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迎来成立76周年的纪念日,在空军发布的庆生宣传片中,一款飞翼隐身无人机公开亮相,这意味着攻击-11隐身无人机已经正式服役。
![]()
官宣背后有啥门道?为啥说它是“世界第一”?
攻击-11服役真不是“新玩具亮相”那么简单,这里面藏着实实在在的技术硬实力,还有跟其他国家的时间差优势。
![]()
早在2019年国庆阅兵,攻击-11就以“利剑”改进版的身份露过脸,那时候还有人不服气,说它是“抄美国X-47B的”,可现在再看,美国的X-47B早就歇菜进了博物馆,攻击-11却已经穿着迷彩服正式进部队了。
美军其实早就在这领域折腾了,上世纪90年代末就搞了个“联合无人作战空中系统”项目,波音的X-45、诺斯罗普的X-47B当时都挺风光,X-47B还在航母上试过起降。
可到2015年,这项目直接被砍了,理由是“花钱太多、不知道实战能用在哪”,最后就剩几架演示机摆着看。
![]()
现在美军手里能拿出手的隐身无人机,也就RQ-170“哨兵”,可那玩意儿只能偷偷摸摸搞侦察,连攻击能力都没有,跟攻击-11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更重要的是攻击-11的“成熟度”。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上,能看出它改了不少地方:机翼外侧的舵缝往里面挪了、排气口做了单独的隐身处理、机翼中间还有模块化的拼接缝,这些改动全是为了实战准备的。
对比一下,美国臭鼬工厂9月份才刚放出“维克蒂斯”无人僚机的概念图,还说“预计2026年首飞”,等它真能服役,攻击-11恐怕都已经能完整执行作战任务了。
![]()
这种“领先”不是吹出来的,有实打实的参数撑着。攻击-11机身长超过10米,翼展能到14米,最大起飞重量有10吨,作战半径能超1500公里,最远能飞4000公里,速度能到0.9马赫,比不少有人驾驶的战机还快。
机肚子里有两个内置弹舱,能装8枚精确制导炸弹,既能炸地面目标,也能挂空空导弹打对方战机,这才是真的“能打能防”。
再看美军现在常用的MQ-9“死神”无人机,别说隐身了,速度还不到0.5马赫,遇上防空导弹根本就是送人头的,跟攻击-11没法比。
高原部署藏啥信号?它的“实战能力”到底多强?
![]()
要是说官宣是“亮身份”,那攻击-11出现在西藏日喀则机场,就是实打实“秀肌肉”了。
卫星照片拍到,至少3架攻击-11已经在这个海拔3800米的高高原机场待着了,离中印边境也就几百公里,这可不是随便摆着看的,是实打实往实战方向部署。
高高原机场可不是啥装备都能待的。这儿空气特别稀薄,大气密度比平原低了快一半,无人机起飞需要的升力不够,带的弹药和能飞的时间都会受影响;冬天温度能降到零下几十度,机载设备容易结冰失灵;再加上这儿风特别乱、GPS信号还容易被挡,对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是极大的考验。
之前彩虹-5、无侦-7在这儿部署过,攒了不少数据,现在攻击-11作为隐身攻击型无人机能在这儿扎根,说明咱们在高原适应改造这一块,已经啃下了硬骨头。
这部署背后的战术价值更值得琢磨。印军在边境部署的苏-30MKI和阵风战机,它们的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会直接少一半以上,攻击-11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01平方米——差不多跟一只鸟一样大,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去,直接打对方后面的雷达站、导弹阵地。
更厉害的是,它能跟歼-20S双座战机配合:歼-20S当“空中指挥台”,在安全距离外指挥攻击-11去执行那些危险任务——说白了就是让无人机去扛风险,有人机躲后面。
![]()
这种“有人+无人”的协同模式,美军的XQ-58A“女武神”还在测试呢,咱们已经在边境实战部署了。
攻击-11的“智能大脑”也不是盖的。它装了AI自主决策系统,就算遇到强电子干扰,也能自己规划路线、锁定目标,不用一直靠地面指挥。
机头的EOTS-86光电瞄准系统,能在200公里外发现目标,就算不开雷达也能精准打击。
![]()
之前有模拟测试显示,4架攻击-11组成“小队”,3分钟内就能摧毁一个防空导弹连,而且自己这边零损失,这就是隐身加智能的威力。
不只是空战能用?它咋改写“打仗规则”?
攻击-11的意义早就超过“一款无人机”了,它正在撬动全球军事力量的格局,甚至改变未来打仗的玩法。
![]()
最明显的就是它能上舰的潜力——最近有消息说,攻击-11的原型机已经装上了尾钩,这可是舰载机的标志性装备,意味着它以后可能上福建舰和076两栖攻击舰。
这一步有多关键?美军折腾了十几年的“无人机航母”想法,咱们眼看就要先实现了。
076两栖攻击舰本身就带电磁弹射,跟攻击-11就是天生一对,是整套系统设计好的,不是像土耳其那样把陆地上的无人机随便改改就往舰上放。
![]()
等攻击-11真在076上部署了,中国海军就有了全球第一个“电磁弹射隐身无人机舰队”,作战半径能翻一倍,远海任务不用再让有人机去冒险了。
中美在无人机领域的思路差异也越来越明显。美国搞的“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想的是造一堆便宜无人机当“消耗品”,就是让它们去当炮灰,保护那些贵的有人机。
咱们走的是“精锐突击”路线,攻击-11是“高精度手术刀”,专门打对方的关键目标。
![]()
两种思路没有绝对的好坏,但咱们的优势是“落地快”——美军还在画图纸、做测试,咱们已经把装备部署到高原、放进航展,甚至卖到国外了。
对周边局势来说,攻击-11的服役更是“战略天平的砝码”。在台海方向,它能配合东风-17形成“不对称打击”,先穿防空网炸掉指挥中心;在南海,它能跟055驱逐舰联动,实现“海空一体”监控;在高原,它直接让印军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
有美媒算过一笔账,攻击-11的成本只有歼-20的五分之一,却能完成80%的高危任务,这种“性价比”能让任何对手头疼。
![]()
更长远来看,咱们中国正在从“技术追随者”变成“规则制定者”。以前全球无人机的标准都是美国定的,现在攻击-11用实战部署证明,隐身无人攻击机不是富国的“玩具”,而是军事强国的“必修课”。
从2013年“利剑”无人机首飞到2025年攻击-11正式服役,十二年磨一剑,咱们用这架无人机告诉世界:在未来空战的赛道上,咱们不再跟着别人跑,而是要自己定方向。
从空军节宣传片里那一眼惊艳,到高原机场的实战部署,再到以后可能上舰的潜力,攻击-11每一步都踩在了技术突破的点子上。
![]()
它能拿下“世界第一”,不是撞大运,是咱们军工体系一点点积累、最后厚积薄发的结果。
这架“隐形杀手”在天上飞的时候,划出来的不只是飞行轨迹,更是一个军事新时代的开头——往后打胜仗,隐身、智能、无人化肯定是关键,而咱们中国,已经先跑了一步。
光明网——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丨一组海报祝福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
中国军网——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短片《空天自有英雄气》发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