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理咨询师潘丽雯
今年热播的未检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聚焦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多个与儿童心理相关的议题,包括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性侵创伤、心理干预等,引发社会各方的好评。片头以沙盘、沙具来体现相关情节和场景,剧中也有对沙盘疗法的简要介绍和具体应用。
![]()
剧中有一个案例令人既愤慨又心碎:亲生父亲蓄意谋杀自己和前妻所生的一对龙凤胎儿女,残忍地将两小孩扔到湖中。小男孩小虎当场溺亡,小女孩小花被救后在ICU监护治疗。经历了这一严重创伤事件后,小花醒来后本能地回避事件的经过,不能清晰地表达真相。
为了得到有效的线索,检察官向儿童心理咨询师苏见月求教,得知沙盘治疗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沙盘疗法就是“利用沙具,让孩子们想拿什么就拿什么,随便摆,借此去发现、去分析他们的一些想法或是一些问题。”
![]()
白恩宇:“摆一摆,玩玩沙子就能发现问题?”
苏见月:“沙盘治疗就跟画画和写日记一样,是为了让孩子放下心理戒备,引导他们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进行讲述。”
女检察官林之桃也通过自身的沙盘游戏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对这种疗法的认识。
随后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两名检察官装扮成可爱的动物形象,通过和小花一起玩沙盘游戏,帮助她重现了痛苦的受害经历。
![]()
在沙盘呈现的湖心公园里,小花用小白兔代表自己,小老虎代表哥哥小虎,大灰狼代表爸爸,小狐狸代表异父异母的姐姐。
她小心翼翼地在沙盘中展示他们4人在湖心公园划船游玩的情景:小狐狸故意吓唬小白兔和小老虎,大灰狼把小白兔和小老虎扔到水里,大灰狼带着小白兔和小老虎一边唱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一边提示他们将救生衣的扣子自行解开……真相被揭开的一瞬令人泪目。
![]()
通过电视剧这一场景,也让沙盘游戏疗法这一心理治疗方式走入大众视野。
作为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我们深知这种非语言治疗方式对受创儿童的重要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沙盘游戏如何为沉默的孩子打开一扇表达的窗,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孩子不愿说出创伤?
在电视剧中,小花经历创伤事件后变得沉默寡言,拒绝提及任何与创伤相关的内容。这种表现完全符合儿童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特征。
实际上,孩子不愿说出创伤并非不诚实或故意隐瞒,而是源于多种心理因素: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特别是年幼儿童,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不足以描述复杂的创伤经历和内心感受。
情感超载:回忆和讲述创伤会导致强烈的恐惧、羞耻等负面情绪,使孩子本能地回避。
记忆存储方式特殊:创伤记忆往往以感觉、图像和肢体感觉的形式存储,而非连贯的语言叙事。
害怕后果:可能担心不被相信、受到指责,或讲述会给家人或自己带来麻烦。
这种情况下,沙盘游戏疗法恰恰绕过了这些障碍,为儿童提供了“说不出口的话,可以用手表现出来”的可能性。
![]()
沙盘游戏疗法:通往孩子内心的通道
沙盘游戏疗法由瑞士心理治疗师多拉·卡尔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整合了荣格分析心理学和世界技法的元素。它通过在特制沙箱中摆放微缩模具的方式,允许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空间中,运用沙子和各种小物件创造自己的世界。
这种疗法的独特优势在于:
它不依赖语言表达,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特别是儿童;
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内心体验,安全地释放压抑的情感和记忆;
激活个体内在的自愈能力,促进心理整合;
提供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让来访者能够探索自我。
在《无尽的尽头》中,小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还原了那个揭示真相的沙盘场景。
沙盘治疗如何操作?
一般情况下,沙盘治疗遵循以下流程:
准备阶段:
咨询师会准备一个标准尺寸的沙箱(通常为57×72×7厘米),内壁漆为蓝色象征水域,内部盛有适量沙子。周围架子上分门别类放置数以百计的微缩模具,包括人物、动物、建筑、交通工具、植物、石头等。
创造过程:
咨询师以简单而开放的指导语邀请来访者创造自己的世界,例如:“这是一个沙箱,这些是玩具,你可以用它们在沙箱里创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没有对错之分,完全按照你的想法来做就好。”
![]()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通常扮演“见证者”和“容器”的角色,不干扰、不评价、不问询,只是全神贯注地陪伴,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接纳的空间。
后续工作:
完成沙盘创作后,咨询师可能会邀请来访者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的作品,但不会强迫其解释含义。咨询师会记录下沙盘的布局、使用的物件及创作过程,拍照存档以备后续参考。
整个过程中,关键原则是不干扰、不解释,相信来访者潜意识会选择最需要表达的内容。
从沙盘到现实:疗愈之路
沙盘游戏疗法对创伤儿童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电视剧因剧情所需有夸张的成分,现实中极少仅一次沙盘游戏就能揭示 “真相”并使孩子得到疗愈,很多遭受创伤的孩子往往需要循序渐进的治疗。随着治疗进程的深入,孩子的沙盘世界也逐渐变化,呈现心灵修复的效果。
01
建立安全感
受创儿童的基本安全感遭到破坏,而沙盘治疗首先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环境,为其疗愈铺好了心理基础。在《无尽的尽头》中,多次提示“跟孩子沟通,千万不能着急。” “想要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建议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蹲下来说话,平视他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
咨询师始终如一的平静态度、积极的关注和接纳包容,为孩子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基础。小花被吓坏了的心灵,终于可以在这里松一口气,卸下一点点防备。
02
恢复控制感
创伤的本质是面对压倒性事件时的无助和失控。在沙盘游戏中,儿童完全掌控自己的创作。“我的世界我作主”——每一个沙具的选择、摆放的位置和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对孩子来说都有其意义,这种控制经验的恢复本身具有治疗效果。
03
表达无法言说的经历
当儿童缺乏词汇描述复杂创伤时,沙盘和模具成为他们的语言。在治疗前期的沙盘里,他可能会埋掉一个代表自己的小人,或者在角落放一只狰狞的怪兽,用沙子堆起一座高墙……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玩具,而是他内心恐惧、愤怒、无助的“代言人”。
把无形的内心创伤,变成沙盘里有形的场景,这本身就是一个给心理“排毒”的过程。就像把脓液从伤口里引流出来,是愈合的第一步。在《无尽的尽头》中,小花第一次摆出那个充满威胁的沙盘,就是在进行这一步。
![]()
04
整合分裂的心理部分
创伤记忆往往以碎片化方式存储。通过一次次沙盘创作,儿童不自觉地将这些碎片整合成更具连续性的叙事,促进创伤的消化和吸收。很多孩子的沙盘从初期只有寥寥几件沙具并摆放随意,到逐渐丰富完整、布局清晰,通常反映了其心理成长和内在整合的过程。
05
激活自愈潜能
卡尔夫相信,人的心灵像身体一样具有自愈倾向,创伤堵塞了这股朝向完整和健康发展的天然力量的流动,而沙盘则疏通了管道。
在沙盘游戏中,孩子潜意识里会选择那些能代表他内在智慧和资源的玩具,比如在混乱中突然出现的一棵“生命之树”、一个“守护天使”般的人物、保护性的围墙,或者一口象征潜能的“宝藏箱”……象征内在保护资源的激活。尤其在后期的沙盘中,逐渐出现连通的道路、和谐共处的元素,甚至一些生机勃勃的象征。这些都不是巧合,是孩子的自愈潜能被激活,显示心理状态的改善。
给父母的启示
《无尽的尽头》中小花的故事,也给我们这些与儿童打交道的人诸多启示:
尊重孩子的表达方式:儿童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内心,需要借助游戏、绘画等非语言方式;
耐心等待时机:创伤恢复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孩子的心理节奏;
专业干预的重要性:严重心理创伤需要专业干预,沙盘治疗只是其中一种有效方式;
创建支持性环境:治疗室外,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同样关键。
![]()
结 语:
每个孩子都应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但当阴影降临,我们需要找到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沙盘游戏疗法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它不强迫孩子说出痛苦,而是邀请他们用双手展示心灵深处的图景。
当话语无能为力时,沙粒和微缩世界开始诉说。如果你身边也有像小花一样沉默的孩子,不妨考虑这种温和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也许在沙盘的尽头,正是疗愈的起点。
![]()
文中配图均来自电视剧《无尽的尽头》
潘丽雯
![]()
·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沙盘游戏咨询师
· 家庭教育心理指导师
· 广东省心理学会会员
·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
· 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常务委员
▎本文为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已做原创保护,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I ❤听说吧
听说吧心理机构,18年口碑相传
来访者遍布国内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