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生詹胡涛去世,年仅18岁,刚考上交通大学,前后仅2个月
痛心!为何厄运总找苦命人?
11月11日,安徽高考生詹胡涛的父亲,在网上发布了一则讣告。
他的儿子刚满18岁,刚拿到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人生才刚开始,却已离开了人世……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事情要从今年6月开始说起。
那时的詹胡涛和千千万万的高三学生一样,正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
![]()
他满心想着,考上大学后就能帮家里干活了,可谁知高考前几天,他突然发起了烧。
看着儿子烧得通红的脸,父母赶紧带他去了镇上的小诊所。
医生说可能是考前压力太大导致的感冒,开了些药,又给他挂了三天的吊瓶。
就这样,詹胡涛顶着高烧,强撑着走进了考场。
本以为考完试,退了烧,身体就没事了。谁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高考结束后的第十天,詹胡涛的高烧卷土重来,而且比之前更加凶猛。
冰袋、酒精擦拭、退烧药,能想到的办法都试了,可体温就是降不下来。
![]()
看着儿子烧得迷迷糊糊的样子,父母再也坐不住了,连夜把他送到了县医院。
然而验血报告,却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报告单上,密密麻麻的指标后面,跟着的几乎都是“异常”两个字。
医生皱着眉,直接告诉詹父,他们医院处理不了,要把詹胡涛转到省医院。
可省医院里,医生的表情更加凝重。
他们建议詹胡涛的父母,带着孩子去北京协和或者上海瑞金,那里的专家更有经验。
听到这话,詹胡涛的父母心里咯噔一下,他们意识到,儿子的病可能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
于是,一家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上海瑞金医院。
与此同时,9月来临之际,一封来自大连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
那是詹胡涛心心念念了三年的学校,车辆工程专业,正是他梦想的起点。
他想要造出全世界最安全的火车,让更多人能够平安回家。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最终的诊断结果就像一记重锤砸了下来。
詹胡涛患上了EB病毒引发的嗜血细胞综合征。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骨髓移植。
为了让自己快点好起来,詹胡涛在上海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
因为化疗,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嘴巴里也长出许多溃疡,连喝水都像在吞刀片。
胃痛更是让他吃不下东西,体重一天天往下掉,原本壮实的小伙子变得瘦骨嶙峋。
但即便这样,詹胡涛也没有放弃希望。
他把那封录取通知书放在了枕边,每当疼痛难忍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坐在大学教室里的样子。
他想健健康康地去学校,那个红色信封就一直没拆,他说要等病好了再拆。
![]()
而为了给儿子治病,詹胡涛的父母几乎倾尽了所有。
他们掏空了家里的积蓄,卖掉了唯一的房子,还欠下了一大笔债。
要知道,这本就不是个富裕的家庭。詹胡涛还有个妹妹,父亲在去年还因为身体原因做过手术。
可面对儿子的生命,这些都不重要了。好在,社会的温暖给了这个家庭一丝希望。
詹胡涛的遭遇被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大家纷纷伸出援手,有的转账几十块,有的转账几百块,涓涓细流汇成了爱的海洋。
大连交通大学得知情况后,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詹胡涛的家人,表示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11月4日,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准备,詹胡涛终于等到了合适的骨髓配型。
他顺利进入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开始为移植手术做准备。
那几天,全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觉得黎明就要到来了。11月7日,移植手术如期进行。
手术本身很顺利,医生说接下来的十天是关键期,只要挺过去,詹胡涛就有很大的希望康复。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三天,严重的排异反应就找上了门。
詹胡涛的体温急剧升高,肺部也受到了影响,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医生们立刻展开抢救,用上了最好的药物,可情况还是在不断恶化。
![]()
父母只能隔着玻璃看着儿子,一遍遍地祈祷,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然而,11月10日晚上10点02分,詹胡涛监护仪上的心跳曲线还是变成了一条直线。
这个18岁的少年,带着他未完成的梦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从确诊到离世,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他的人生刚刚拉开序幕,就匆匆落下了帷幕。
第二天,詹胡涛的父亲强忍着悲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儿子离世的消息。
他感谢了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感谢大家的善意和温暖支撑着他们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同时,他也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好儿子,没能替他分担痛苦。
![]()
消息一出,无数网友都被震惊了。
很多曾经为詹胡涛捐过款的人,他们一直在等待着好消息。
大家都希望这个坚强的孩子能够战胜病魔,重返校园。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时候,再多的努力和祈祷都抵不过命运的安排。
据詹胡涛的父母所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儿子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每次清醒的时候,他的目光都会落在那封录取通知书上,憧憬着自己未竟的梦想。
看着儿子的样子,父母的心都碎了。
那封始终没有拆开的信,如今已不仅仅是一封通知书,更是一个少年用生命守护的梦想。
虽然詹胡涛没有机会走进大连交通大学的校门。
但相信在另一个世界,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造出最安全的火车。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詹胡涛用他短暂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与梦想。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也愿所有人都能珍惜健康,不留遗憾。
【参考文献】
当事人父母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