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网·贵阳新闻讯 11月12日,记者从贵阳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明专场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南明区坚决贯彻“数字活市”战略,紧扣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四轮驱动”,以数字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路径,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主攻“软件主业”,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南明区集中精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其作为产业升级的主引擎。2024年软件服务业收入达52.6亿元,较2020年20.35亿元同比增长158.47%,实现倍增;“十四五”期间累计上规20余家企业;更培育了一批像猿创科技(全省首个获中央网信办备案的数字人算法)、多彩贵州数字科技(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型企业,南明区的产业正在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首创“电算协同”,打造绿色算力新底座。南明区与数字电网深度合作,率先探索“能源型城市算力网”建设。推动电力基础设施与算力融合,利用变电站、配电房等节点布局分布式边缘算力,构建城市算力网雏形。目前已完成花果园片区配电房、电表的“电鸿”系统改造,配网自愈率达100%,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为算力设施提供稳定绿色的电力支撑。同时,积极推动电、信、算三网融合,协同多家算力服务企业建设小规模智算集群,逐步推动南明区从“电力枢纽”向“算力高地”跨越。
激活“数据要素”,挖掘要素价值新潜力。南明区积极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成功获批成为“贵州省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区”。辖区企业新气象公司以“气温、气压和降水气象格点数据”作价52.94万元入股贵州度量衡公司,成为全省首例、全国首个气象数据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成功案例,为南明区探索数据变现打开了新路子。
深耕“治理场景”,打造智慧城市新样板。南明区以人口超40万的花果园大型社区为试点,依托市级基层治理“一张图”平台,整合公安、物业、运营商等多方力量,构建“感知—融合—分析—核查”治理闭环。通过安装智能门禁、AI摄像头等感知设备,持续接入综治、住建、水电气等多部门数据,打破“数据孤岛”;运用多模态大模型实现“机器看视频”,自动识别人员变动并推送网格员精准核查,推动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转向“算力驱动型”。目前平台已动态生成人口变动事件推行网格核验,并在停车引导等场景中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初步形成以数据赋能超大型社区治理的“南明经验”。
下一步,南明区将紧紧围绕“强认识、强产业、强应用、强保障”工作举措,持续在人工智能应用、数据价值化等方面发力,推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记者 宋德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