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罗雅静
在“教联体”背景下
赋能家长的途径和方法如何迭代升级?
如何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机制
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北龙湖片区
这片充满生机和创新活力的地方
有一所学校通过家校共育机制的持续探索
形成了七维五度共育模式
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成为郑东新区新建校的典范
11月21日至22日
“七维五度共育,赋能家长成长”
第六届河南德育创新交流活动
将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南塘初级中学如期举行
届时
学校将通过全方位展示
呈现新时代家校共育的生动图景
彰显德育创新的实践价值
七维五度共育,赋能家长成长
第六届河南德育创新交流活动通告
河南省德育发展研究中心
郑州市郑东新区南塘初级中学
媒体支持
教育时报社
“河南德育”微信公众平台
会议内容
A.主题报告:郑州市郑东新区南塘初级中学校长王翠平做《七维五度共育 为家长成长赋能》的主题报告。
B.组合汇报:学校师生通过讲述、情景剧等形式,立体呈现家校共育七个维度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方法。
C.校园文化和最美大课间观摩:与会代表参观校园文化,观摩学校富有特色的最美大课间活动。
D.最美家书展演:师生、家长共同分享“一封家书”活动的实施背景、实践方法和感人细节。
E.专家点评及报告:全国知名德育专家将做精彩点评和主题报告。
与会专家
![]()
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代际学习研究联盟、全国家委会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联盟、长三角镇域家校社合作研究联盟联合发起人。
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家校社协同育人、终身教育、教育学原理及基础教育改革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出版《学校家庭社区协同育人研究》等多部著作、文集。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21日下午、22日上午
报到时间
11月21日上午
报到地点
郑州中油花园酒店(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11号)
住宿推荐
郑州中油花园酒店(郑州市CBD商务外环路11号),订房电话:18203666581(侯经理)
郑州美豪诺富特酒店(郑州市CBD商务外环路17号格拉姆大厦A座一楼),订房电话:18638293787(唐经理)
报名方式
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不向与会者收取会务费,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会议限制规模
每所学校限报5人
有意参会
咨询电话
0371-66336831
15188306169(王老师)
(最终参会人员名单,以主办方按报名时间顺序电话回复确认为准)
七维五度共育,为家长成长赋能
——郑州市郑东新区南塘初级中学家校共育探索纪实
“亲爱的闺女,精彩的初中生活已过两周了,爸爸妈妈也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逐渐放下心来。夜深人静,爸爸提笔良久,用传统的方式——写封家书,嘱咐几句,为你的学习生活加油助威……与人相处也是一种能力,一定要和小伙伴比学帮超、共同进步,追逐自己的梦想,开拓一片天地……”
![]()
10月11日16:00,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南塘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南塘初中”)七(7)班教室里,伴随着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人旋律开场,记者观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殊家长会”——以“一封家书寄深情,家校共育伴我行”为主题的家校、亲子交流活动。除了陈颢月同学爸爸念了写给女儿的激励话,张宸汐、周煜、魏嘉言、岳宇熙同学的妈妈也读了平常面对孩子可能讲不出来的温情、期待之语。
![]()
与七(7)班的教室氛围一样,南塘初中七、八年级的每个班里,都在同时举办着这项活动。因为“一封家书”,学生和爸爸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的互信互助关系更紧密了。
探索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机制,赋能家长的途径方法持续升级迭代
在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仍在寒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来临之际,坚持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家长给孩子亲笔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只是南塘初中赋能家长、促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系统策略中的一个“小项目”。
“学生价值观塑造、习惯养成、人格健全和实践能力培育等,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需要家庭和社会等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南塘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翠平向记者介绍说,从2019年8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起,学校就把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当中。
![]()
当时,南塘初中只有11名老师、110多个学生。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王翠平带领老师们面向家长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家长中大多数从事个体经营或者进城务工,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为“放羊”,近14%的家长表示与孩子不能顺畅有效沟通;92.27%的家长表示需求或迫切需求家庭教育指导。
![]()
针对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学校从现实出发,首先引进了家长教育课程。线上、线下课程,一个学期实施下来,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与学校想达成的目标还有差距。“引进的家长教育课程不能说水平不高,但与我们的学生家长的需求不是很匹配,主要是环境、家长情况与专家讲的不大一样。”南塘初中副校长朱登豪告诉记者。
![]()
进入2020年,南塘初中明确了自主研发家长课程的发展思路,开始探索构建学校“行知课程”大框架下的“行知家长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即依据七、八、九年级学生家长普遍的家教指导需求,建构体系化的家长课程:七年级,侧重指导家长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八年级,围绕青春期学生的焦点问题,设置指导课程;九年级,学生处于中招冲刺期,多围绕心理引导、升学规划等主题设置指导课程。随着这些共育课程内容逐步丰富,家校共育的成效明显提高,学校将这个阶段的探索成果称作“2.0版的家校共育体系”,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第一次迭代升级。
随着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政策文件,南塘初中坚定了持续探索的信心。实践中,学校仍然发现有很大的创新探索上升空间——学生家长的家教指导需求分层次、差异大,还有不少学生成长的现实问题需要面对、解决。
![]()
朱登豪给记者讲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学生的父母从事制作售卖卤肉的小生意,两人整天早出晚归,顾不上管孩子;而这个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晚上不睡,早上起不来,后来还发展到了旷课、不来学校……“管教和引导这样的学生,光给学生讲道理不行,得改变家长的观念,还得有些具体的指导扶助措施,那么原先的课程、方法就不行了。”
怎么办?必须面对真实的现实问题,持续进行创新探索实践!几年来,随着学校教师人数增多、师资力量的大幅度提升,学校德育处、政教处,以及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等,联合展开了主题式、项目化的实践探索攻关,最终形成了“七维五度”共育策略——3.0版的家长赋能教育体系。
七维五度共育模式,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为家长成长赋能
3.0版的家长赋能教育体系,即“基础、强化、深入、辅助、补充、拓展、推广”七大维度的家长支持系统,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全新生态。
![]()
第一是基础维度,构建“三位一题”的课程体系。南塘初中德育处主任董莉莉介绍说,“三位一题”育人模式是基于教育引导学生的现实要求,构建学生、家长和老师围绕一个主题同时学习的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涉及习惯、心理、交往、品德、学习策略等方面,每周开展一期,“家长、学生、教师同频发力”。比如“心理调适”这个主题,家长课程聚焦“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帮孩子疏解压力”;学生课程侧重“自我情绪识别与调适”;教师课程则围绕“如何为家长提供专业建议与支持”展开。
![]()
第二和第三是强化维度与深入维度,聚焦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突破共育难点。
强化维度,有“送课上门”“家校对话日”等,针对那些各种因素造成的课程参与度低的学生家长进行特殊帮扶。学校精心挑选了经验丰富、擅长与家长沟通的教师组成送课团队,在周日下午进社区送课。“社区提供场地,同时通过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渠道提前发布课程信息,鼓励家长报名参加。家校对话日活动则是周五下午,单独邀请部分家长走进学校,与学校行政领导、骨干教师,以及心理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朱登豪说。
深入维度,是指学校建立“心灵导师制”,对特殊学生进行点对点帮扶。王翠平介绍说,学校每位教师都有“心灵导师”角色,包括她自己,力争将关怀和温暖精准传递给每个需要帮扶的学生。学校要求“心灵导师”在帮扶过程中进行长期跟踪,包括线下入户家访和线上即时交流,确保帮扶走进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走进学生内心。
![]()
第四、第五是辅助维度和补充维度,构建出“专业引领+优秀带动”的“双支撑”格局。
辅助维度依托建立在学校的郑州市郑东新区肖卫霞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专业力量,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专业指导。九(2)班班主任原雪,是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一位成员,她告诉记者:“工作室通过学校的微信视频号每周推出一条视频,聚焦一个家庭教育微话题,从操作要领和案例解析两个角度对基础维度的家庭教育课程进行有效补充。”名班主任工作室,除了赋能家长,也为年轻班主任提供了专业支持,在共读、共研、共写活动中,班主任加速了专业成长的步伐。
![]()
补充维度则让优秀家长从“教育受众”变身“教育参与者”。随着共育体系不断完善,学校选拔、培训了一批有经验、善表达、热心公益的学生家长,聘为家庭教育讲师,充实了“教育宣讲团”。优秀家长案例分享会、“优秀大学生”主题报告会等活动,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更激活了家长群体的内生动力,让共育从“学校主导”真正走向“家校共建”。
![]()
第六是拓展维度,以“一封家书”系列活动为载体,让家校共育从“能力提升”延伸至“精神传承”。每个学期,南塘初中都会发起“写家书、评家书、展家书、演家书”活动,从学生与家长层面的写家书,到班级层面的评选家书、展示家书,再到学校层面的演绎家书,亲子关系在一封封家书的撰写中悄然升温。八(2)班周龙娇同学告诉记者,曾经因为沉迷自己喜欢的画画,她与妈妈的“战争”几乎没停过;后来在班主任指导下,她将心里话写进信里,文字的温度打动了妈妈。周龙娇妈妈在回信中写道:“孩子,你知道吗?让你学习不是为了我们,而是让你自己过得更好,不想让你再走我们的老路……”“读妈妈的信,我掉泪了,也理解妈妈了。之后我们一起制订了学习和兴趣发展计划。”周龙娇说。接受采访时,八(1)班学生窦佳萱、王琨乔,八(6)班学生窦冰清、吴昱晓,都分享了与家长互写家书的温情故事。
![]()
每一次家书分享活动结束后,学校都会精心展出优秀家书,而且将家书汇集成册,封面选用家长与孩子书写家书的剪影,制作成专属纪念册,提升了活动成效。
![]()
第七是推广维度,总结成果、示范引领。在南塘初中,各班都有班级的电子小报。“这张电子小报是班级和学校家校共育的一个展示平台,由各班家委会组织编辑,编辑后发到班级微信群中供全体家长学习。”董莉莉说。记者翻阅学校发来的其中一张电子小报——八(3)班的《凌云班报》。这张小报排版整齐、内容丰富,开设有4个专栏:《优秀教育美文》分享前沿理念,《校园时事热点》传递校园动态,《家长教育心得》交流育人心得,《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展现成长风采。小小的班报里写满了教育的大能量。
![]()
七大维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家校共育新生态。王翠平告诉记者,家校共育新生态的形成还源于在七维共育体系实施过程中始终秉持“五度”原则:
尺度一,多元参与,创设 “学校规划学习、教师引导学习、家长应用学习”的良好教育氛围;
尺度二,“双轨”运行,课程和活动的实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家校互动便捷性和实效性;
尺度三,激发内驱力,在家校共育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充分激发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家长从“要我学”变成 “我要学”;
尺度四,精进教师,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家庭教育能力专业培训,力争达到人人胜任家庭教育课程培训、指导家长家庭教育的效果;
尺度五,评价推动,每学期期末学校都会对“家长课程学习优秀学员”“书香家庭”“最美家长”等进行表彰,以评价表彰推动家长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家校共育赋能,家长、老师、学校都实现成长,共同见证德育创新的价值
10月11日下午的“一封家书”分享交流活动结束,送走学生和家长后,七(7)班班主任常莉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点开班级微信群,瞬间手机屏幕就被家长分享的感受占满——
“参加儿子班级的‘一封家书’分享交流活动,内心满是温暖与感动……从精心布置的会场到有序衔接的流程,处处能看到老师的用心筹划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我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倍感放心。”
![]()
“父母通过家书表达了对孩子平时不易说出口的爱,而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出他们被触动了,他们已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与期待……”
探究问题,研发和录制课程,组织开展家校交流和班级活动,担任“心理导师”……八(4)班班主任魏冉、九(6)班班主任王祎等各个年龄段的班主任都感叹在“七维五度”共育体系构建中拓展了知识、锤炼了能力,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认知。
![]()
“现在感觉连生活质量都提升了!”八(1)班杨浩天的妈妈、八(5)班李政宇的妈妈、八(6)班于楚娴的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很感慨地表示学校提供的学习课程、“一封家书”等活动,让自己受益良多,特别是学会了管控情绪,掌握了与孩子讲话沟通、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亲子间有了说心里话的平台,增进了相互理解,大大融洽了亲子关系。
![]()
家校共育机制的持续探索,优化了教育生态,使得南塘初中的教育质量快速提升,综合办学质量稳居全区第一梯队,成为郑东新区新建校的典范。凭借赋能家长教育体系探索的卓越做法与成效,学校入选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2024“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创新”典型案例,荣获首届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展示活动一等奖,成功入选“河南省2021‘一校一案’典型案例”,获评为河南省第二批“五育”并举实验学校、河南省第二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校等。
![]()
2024年11月9日,在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王翠平受邀在学校研讨环节做了《以“七维五度三立”,为家长成长赋能》的主题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
“德育创新,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是系统工程,更是长期工程,最终目标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翠平表示,“我们的探索不会停步,随着AI技术的运用、融入,这个共育系统能更精准地服务、赋能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成长共同体,不仅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也能让家长、老师收获成长,感受到教育的价值与幸福。”
编辑:张邓乾
二审:白 松
三审:池里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