊的象征。
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是为塞尔维亚注入强劲动力。
2016年,中国河钢集团收购濒临破产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引入20多项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
不到半年就让钢厂扭亏为盈,5000多名面临失业的员工重返岗位,2018年该钢厂已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
![]()
2023年,中国成为塞尔维亚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
危难时刻的援手更显情谊珍贵,2020年疫情肆虐时,塞尔维亚医疗物资短缺、疫情失控。
中国第一时间跨越山海送去口罩、呼吸机等急需物资,还派出医疗专家组赴塞协助抗疫。
![]()
武契奇总统含泪亲吻中国国旗的画面至今让人动容。
中国对塞尔维亚的支持,早已超越单纯的利益合作,深深扎根于两国共同经历的历史伤痛与相互扶持的情感共鸣中。
而这份共鸣,最具象的载体,便是前南斯拉夫人民军大楼那片矗立了26年的废墟。
![]()
伤痕与图腾
这栋由塞尔维亚著名建筑师尼古拉·多布洛维奇设计的建筑,始建于1957年,是20世纪中期南斯拉夫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之作。
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主义联邦国家的工业实力与军政气象,更成为贝尔格莱德城市天际线中极具辨识度的一部分。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持续空袭。
![]()
这场代号为“盟军行动”的军事打击,造成至少2500名平民死亡,数千人受伤,近百万人流离失所。
大量医院、学校、工厂等基础设施被炸毁,国家经济濒临崩溃。
作为南联盟的军事指挥中枢,前南斯拉夫人民军大楼成为北约的重点打击目标。
多枚导弹精准击中建筑主体,导致墙体撕裂、钢筋外露,原本宏伟的大楼沦为一片断壁残垣。
![]()
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人民没有选择修复或拆除这片废墟,而是将其完整保留下来。
墙上深浅不一的弹痕、倾斜断裂的墙体成为“永不关闭的战争纪念馆”,无声诉说着强权之下的民族屈辱。
对塞尔维亚人而言,这栋废墟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
26年来,它矗立在城市最繁华的街区,像一道刻意袒露的伤口,时刻警示着人们和平的珍贵与强权的危险。
![]()
每逢北约轰炸纪念日,都会有民众自发聚集在废墟前,献上鲜花、默哀祈福,用这种方式传承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遇难者的缅怀。
它是民族抵抗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是提醒后人铭记侵略、坚守主权的精神图腾,更是一个国家在苦难中不屈意志的象征。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北约轰炸26周年悼念活动中表示,“无论我们失去了什么,他们并没有击败我们”。
![]()
这栋建筑对中国也有着特殊的情感价值,1999年的北约轰炸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同样遭到导弹袭击。
三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数十人受伤,馆舍严重损毁。
两栋建筑在同一场非法轰炸中承受创伤,共同见证了那段“强权即公理”的黑暗岁月,也让中塞两国人民在苦难中结下了深厚的“患难情谊”。
这栋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情感的建筑,本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却在现实的利益博弈中,被推上了拆除的风口浪尖。
![]()
利益交换的棋局
长期以来,塞尔维亚在国际格局中处境尴尬,科索沃问题悬而未决,始终面临外部势力干涉。
2025年9月科索沃北部爆发的民族冲突,更是让局势一度濒临战争边缘。
尽管塞尔维亚经济在对华合作中稳步增长,但欧盟的门槛依然难以跨越。
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对塞尔维亚的外交施压与经济限制进一步收紧,甚至威胁要制裁塞尔维亚最大的石油进口和炼化企业。
![]()
而该企业承担着塞尔维亚绝大部分原油进口和炼化业务,一旦制裁实施,国家经济将遭受重创。
在这样的背景下,塞尔维亚政府将目光投向了特朗普家族的资本,希望通过合作项目递上“政治投名状”。
项目的投资方并非普通企业,而是特朗普女婿贾里德·库什纳旗下的“亲和全球发展公司”。
库什纳不仅是特朗普的亲属,更是其总统任期内的高级顾问,曾深度参与中东和平谈判与对华政策设计。
![]()
早在担任公职期间,他就曾公开提议让美国投资者开发这片废墟地块。
如今,昔日的政策制定者转变为项目直接受益者,这种特殊的身份关联,让这笔交易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塞尔维亚执政党议员在议会辩论中毫不避讳地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赢得特朗普政府的好感,为国家争取外交喘息空间。
塞尔维亚政府宣称,这个总投资达5亿美元的豪华酒店及公寓综合体项目,将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盘活长期闲置的城市核心地块。
![]()
项目还获得了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的支持,计划建设豪华酒店、1500套住宅、商店及办公空间。
在这样的承诺面前,部分渴望发展的民众也产生了动摇,尤其是厌倦了“受害者”标签的年轻一代,希望通过引入外资改善生活质量。
2025年11月,塞尔维亚议会以130票赞成、40票反对的悬殊票数,通过了专门为该项目量身定制的特别法案。
法案将其认定为“国家重要计划”,从而绕开了城市规划审批、文物保护审查和公众咨询等正常程序。
![]()
结语
前南斯拉夫人民军大楼的命运,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存废之争,它折射出的,是塞尔维亚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抉择。
拆除废墟,或许能换来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外交喘息,但失去的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民众的信任以及与中国的情感联结。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没有记忆的民族就没有未来。
希望塞尔维亚政府能倾听民众的呼声,重新审视这一决定,毕竟,一个懂得铭记历史的民族,才能真正走向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