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积电的全球布局动作引发不少议论。
严格来说,现在的台积电早就不只是台湾省的企业了——它更像是被美国深度“绑定”的跨国集团,投资1650亿美元在美国建芯片厂、研发中心,连最先进的2纳米工艺都往美国搬。同时在日本、欧洲建厂,连中国大陆南京的工厂都成了它全球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
台积电过去确实有套“规矩”:只把成熟工艺放到台湾以外,先进工艺锁在岛内。比如早年在南京建厂,主做成熟工艺,当时看像是守着“诺言”。
可这几年它彻底变了——在美国建厂直接砸进4纳米、3纳米、2纳米,连研发中心和先进封测厂都搬过去了。日本、德国的工厂也计划升级工艺,不再局限成熟技术。
![]()
这步棋背后藏着精明的“算盘”。据台积电自己披露的数据,全球工厂里除了台湾省本部,只有南京工厂在赚钱,其他海外厂都在亏。美国厂亏钱不意外——前期投得狠,运营成本又高;日本、欧洲厂也亏着。算下来,南京工厂赚的钱全填了海外工厂的窟窿。说白了,台积电是用中国大陆的利润补贴美国、日本、欧洲的扩张。
![]()
更耐人寻味的是,台积电在大陆建厂还有两层盘算。第一层是“赚钱补贴”——大陆成本低、供应链成熟,成熟工艺赚钱稳当,正好给海外亏损厂“输血”。第二层是“市场挤压”——大陆本土芯片企业也多主攻成熟工艺,台积电带着成熟工艺进来抢市场,客观上挤占了本土企业的空间,起到了打压效果。
有人可能觉得台积电这招“一举两得”,但仔细想其实风险不小。美国厂的高成本、欧洲厂的政策不确定性、日本厂的技术适配问题,都是潜在隐患。更关键的是,把先进工艺全搬美国,相当于把核心技术的“命门”交到别人手里。虽然短期看能拿到美国补贴、打开欧美市场,但长期看可能失去技术自主性——毕竟美国对台积电的“控制”越来越深,从投资到技术转移都带着明显的“美国优先”色彩。
![]()
现在台积电的全球布局,表面是“多点开花”,实际是“大陆赚钱养海外,先进工艺送美国”。这步棋藏着风险——当技术命脉被他人掌握,当利润全靠一个地区支撑,这样的“全球企业”还能走多远?台积电的算盘打得响,但账能不能算得平,还得看后续的市场反应和技术博弈。毕竟,芯片产业不是简单的“赚钱补贴”游戏,技术、成本、政策、市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