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姑姑,您这是什么意思?”
小雅把那张五万块的银行卡重重地拍在桌上,眼眶通红。
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尽量保持平静:“你在我家住了十年,这是我的心意。”
“心意?”她冷笑一声,“您拿到三百万拆迁款,就给我五万打发?您是把我当乞丐吗!”
话音刚落,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我看着这个从小养到大的侄女,突然觉得无比陌生。
![]()
十年前,弟弟和弟媳出车祸那天,我正在菜市场买菜。
手机响起的时候,我还在和卖鱼的老板讨价还价。接通电话,对方说是交警队的,让我立刻赶到医院。那一刻,我手里的菜篮子掉在地上,鲫鱼散落一地。
赶到医院时,弟弟和弟媳已经躺在太平间里。冰冷的白布盖住了他们年轻的面孔。我跪在地上哭到喘不过气,护士扶着我说:“您要坚强,孩子还需要您。”
对,孩子。十岁的小雅当时在学校上课,还不知道这个噩耗。
我丈夫老李赶来后,两个人商量了很久。我们当时住在老城区的平房里,七十多平米的两居室,挤挤巴巴地住着我们夫妻俩和刚上初中的儿子李明。
“要不,把小雅接过来住?”我试探着问老李。
老李沉默了很久,最后点点头:“都是一家人,不能让孩子没人管。”
就这样,小雅带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住进了我家。那天晚上,她躲在被窝里哭了一整夜。我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心里也在流泪。
为了安置小雅,我和老李把主卧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了客厅。我们用屏风隔出一小块地方,摆上一张折叠床,这就是我们夫妻俩以后的卧室了。
李明本来一个人住一间房,现在要和小雅共用。十五岁的男孩正是需要隐私的年纪,却要和堂妹挤在一起。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不舒服。
那段时间,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小雅正在长身体,饭量大得惊人。老李在建筑工地打工,我在一家制衣厂做缝纫工,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勉强够一家四口的开销。
弟弟留下的那点积蓄,全用来办丧事了。车祸赔偿款倒是有二十万,但我全都存起来,想着等小雅长大了给她当嫁妆或者创业资金。
小雅刚来的时候很乖,每天放学回来就写作业,吃饭也不挑食。我给她买了新衣服新鞋子,她高兴得在房间里转圈圈。
“姑姑对我真好。”她抱着我的胳膊说,眼睛亮晶晶的。
那时候我觉得,这孩子命苦,失去了父母,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两年过去了。李明考上了重点高中,小雅也升入初中。家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衣服鞋子换得特别快。
老李的工资涨了一些,但还是不够花。我开始接一些私活,晚上在家踩缝纫机赚点外快。经常忙到深夜,手指被针扎出血也顾不上。
李明很懂事,从来不乱花钱。他的校服袖口磨破了,自己用针线缝补。看着儿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上学,我心里难受得不行。
有一天,我给小雅买了一双新运动鞋,花了三百多块。晚上李明看到了,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我追过去,看见他正在用胶水粘自己开胶的旧鞋。
“妈,我这鞋还能穿。”他看着我,努力挤出笑容。
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是不是对儿子太不公平了?
但想想小雅失去了父母,我又觉得应该对她好一点。她本来就可怜,如果我这个姑姑再不疼她,她该有多孤单?
我咬咬牙,又给李明也买了一双新鞋。那个月,我们家几乎没剩下什么钱。
小雅上初二的时候,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她迷上了名牌,看到同学穿好衣服就眼红。有一次,她拉着我去商场,指着一件一千多块的外套说想要。
“小雅,这太贵了,咱买那边的,一样好看。”我拉着她往平价区走。
“姑姑,我同学都穿这个牌子,就我穿得最差。”她甩开我的手,眼圈红了。
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心软了。咬咬牙,刷了卡。那件外套花掉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回家的路上,小雅高兴地搂着我的胳膊。 我看着她灿烂的笑容,觉得这钱花得值。 孩子嘛,总是希望在同学面前有面子。
老李知道后,沉着脸好几天没理我。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背对着我说:“你把她宠坏了。”
“她没了爹妈,我多疼她点怎么了?”我辩解道。
“李明呢?他也是你儿子。 ”老李的声音很低,带着无奈。
我没有说话。其实我心里明白,这些年确实对李明有些忽视。但小雅实在太可怜了,我总想弥补她失去父母的伤痛。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给李明煎了两个荷包蛋。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默默吃完就去上学了。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我们住的这片老城区要拆迁了。
消息传开的那天,整个片区都沸腾了。 邻居们聚在一起讨论拆迁政策,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兴奋的笑容。
“听说按人头算,每个人能分不少钱呢!”
“这下好了,终于能住上新房子了!”
我和老李也很激动。我们这套房子虽然小,但好歹是自己的产权房。如果真能拆迁,确实能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晚上,一家四口坐在饭桌前商量这件事。
“爸妈,拆迁款能有多少?”李明问道。
“具体还不知道,要等政策下来。”老李说。
小雅突然插话:“姑姑,我算不算家里人?我能分到钱吗?”
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下。 说实话,我之前没想过这个。 小雅的户口还在弟弟的老家,并没有迁到我们家。
“小雅,你当然是家里人。”我握着她的手说,“这些年姑姑待你怎么样,你心里有数。”
“那拆迁款......”她的眼神闪烁着。
“等拆迁款下来再说吧。”老李打断了她,“现在说这些还早。”
那顿饭吃得有些沉闷。我注意到小雅一直心不在焉,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不知道在想什么。
拆迁政策很快就出来了。按照规定,房屋面积加上户口人数综合计算补偿款。我们家七十平米,户口本上有我、老李和李明三个人。
工作人员来测量登记的时候,小雅正好在家。她站在旁边,睁大眼睛看着工作人员在表格上写写画画。
“您家三口人是吧?”工作人员确认道。
“对,三口人。”老李点点头。
![]()
小雅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但我看到她攥紧了拳头,指关节都发白了。
初步估算下来,我们家能拿到将近三百万的拆迁款,外加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安置房。这个数字让我和老李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三百万!我们打工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以后不用再住破旧的平房,不用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
邻居们陆续开始搬家。我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到过渡房去住。拆迁款要等房子拆完才能拿到,大概还需要半年时间。
就在这时,小雅提出了一个要求。
“姑姑,我能跟你们一起搬到过渡房吗?”她眼巴巴地看着我。
“这还用问?你当然跟我们一起。”我摸摸她的头。
“那拆迁款下来,我能分一份吗?”她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老李的脸色也变了。
“小雅,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姑姑,我在这个家住了快八年了。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的户口虽然不在这里,但这就是我的家啊。 拆迁款难道不应该有我一份吗?”
老李沉着脸说:“小雅,这房子是你姑姑和我的,拆迁款自然是我们的。你在我们家住,我们从来没收过你一分钱,这些年吃穿用度都是我们管。你爸妈留下的那二十万,你姑姑也原封不动地给你存着。”
“可是我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小雅的声音提高了,“别人家拆迁,家里的人都有份,凭什么我没有?”
“因为这不是你家的房子!”李明突然站起来,“这是我爸妈的房子!你来我们家这么多年,我都没说什么,现在还想分拆迁款?”
“李明!”我呵斥儿子,“怎么跟妹妹说话的?”
“妈,您偏心偏到什么时候?”李明的眼睛红了,“这些年为了她,您对我怎么样您自己心里没数吗?她要什么您就给什么,我要点什么您就说贵。现在连拆迁款她都想分一份,您还护着她?”
这是李明第一次当面说这些话。我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小雅哭着跑回了房间,重重地摔上了门。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老李背对着我,也不知道睡着了没有。
“老李,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我小声问。
老李沉默了很久,才说:“小雅确实可怜,但李明也是咱儿子。这些年你对小雅太好了,李明心里不平衡。”
“那拆迁款的事......”
“按理说,她没有份。”老李很坚决,“房子是咱们的,她户口也不在这里。不过念在她这些年住在咱家的份上,可以给她一笔钱,当是感谢她陪伴咱们这么多年。”
我觉得老李说得有道理。第二天一早,我去敲小雅的房门。
“小雅,姑姑跟你说件事。”我推开门,看到她眼睛红肿,显然哭了一夜。
“拆迁款确实不能给你分,因为房子不是你的。 ”我坐在她床边,“但姑姑不会亏待你。 等钱下来,姑姑给你一笔钱,你自己存着,以后上大学、工作都能用。 ”
“多少?”她抬起头问。
“到时候再说吧。 ”我拍拍她的肩膀,“姑姑不会让你吃亏的。 ”
小雅点点头,但我看到她眼里闪过一丝不满。
搬到过渡房后,生活暂时安定下来。过渡房是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八十平米,三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宽敞多了。
李明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整个人都开朗了不少。小雅也有了独立的房间,她把门上了锁,不让任何人进去。
那段时间,小雅变得有些阴沉。她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很少出来。我问她怎么了,她总说没事。
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她在房间里打电话。
“对,快三百万......我姑姑说会给我一笔钱......多少还不知道......我觉得怎么也得一半吧,我在这住了这么多年......”
我站在门外,心里突然有些发凉。一半?那可是一百五十万!
晚上,我把这事告诉了老李。
“她想得倒美。”老李冷笑一声,“一百五十万?当我们是开银行的?”
“那你说给她多少合适?”我问。
“最多十万。”老李说得很干脆,“这已经很多了。她爸妈留下的二十万,加上这十万,一共三十万,够她用了。”
我觉得十万有点少,毕竟小雅在我们家住了这么多年。但想想这些年的花费,吃的用的穿的,我们确实没少在她身上花钱。
“要不给二十万?”我试探着说。
“你自己决定吧。 ”老李翻了个身,“反正我的底线是二十万。 再多,没有。 ”
我躺在床上,思来想去。 给多了,对不起老李和李明;给少了,又怕小雅寒心。 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
时间一天天过去,老城区的房子终于拆完了。 拆迁办通知我们去办理拆迁款领取手续。
那天,我和老李一起去了拆迁办。 工作人员核对了各种资料,最后递给我们一份协议书。
“签字就可以打款了。 ”工作人员说,“总共三百零二万,扣除过渡费和杂费,实际到账二百九十八万。 ”
我的手有些发抖。 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一笔钱。
签完字,工作人员说三个工作日内会打到账户上。 我和老李走出拆迁办,两个人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终于熬出头了。 ”老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是啊。”我也很感慨,“李明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有了这笔钱,他就不用担心学费了。”
“还要给小雅一笔钱。”老李提醒我。
“我知道。”我点点头,“回去就跟她说。”
![]()
回到过渡房,小雅已经放学回来了。她看到我们,立刻从沙发上站起来。
“姑姑,办好了吗?”她急切地问。
“办好了,三天后钱就到账。”我说。
“那我的呢?”她直接问。
我深吸一口气,说:“小雅,姑姑想了很久。这些年你在我们家,我们从来没把你当外人。吃的穿的用的,我们都尽力给你最好的。你爸妈留下的二十万,我一分没动,都给你存着。”
小雅紧张地看着我,等我说下去。
“拆迁款你确实没有份,因为房子不是你的,户口也不在这里。”我继续说,“但念在你这些年住在我们家的份上,我和你姑父商量了,决定给你一笔钱。”
“多少?”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五万。”我说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数字。
原本我想给十万的,但老李坚持说太多了。我们争执了很久,最后折中在五万。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加上她爸妈留下的二十万,一共二十五万,对一个还在上学的孩子来说,已经很多了。
“五万?”小雅的声音突然提高了,“您说五万?”
“对,五万。”我点点头,“加上你爸妈留下的二十万,一共二十五万,够你上大学,将来找工作也能用上。”
“您在开玩笑吗?”小雅的脸涨得通红,“您拿了三百万,就给我五万?”
“小雅,你要理解,这房子......”
“我理解什么?”她打断我,“我在这个家住了十年!整整十年!您知道这十年我是怎么过的吗?我没有爸妈,在这个家像个外人!李明有什么我都没有!我穿的永远是便宜货,吃饭我都不敢多吃一碗!”
“小雅,你这话就不对了。”老李也有些生气了,“你姑姑对你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没数?你要什么她给你买什么,李明倒是从来没享受过这待遇。”
“那是因为我可怜!因为我没有爸妈!”小雅哭了起来,“可是这不代表我就要感激你们一辈子!我在这住了十年,十年的吃住你们算算值多少钱?五万?您这是在打发乞丐吗?”
“打发乞丐”这四个字,像刀子一样扎进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