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1月2日发表题为《“欧洲底特律”斯洛伐克正失去汽车产业声誉》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在旧大陆的中心,有一个拥有540万人口的国家,多年来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标杆。它就是斯洛伐克,也被称为“欧洲的底特律”,其汽车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同时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和总就业人数的一成。
这个小国成功吸引了大众、斯泰兰蒂斯、捷豹路虎等重要制造商。起亚今年8月确认将在斯洛伐克投产EV4车型,这是其在欧洲生产的首款纯电动汽车。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入驻,沃尔沃汽车也即将在该国东部的科希策附近开设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按产量计算,斯洛伐克是欧洲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同时跻身全球前20名。这个小国每年生产近100万辆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而其国内需求却远低于意大利。毫无疑问,该国非常重视汽车行业,通过向制造商提供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维持该行业创造的8万多个直接就业岗位以及众多间接就业岗位。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初布拉迪斯拉发汽车厂成立以来,斯洛伐克这个长期占据全球人均汽车产量第一的行业,正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严重拖累。
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目前,斯洛伐克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4%,而这一出口额中约80%来自汽车产品。
布拉迪斯拉发一家研究中心的经济与商业项目主任苏珊娜·佩拉科娃表示:“与向电动汽车转型等其他问题相比,最直接的风险是关税,这是一个重大挑战。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美欧贸易联盟已经稳定,关税已降至15%,这无疑比最初的提议要好,但仍然是一个挑战。”
另一个因素来自政府。为了遏制预算赤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以整顿陷入困境的公共财政,斯洛伐克总理罗贝尔特·菲佐提高了企业税,并对银行和金融交易征收新税。然而,这些措施受到了该国汽车行业的批评。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36%在斯洛伐克有资产的欧洲企业不会再在该国投资,而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9%。例如,大众汽车最近选择葡萄牙而非斯洛伐克生产其新电动汽车ID.1,斯泰兰蒂斯集团则决定将一款新电动汽车的生产基地设在西班牙而非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汽车工业协会主席亚历山大·毛图谢克表示:“如果没有新车型投产,汽车产量将逐渐下降。”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斯洛伐克敬而远之,因为该国正变得成本过高且前景不明朗。
毛图谢克表示:“斯洛伐克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他提到了生产成本的上升、菲佐与欧盟西方伙伴关系的疏远,以及其偏向莫斯科的更具对抗性的外交政策。他补充道:“地缘政治也在产生影响。”(编译/韩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