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雄州姚安县,绚烂花海既是一道风景,还是撑起一方经济的“美丽支柱”。全县现有61家花卉经营主体,耕耘着近2.17万亩花田,年产鲜切花11.3亿枝,带动7500余人就业,年产值约18亿元。为守护这一富民产业,姚安县人民法院创新打造“鲜花法庭”,用精准服务为花卉企业保驾护航。
司法护航“美丽经济”
该院创新成立“护花法治小组”,由院长牵头负责,19名员额法官与花卉企业建立“一对一”结对联系机制,成为企业的“专职护棚员”,密切关注并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企业想了解合同风险防范,我们就讲解合同相关法律;员工关注劳动权益,我们就解读劳动法。”法官表示,这种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订单式”普法已成为法院服务企业的常态化工作。
打造特色司法品牌
结合花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光禄中心人民法庭着力创建“梅葛花开、法润芬芳”的“鲜花法庭”党建品牌,专注化解涉花卉产业的民商事纠纷。
“鲜花法庭”的创立立足姚安花卉产业发展需求,标志着法庭角色从传统“居中裁判者”向产业发展“前沿护航者”的转变。通过定期为花卉企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企业员工走进法庭观摩庭审,司法服务和法律知识得以更加精准地“滴灌”至花卉产业的每个环节。
非遗融入法治实践
“梅葛”作为彝族创世史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院成立全县梅葛调解中心,构建起覆盖行业主管部门、9个乡镇和村组调解组织的4级“梅葛调解团”网络。
该院创新将彝族梅葛文化与调解工作融合,持续打造“梅葛调解”品牌,为当地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在花卉企业集中区域,法院设立法官联系点和涉企纠纷调解室,县妇联牵头成立花卉企业妇女维权领导小组,设立“妇女之家”,保障女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高效化解涉花纠纷
该院积极探索“梅葛调解+保全”模式,通过财产保全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该院与保险公司就“涉保纠纷调解”和“诉讼保全保费费率”达成共识,切实降低财产保全成本,提高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积极性。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周某诉某花卉有限公司拖欠货款8万余元。收到案件后,法院审查发现原告已提交诉前保全申请,要求对被告公司采取冻结、查封等措施。为妥善处理纠纷,支持花卉产业正常经营,法院对被告公司采取“活封”措施,并组织双方调解。经协商,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也同意解除保全措施。
随着“鲜花法庭”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姚安县的花卉产业正在法治保障下蓬勃发展。
记者 闵以荣 通讯员 董薇 张利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