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会同时强调,土地经营权流转需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严禁下指标强推流转,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30年试点,在稳定基础上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
2025年11月11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明确重申农村宅基地管理的两条刚性红线——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中央财办副主任祝卫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等出席会议,强调需严守底线确保政策落地。
会议指出,农村土地管理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屏障与农民权益,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在盘活闲置土地房屋时,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依规推进,严厉整治虚假宣传与无底线炒作行为。这一要求并非首次提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画出两条红线,此前多部门曾多次强化政策口径。
2024年7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新闻发布会上即明确,宅基地使用权仅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严禁给退休干部分宅基地建房;2025年1月,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禁止以“特殊资格权”等变相给非集体经济成员分配宅基地;同年9月,韩俊再次强调不得强制推动土地流转,允许农民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闲置住房。
地方层面已积极落实禁令。2025年4月,浙江省明确严禁城镇居民购农房、退休干部占地建房,杜绝变相分配宅基地;5月,河南省在相关实施意见中重申“两个不允许”,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此前曾有放开宅基地交易的提议,如2018年有专家呼吁允许城市人下乡购宅基地使用权,但均被官方否决。
作为农村“三块地”改革的难点,宅基地制度已历经两轮试点:2015年启动的33个县(市、区)试点于2019年底结束,2020年起107个地区开展“三权分置”试点。当前改革方向已明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均鼓励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与住房,这被视为下一轮改革的核心切入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