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车企员工购车“被自愿”:KPI绑架还是变相裁员?

0
分享至



新能源观(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创

全文2879字,阅读时间7分钟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双重考验。

一方面,价格战的持续胶着,车型降价、权益升级的竞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强制员工购车”的争议频频出圈,从新势力到传统车企,相关话题多次引发行业热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承受压力的不仅是车企,更有身处一线的普通员工。

一个月前选择从某新势力品牌离职转投小米汽车的小林(化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令人意外的是,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并非薪资待遇,而是不堪前公司“员工内购福利”的变相施压。

“表面上是福利,实则是硬指标。”小林坦言,“不买车就面临绩效扣分、晋升受限,甚至被团队边缘化。”

在经历了数月的内心挣扎后,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小林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年初,温州某乐道门店员工爆料被店总强制要求购车,并得到“半年后公司回收”的口头承诺;5月,深蓝汽车以“购车可离职休假再返岗”为噱头引导员工内购......

曾经的员工专属福利,为何会变成“被自愿”的强制性任务?这背后是车企销量 KPI 的层层绑架,还是暗藏优化人力成本的变相裁员考量?

1.从福利到争议,车企员工购车政策变味了?

事实上,员工内部购车最开始是作为汽车行业福利出现的,核心是让员工以优惠价格享受自家产品,同时通过员工的真实使用体验,形成口碑传播。

王先生从事汽车销售工作已有近十五年,见证了汽车行业的变迁。据他回忆,早年间的员工内购是纯粹的福利,完全遵循自愿原则。“2018年,我在一汽丰田4S店工作时,曾以员工价内购了一辆家用轿车,比市场价便宜了4万元左右。”

“那时公司没有任何强制要求,反而因为价格实在,车辆耐用抗造,很多同事都主动购买。”王先生表示,早期的内购政策是有明确限制的,仅限本人购买、半年内不得过户,优惠力度合理且不附加强制条件,这种制度既保障了员工的权益,又避免了市场价格的混乱。

但,如今的员工购车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今年年初,多媒体平台爆料,乐道汽车强制要求员工购买旗下的乐道L60车型,帮助公司完成销量考核。如果不购买,将被迫离职。



图/乐道强制员工购买L60事件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彼时,不少乐道销售在社交平台发文抱怨道,“入职时HR说有内购福利,我还挺期待,没想到没多久就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门店销售必须在30天内购入L60,要么自己买,要么找亲友代购,完不成的要么调去偏远门店,要么自动离职,我现在已经在投简历面试其他品牌了。”

“我说经济负担重买不起,店总称可以零首付,且承诺半年之后会回收,但却不肯给我任何合同协议,这不就是相当于让我们拿12.4万元赌一个口头约定,万一后续公司不认账,钱和工作都没了。”

针对此事件,乐道副总裁夏庆华也作出回应,经了解,涉事的是温州地区的一位店长,他已亲自致电并严厉批评了对方。



图/乐道副总裁回应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类似的压力也出现在深蓝汽车销售身上。在某深蓝门店工作的销售李女士对于强制员工内购也深有感触。“公司说是购买G318无忧穿越版可以申请离职出去玩个两三个月,但这根本不是鼓励,也不是福利,分明是变相裁员,走的时候还得割我们一刀。”



图/深蓝汽车三周年活动现场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车企将员工购车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某新势力品牌销售透露,公司通过“忠诚度积分”体系,将员工购车、推荐亲友购车等行为量化为绩效分数,直接影响晋升与评优。

2.车企视角:多重压力下的选择

企业内购,本是汽车行业常见的员工福利,为何却逐渐变了味呢?

深入分析其背后,或许与行业竞争加剧下的生存压力脱不了关系。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承压,多家车企面临销量与利润的双重挑战。

以乐道汽车为例,首款车型L60上市初期凭借换电技术和价格优势收获不少关注,但2025 年1月交付量骤降至 5912 辆,今年上半年平均月销量仅维持在5310辆左右,与月销过万存在明显差距。



图/乐道L60近半年销售趋势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毫无疑问,在终端零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内部购车就成了快速提振销量、改善业绩数据的“捷径”——短期内能起到消化库存、拉动销量的效果。

持续亏损则是另一重要原因。目前除了理想、赛力斯实现年盈利,零跑即将达成外,其他新势力品牌均未扭亏为盈。

2024年,蔚来全年净亏损224.02亿元,小鹏全年净亏损57.9亿元,零跑全年净亏损15.72亿元。

有一点需要明晰,对于尚未实现稳定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而言,每个季度的交付数据都直接影响着投资者信心与市场估值。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市场更关注销量同比增速、市占率等硬性指标,这促使部分车企更注重短期销量表现。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50%,市场从增量竞争全面转向存量竞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造车新势力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市场份额显得尤为重要。



图/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此外,部分车企对“员工体验产品”的理解存在偏差,将“使用自家产品”与“完成销售任务”强行绑定。

乐道官方称,推动员工购车是为了让一线员工更深入了解产品,在与用户交流时提供真实体验分享,尤其是针对驾驶竞品车型的新员工。

这一逻辑本身合理,但当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强制暗示,就偏离了初衷。员工对产品的认可应源于产品本身的实力,而非职场压力的胁迫,强制购车不仅无法让员工真正认同产品,反而会引发抵触情绪,违背了“员工体验产品”的核心目的。

3.信任危机的连锁反应:短期红利难敌长期损耗

员工内购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销量,从而为车企带来短期收益,但这种“饮鸠止渴”式的操作,也为车企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郭女士原本打算购买某新势力品牌的车,但在得知这个品牌强制员工购车后,最终转而选择了其他品牌。“连自己的员工都需要被强制才愿意购买,我们消费者凭什么相信这个产品的竞争力?”

同郭女士看法相同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数十位近期有购车打算的消费者中近一半表示,在了解到车企强制员工购车的情况后,会重新考虑购买决策。

对于一线销售人员而言,强制购车给其带来的远不止经济压力。“每月要还几千块的贷款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在给客户介绍车辆时,总觉得不够理直气壮。我自己都是被迫买的,怎么说服客户这是明智的选择?”

“强制买了公司车后,明显感觉自己对工作没热情了,上个班钱没挣到多少还给自己背了债,总觉得公司没把我们当成共同奋斗的伙伴看。”

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印证了这一点。

多位到店顾客反映,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令人失望。“进店十分钟都没有销售主动接待”“问起车辆亮点,销售只会机械地复述配置表”“提到试驾体验,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车辆的实际表现”。



图/某车主去4S店销售服务态度冷淡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这些细节的缺失,正在悄然消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面对这一困境,部分车企已经开始调整员工购车战略。比如蔚来明确规定“自愿参与原则”。北京一蔚来门店销售经理表示,调整后员工购车率虽有所下降,但团队稳定性提高了,员工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车企也应回归经营本质——聚焦产品本身竞争力的提升。毕竟,当一款车的品质、技术都足够硬核时,员工自然会主动购买。而这种源于真心的认可,也会随之转化为最有说服力的口碑传播。



图/蔚来内部群沟通统一价值观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行业竞争的终局,从来不是谁能靠短期手段赢得一时销量,而是谁能靠员工与消费者的双重信任实现长期增长。在新能源汽车的决胜赛道上,唯有尊重员工权益、重视消费者体验,以信任为根基,以产品为核心的车企,才能在存量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传奇归来!退役AV女优高桥圣子再现日本杂志

传奇归来!退役AV女优高桥圣子再现日本杂志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2 15:55:58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曾主任的运动照被扒出!笑容灿烂很有韵味,网友:挺阳光的人

鋭娱之乐
2025-11-13 00:45:03
打脸墨菲!赵心童克服疲惫进四强引亨德利盛赞,半决赛魔咒或终结

打脸墨菲!赵心童克服疲惫进四强引亨德利盛赞,半决赛魔咒或终结

夜深聊球
2025-11-12 22:43:06
价格大跌:50元/斤!杭州正大量上市!商户:还会更便宜

价格大跌:50元/斤!杭州正大量上市!商户:还会更便宜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43:13
广东队史全运第一人!36岁队魂周鹏6届夺3冠 基本无望再战一届

广东队史全运第一人!36岁队魂周鹏6届夺3冠 基本无望再战一届

醉卧浮生
2025-11-12 21:27:08
125万债务,压垮50亿帝国!比肩SHEIN的铺货之王,栽在自己人手里

125万债务,压垮50亿帝国!比肩SHEIN的铺货之王,栽在自己人手里

财经八卦
2025-11-11 23:22:03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知情人透原因,正脸被扒黑皮胖脸,已全网社死

鋭娱之乐
2025-11-10 20:55:45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云鹏叙事
2025-11-12 10:54:43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走投无路,邓小平得知下令:予以照顾

孙中山小女儿孙婉晚年在澳门走投无路,邓小平得知下令:予以照顾

红色先驱
2025-11-11 18:27:12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陈伟霆机场接妈妈,何穗穿情侣装首晒照迎婆婆

日不西沉
2025-11-12 05:45:28
上海市委决定:董依雯履新

上海市委决定:董依雯履新

鲁中晨报
2025-11-12 18:19:02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0:46:54
外星科技实锤?星际访客3iATLAS疯狂喷射,真相就在12月19日

外星科技实锤?星际访客3iATLAS疯狂喷射,真相就在12月19日

Science科学说
2025-11-12 08:05:03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仅剩2000多万人?比乌克兰投降更可怕的事情是,再打可能亡国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07:05:03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梦
2025-11-12 22:41:06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老破小”正在成为租金下跌的“重灾区”

蓝鲸新闻
2025-11-12 09:48:07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雷军挖来前DeepSeek大将!大模型团队40人合影曝光,疑进军具身智能

智东西
2025-11-12 15:45:12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狗咬人引发血案!男子被狗咬伤后摔死狗,狗主人带亲属上门打砸遭反杀,双方各执一词,案件一审将开庭

大风新闻
2025-11-12 21:27:09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迪拜富人来中国旅游,回国一天后坦言:阿联酋跟中国差距天差地别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11 06:16:51
2025-11-13 01:28:49
新能源前瞻 incentive-icons
新能源前瞻
新能源,新可能,铸就新能源行业的传播影响力!
303文章数 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头条要闻

涉赌诈头目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 涉案资金超2.7万亿元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亲子要闻

男孩总是躁怒崩溃,送去医院就诊,被确诊的却是孩子父母

旅游要闻

签约金额超10亿元 空港文旅区推介会在成都双流举办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