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中凯
今年以来,徐家楼街道聚力打造“全优营商环境”,上措施、出机制、转作风,营商环境全面塑优,服务效能全线提升。首店经济典范——泰山荟品仓城市奥莱中心项目成功运营,街道“135”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做法荣登新华网。
树品牌,培优营商服务软环境
徐家楼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先导工程”,顶层设计“投资徐家楼,更上一层楼”营商服务品牌。一是创设工作“三张清单”。制发《一周热点+》周报,横向对比民生热线办理成效,纵向剖析未化解、不满意工单,1826件工单答复率、满意率稳居全区首位。印发《村社区重点亮点工作周报》,周期通报40件“一村一件大事”“一村一件实事”进展,用心用情解决发展难题。刊发《魅力徐家楼》报纸,专栏发布企业科创、招工需求等涉企信息,做到政企发展“同频共振”。二是纳入党政“首要工作”。书记、主任亲自抓,主持召开“双优提升行动”“企业宁静日”等专题会议8次,党工委会议研究涉企议题15个,带队外出招商12次,落地项目3个。经济工作会议邀请5家优秀企业家“C位”入座,隆重表彰10家先进企业,营造良好营商氛围。三是保持政企“在线状态”。组织企业专员走访4轮,覆盖企业4000余家次,摸清摸准企业需求,其中,政策类占比约35%,融资类占比约23%;协调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5大国有银行召开政企银座谈会,现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组织心康医院、中青鼎新等6家企业参加3次全区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问题8个。
创模式,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
徐家楼街道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纳入重大改革事项,精准提炼“135”服务模式。一是“一站式”齐抓。采取属地、行业、科级干部“三路并进”工作法,构建多部门、多渠道“大走访”格局,实现一轮走访、一次问清、一下办好,既减少扰企次数,又提升问题解决率。二是“三品牌”共育。推广“徐能管”,精准掌握群众常态诉求,快速响应解决。赋能“徐汇办”,探索以帮办人员身份陪同办、以企业群众身份代理办、以监督人员身份督导办等“三办”方式,换位畅通办事流程。跟进“徐善扶”,特殊关爱老弱病残孕等群体,开展上门办理和帮办代办服务,彻底畅通“最后一公里”。三是“五个一”并进。“一窗受理”集成高效,开设5大类25种事项办理窗口,实现多事项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网通办”智慧便捷,依托“泰好办”自助终端,健全“网上办”“智能办”服务体系。“一次告知”清晰明了,线下发放“一次性告知单”,线上公示“一次性事项”。“一站办结”方便快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审机制,共办“一项事项”。“一链服务”贴心周到,持续完善查询、申报、咨询、预约、办理以及好差评等服务手段,全流程跟进服务。
增质效,畅通经济发展快车道
徐家楼街道将高质高效作为“唯一标准”,连接打通属地、属事、属人共办路径。一是属地高效办。鼓励村、社区“一村一品”探索典型做法,新华社区实施“3+7”工作法,优质服务新华城商圈421家市场主体,推动12345涉企工单同期下降87.5%。截至目前,街道共受理12345涉企工单41件,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二是属事职能办。整合部门职能优势,强化有解思维,帮助普瑞特创造性解决厂房分层办理房产证问题,一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把准泰山酒厂散酒销售中心迁改机遇,速办绿化带开口、营业窗口改造等审批手续,并组织街道干部全员开展志愿服务,实现惠企便民“双赢”。三是属人热情办。街道地处老城区、高新区、旅开区三区交界,企业建、改、迁较频繁,街道积极布局“一区四带多园”,帮助3家企业解决用地扩建需求,既留住了泰山酒业等一批“老朋友”,又认识了远望跨境电商等一批“新朋友”。
街道通过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辖区企业逆势上扬,反哺街道经济高质发展,服务业、社零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区前列,构建起“街道服务企业、企业助力发展”的双向奔赴良好生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