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杨涛)11月10日至11日,以"素养导向的中小学项目式学习高品质实施"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学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分会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国十余省市教育工作者,通过专题报告、案例分享与工作坊研讨,共探智能时代项目式学习的创新实践。
![]()
![]()
11月10日,活动聚焦理论建构与实践智慧。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校长张海兰系统分享了项目式学习丰盈耕读少年成长的实践路径;北京师范大学董艳教授阐释智能时代项目式学习新机制。另外,来自杭州、上海、深圳教育专家分别就课程体系构建与AI赋能模式分享经验。
![]()
教学展示环节,来自西安经开第三小学与成都霍森斯小学的五位教师围绕“传承家乡民间故事”“小小学校设计师”“为山地果园设计制作索道”等核心任务,展现了五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优质课例。陕西师范大学张文兰教授高度评价这些实践导向的探索成果。
![]()
11月11日,活动以聚焦“技术赋能”主题深化研讨。西安市教科院解慧明院长带来案例分享。她以西安经开第三小学为范本,向现场教师详解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及学校整体提质带来的显著变革,并提出展望:未来课堂需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构建“教师+小先生+AI智能”三位一体的“三师课堂”,以“知、行、创”三阶段贯穿教学全程,将核心素养培养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实践。
![]()
成都师范学院周鑫燚院长深度解析《AI双师重构课堂的教学新生态》,七省市教师代表与西安经开第三小学三名教师同台分享区域实践案例,北京教育学院胡佳怡副教授全程提供专业指导与点评。
![]()
“AI赋能项目化学习”工作坊围绕“搭建项目化学习专属智能体”主题,开展深度研讨与实操训练,助力教师掌握过程性评价与跨学科课程重构的关键技能。
![]()
![]()
本次活动通过理念阐释、案例共享、实战模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课程创新与教学变革提供了重要启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