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纪宗玉 梁瑞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近年来,肥城市安驾庄镇推行“跨村联建”发展模式,以“一块田”改革为突破口,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成立安驾庄汶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蓝麦、紫麦产业基地,通过构建“种产研学游”闭环全产业链,推动产业由“小而散”向“精而全”跃升,实现粮食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走出一条具有安庄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
育种先行 夯实产业根基
育种就是十年磨一剑。这里每一寸土地都需要厘米级的细致管理,每一粒种子都要精准挑选。
科研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安驾庄汶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华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成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肥城市安驾庄汶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桂玲介绍道:“我们选育‘山农蓝麦1号’‘山农紫麦1号’等审定品种,与同期审定的优质组小麦品种相比,我们的彩色小麦蛋白质含量高出0.7%至15.9%,平均高出7.7%。”
![]()
更值得一提的是,彩色小麦是天然的营养功能产品,其营养成分远高于普通小麦,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当下,消费者对营养丰富且形式多样化的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彩色小麦的市场潜力日益显现。
智慧种田 护航丰产丰收
有了优良的种子,更需要科学的种植方法保驾护航。
![]()
安驾庄汶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行“订单农业”,实现种植环节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全面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由公司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和全程技术指导,村集体与农户按照标准进行种植,公司最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统一收购彩色小麦。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良田、良种、良法的完美配套,更促进了农机、农技、农资的深度融合。
通过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收获、统一保价回购,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确保了从种到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控、高效。
精深加工 锻造全产业链优势
过去人们只知道麦子可以磨成面粉,但在安驾庄镇,这只是一个起点。
![]()
安驾庄汶阳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优质石磨面粉为原料,发展面条产业,始终秉持“倡导绿色消费,品味健康人生”的理念,让记忆中的“老味道”走进新生活。“面条好不好,关键看研磨。”负责人汪桂玲介绍,公司制粉全程采用传统石磨工艺,严格控制在每分钟25转以下,远低于现代钢磨的每分钟500转以上。“低温低压、轻柔研磨”避免了高温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破坏,最大限度保留小麦原有的色、香、味。
依托自产的优质石磨面粉,公司先后开发出蓝麦、紫麦系列挂面,形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无缝衔接的全产业链条。其中,产品花青素含量达到普通挂面的8倍以上,不仅精准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也有效带动当地蓝麦、紫麦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新增500余亩。
品牌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是价值的放大器。
公司成功注册“安庄一块田”商标,并通过QS生产许可认证,让优质的农产品从“深闺”走向“旷野”。通过黄河大集、肥城好品等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平台,“安庄一块田”不再只是一个商标,更成为安全、健康与乡土情怀的品质符号,让安驾庄镇优质农产品成功“破圈”,上接广阔市场,下扎根于沃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和餐桌。
![]()
品牌效应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安庄一块田”旗下的石磨面粉与特色挂面,不仅赢得了周边群众的广泛赞誉,更通过订单式农业精准对接全国市场。2024年,公司的销售网络持续扩张,产品畅销全国十余个省份,持续走高的产品复购率,正是市场对其卓越品质最有力的认可。
从一粒麦种,到一碗营养挂面;从一片试验田,到一个全产业链;从一个本土商标,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石磨慢转,磨出的是匠心与乡情,面条延展,铺就安驾庄镇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未来,这片充满希望的汶阳田上,必将收获更多“彩色”的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