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据《摩洛哥360》10月21日报道,摩洛哥目前正处于生态转型的关键转折点。尽管已经通过各种金融机制筹集了超过10亿欧元,用于引导企业实现脱碳,但如何使这些雄心壮志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目标仍面临重大挑战。一些大公司的犹豫、中小企业难以参与以及缺乏明确的绿色分类法等,阻碍了这项已然启动的行动。
多年来,摩洛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这一承诺体现在其国家自主贡献(NDC 3.0)中,旨在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3%。为实现这一目标,摩洛哥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纠正市场失灵并鼓励绿色投资的经济手段。这些机制通常得到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为私营部门的能源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绿色经济融资机制(GEFF)成为最有效的杠杆之一。该机制为采购绿色设备,尤其是在能源效率领域的设备提供补贴。基于该机制,摩已向企业发放超过10亿欧元的补贴。支持这些举措的核心论点仍然是竞争力,投资脱碳也意味着降低生产成本并巩固市场地位。
在农业领域,大规模转向太阳能泵并非出于重大的公共激励,而是基于经济考虑。尽管燃气泵有补贴,但太阳能泵可以实现更高利润。由于能源成本几乎占农业生产成本的一半,减轻这一负担已成为经济生存的根本。
在工业领域,情况有所不同。尽管激励措施层出不穷,但大型企业依然谨慎。许多企业仍将绿色投资视为负担,而非提升竞争力的杠杆。能源支出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较低(在2%到10%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缺乏热情的原因。报道援引《金融新闻周刊》指出“即使是像投资宪章这样的计划,为包含生态转型成分的项目提供相当于投资资本3%的奖励,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少有制造商真正将这些标准纳入其融资申请中。
加剧这种犹豫的因素是相关概念的持续混淆。意识到这一缺陷,摩经济和财政部正在制定一套适合摩洛哥国情的绿色分类法。这将有助于企业、银行和投资者对气候转型相关概念的理解标准化。
与此同时,碳定价问题仍悬而未决。尽管许多专家和经济、社会与环境理事会(CESE)都提倡征收全国性碳税,但这并非政府的当务之急。摩洛哥缺乏内部财政压力,这与欧洲机制(例如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些机制对摩洛哥出口商的压力日益加大。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处境则更加微妙。大公司有能力逐步转型,而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财务灵活性。对许多中小企业而言,采用绿色技术意味着提高成本、损害竞争力,甚至危及生存。这些困难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那里的合作社通常由年轻人或妇女领导,难以获得适合其需求的融资。
因此,摩洛哥绿色转型的成功取决于一个更加全面、更具包容性的生态系统。这不仅关乎释放资金,还在于确保获得认证的设备、可靠的供应商、清晰的标准和便捷的技术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财政激励措施就有可能被少数原本就备受青睐的参与者所垄断,而那些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最大挑战的参与者则被抛在身后。
来源: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