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时代的渔阳里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

0
分享至

人民网上海11月12日电 11月8日,由上海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渔阳里论坛暨“新时代的渔阳里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团校召开。

研讨会上,团市委副书记,市团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江致辞时指出:“深入挖掘渔阳里等红色资源的历史脉络与思想内涵,不仅是对革命传统的赓续,更是阐释党的青年工作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必然要求,对于新时代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筑牢青年理想信念之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大的当代价值。”


学术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第七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徐建刚做了题为《深化建党历程的思想史研究》的发言。第七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导忻平做了题为《党史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主旨报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张云,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兼青运史专委会主任胡献忠先后进行了学术分享。

交流发言环节中,专家学者与工作者围绕“渔阳里研究深化与红色文化传播”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广泛共识。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研究专委会主任、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李瑊回顾了渔阳里研究会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提出研究建议。在传播创新层面,多位嘉宾分享实践智慧。陈云纪念馆原馆长陈麟辉提出构建 “多元研究、创新宣传、强化设施”的开放协同生态;华东师范大学俞秀松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敏指出渔阳里作为中共创建“奠基之地”的独特价值,建议以“小切口”扩大传播影响力;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尤玮强调红色故事与青年工作的深度融合;上海市档案局(馆)原副局(馆)长郑泽青结合中央档案馆的建设状况,呼吁研究者在档案日趋开放的情况下,善用档案资源,开展务实研究;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鸿召提出“打通革命叙事与现代化叙事”,建构渔阳里研究的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路径;虹口区文旅局局长童科、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雪琛则分享了实践案例:中共四大纪念馆探索出红色文化传播“同好、共情、传承”的三阶段模式,“虹口模式”以“年轻”的视角,为文化的传播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相关的实践经验可为渔阳里的宣传提供文旅融合的借鉴。

“上海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初创时期的重要活动场域,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阐释,我们肩负着记录历史、挖掘精神、启迪未来的使命。”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会长华莉莉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4846文章数 2007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