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南通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长大的儿童》,在北京举行剧本座谈会。据悉,《长大的儿童》预计于2026年正式开机拍摄,将由曾执导儿童电影《向日葵中队》的全国“十佳导演”陈应歧担任导演。
![]()
电影《长大的儿童》深情讲述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生奉献儿童的感人故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希望带给新时代少年儿童美的熏陶以及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座谈会上,中国剧协《中国戏剧》副主编靳文泰,电影编剧丁涵,电影编剧、导演陈颖心,青年词作家梅皓钧,儿童戏剧制作人陶婧等嘉宾围绕电影《长大的儿童》的主题立意、故事脉络、人物设定等展开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长大的儿童》剧本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全片通过李吉林老师1978年带的第一批实验班学生的儿童视角,展现李老师对儿童成长的关爱和引导,开创“情境教育法”给孩子带来的关键作用和成果,彰显李老师对党和祖国的忠诚热爱、对教育事业的钻研奉献、在小学里成大师、在平凡中见伟大的崇高教育家精神。此外,剧本打破了单一儿童视角,讲述了一个教师儿童共同成长的故事,让儿童题材影片从过往的个体救赎升华至群体启蒙。该剧本以小学为核心,构建了充满生活气息与教育温度的情景空间,是温暖现实主义的充分诠释,在揭示教育问题的同时,也为如何让教育更美好提供了可触摸的答案。
制作人张锋介绍,电影《长大的儿童》既是“童声里的中国——爱的系列儿童电影”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童声里的中国”发起创办20周年的献礼之作。“我们希望通过影像艺术的生动形式讲好教育家的故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榜样的力量直抵师生心灵,化作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编剧杨薇璐分享创作感受时坦言,在梳理李吉林老师事迹时,李老师对孩子们细腻的爱、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以及对他人的影响,都深深打动了她。“李老师一生扎根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把心交给孩子,把爱种进课堂,情境教育的探索过程本身就充满戏剧张力,希望借助儿童的视角,让观众看到既真实又有点不一样的李老师,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现场,嘉宾们表示希望主创人员能够创作出一部兼具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的新时代儿童电影,树立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榜样,引起广大师生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激励。同时,期待影片上映后能够产生显著社会效益和广泛影响,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满足孩子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引导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