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红军路”走上“振兴路”——王家坪以红色IP激活沉睡山村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智

深秋的阳,暖煦如金,将峰峦叠嶂的湖北省五峰县渔洋关镇王家坪村镶进一幅金红交织的油画长卷。行走在村中的红色步道,日光漫过石板屋的飞檐翘角,为这座铭刻着革命印记的村庄平添了几分凝重与肃穆。


王家坪红色文化研学基地

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1929年至1931年,红四军、红二军先后转战于此播撒革命火种。因地处五峰、长阳交界,山高林密的王家坪村成为红军隐蔽作战的关键据点,贺龙元帅率红二军团反“围剿”时,多次在此休整。在红军支持下,蒿坪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点燃了群众的革命热情。

硝烟散尽,精神长存。李凤春、裴新章、胡楠卿等153名烈士用生命铸就的信仰丰碑,在山川间巍然屹立。他们的事迹口耳相传,化作村庄最珍贵的精神遗产,也为今日的振兴注入了不竭的红色动力。

挖掘:从尘封历史到精神地标


百年“红军树”

“这片红色土地上,153名烈士用生命铺就了前行之路,他们的故事是王家坪最宝贵的财富。”59岁的村书记官胜江踏着林间落叶引路,话语中满是崇敬。作为土生土长的王家坪人,他听着红色故事长大,任职11年来,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是他心头最牵挂的重任。

“以前烈士事迹只靠老人口口相传,不少年轻人早已陌生。”官胜江坦言,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落地建设,400万元专项资金为村庄发展带来转机。“村干部们一致认定,王家坪的根在红色文化,这笔钱必须用在刀刃上。”为系统梳理红色历史,村里专程邀请县党史馆专家耗时近半年,深挖史料、走访老人,编纂完成《红映王家坪·血染沃土话今昔》一书,详尽记录了153名烈士的生平事迹,许多故事就连本村老人也是首次听闻。

2023年7月,历时一年半建设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式落成。红色堡垒、红军井、红色文化广场、研学接待大厅、红军路,连同胡楠卿故居、裴新章烈士故居、李凤春烈士就义广场等11处红色遗址串珠成链,形成完整的红色教育路线。

“我们精心打造了2条特色研学路线,既有红色遗址寻访,也有绿色产业基地体验,让学员在行走中感悟初心、汲取力量。”官胜江介绍,基地建成以来,已承接研学团队、单位主题党日等活动上万人次,成为五峰重要的红色教育阵地。

转化:从单一产业到农文旅协同发展


王家坪村茶叶种植基地

红色是王家坪的精神底色,绿色是村庄的发展底气。从革命老区走来的王家坪村,始终以红色文化为引擎,带动绿色产业提质增效,逐步形成红花玉兰、茶叶、水果、淫羊藿、天麻、烟叶等特色产业集群,走出一条“红色赋能、绿色增收”的农文旅协同发展之路。

“红花玉兰和茶叶是村民收入的核心支撑。”官胜江介绍,村里紧扣“红色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思路,将3118亩生态茶园、350亩红花玉兰基地与红色景点有机串联,构建起“一核一环五园”的农文旅融合格局。沿着红色旅游环线前行,既能在裴新章烈士故居聆听游击战争的传奇故事,又能走进千亩茶园体验采茶制茶,还能在红花玉兰展示园感受“中国独有、世界稀有”的花卉魅力。

产业振兴路上,处处可见村民增收的笑脸。每年6月至9月,平叔果树种植家庭农场里果香四溢,蟠桃、黄桃、李子等品种陆续成熟,吸引游客慕名而来。“果园占地近30亩,亩产可达2500余斤,一年能增收8万多元。”农场负责人杨建平笑着说。

按照“一湾四坪,一片一品”的产业布局,该村还建成雪茄烟种植基地、中药材种苗基地、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林药蜂养殖示范基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多个产业载体,直接带动600余农户通过土地租赁、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

本土人才赋能,让乡村产业发展更有后劲。村里建立本土优秀人才数据库,每年召开恳谈会共商发展,党支部领办的四红服务公司吸引10余名人才回乡创业。本土能人杨宇义务绘制红花玉兰风景墙画,让老旧民居变身网红打卡点;老党员志愿宣讲队为研学团队讲述红色故事。“村里还发展‘林药蜂’立体产业,建成中药材种苗基地和中蜂养殖合作社,让游客既能看到红色景点,又能购买绿色产品。”官胜江说,2025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

挑战:从现实困境到未来蓝图


党员干部群众在李凤春烈士就义处瞻仰先烈

红火发展的背后,道路瓶颈却成为制约王家坪村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村里道路多依山而建,弯道密、路面窄,旅游大巴根本开不进来,游客只能换乘小面包车上山。”官胜江望着蜿蜒的山路,面露愁容。这是研学团队和游客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不少团队因交通不便不得不取消行程,让村庄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

今年7月,王家坪村入选中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把道路拓宽改造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规划。”官胜江介绍,村里计划依托试点政策支持,对核心景区道路进行拓宽硬化,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同时完善红色基础配套设施,新增VR红色体验项目,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传播力。

如今的王家坪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等多项称号。“红心向党、红色文化、红花产业、红火生活”的“四红”理念,已成为村庄治理与发展的鲜明主线。“我们将高效推进王家坪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展示窗口。”官胜江说。

时光流逝,岁月静好。千亩茶园香飘万里,红花玉兰成片绽放,百年“红军树”随风摇曳,那青松掩映下的烈士墓碑静静屹立,正见证王家坪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6149文章数 9430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