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从河北省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承德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围场聚焦人民满意的教体事业,集中最优资源、最大投入深耕细作,通过资源整合、改革创新、整体提升三维发力,持续激发群众与学子成长成才内生动力,推动县域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资源整合,激活教体集约发展新动能。针对县域乡镇多、村庄散、生源分布广的实际,围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科学划分11个学区,系统推进小规模学校整合工程,累计优化整合“小、散、弱”学校176所,实现20人以下教学点全面清零,为资源集中配置筑牢基础。为破解校际师资不均、发展不同步难题,创新资源重组模式,由围场第一中学联合2所农村中学组建“一中教育集团”,促成22对城乡学校结成教体发展共同体,以强带弱实现优质资源全域共享。坚持政府主导,集中优势资源办好公立教体事业,稳妥发展民办教育,构建起覆盖学前、义务、高中、职业教育各阶段、公办民办相互补充、教育体育深度融合的全域发展格局。
![]()
聚力深化改革,推动办学能力提质升级。聚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实施名校培树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7.3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同步完善体育场馆设施,新增标准化塑胶操场23个、更新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超200处,配齐篮球、足球、田径等各类运动器材。深入推进校长聘任制、教体评价等系列改革,开展数智赋能、跟班代训等专项行动,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合作,开发民族艺术、生态保护、民族体育等特色课程,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与个性化体育训练模式。卉原中学、围场一中分别获评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第二中学被评为省级传统体育特色学校。
同时,实施“三名”工程、“强师工程”,足额核定并优先配置编制与人才资源,累计落实“1+3”政策资金2.07亿元,新增教师编制459个、引进教师750人,其中专项引进体育专业教师42人。构建县级培训、学区研修、校级教研、外出学习四级联动培训机制,年均培训教师7000余人次、体育教练员200余人次,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李丽然等先进典型,连续三年获评“河北省体育工作最佳县”。
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小学“强基健魄”、初中“壮骨强技”、高中“筑梦育才”,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健全教研指导方案,推进“三基地”建设。以体教融合为抓手,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障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组建156个体育社团,定期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伊逊河周末运动课堂等活动。先后获评全省课后服务示范县和体教融合标杆县,五年来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13名学子考入清北,今年“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
聚力整体提升,构建城乡优质教体生态。从服务管理、设施建设到安全保障全方位发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整合上级专项、财政配套与社会资源集中投入,新增学位2640个、体育活动场地1.2万平方米,有效解决本地户籍人口、购房群体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题,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求。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指导网络,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获评教育部家庭教育实验成果示范县、河北省体育赛事产业示范县。针对寄宿制学校的设施短板,五年来累计投资2300余万元,完成45所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为30所寄宿制学校配备洗浴和热水供应系统,升级18所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完善饮水、通讯等配套服务。统筹校园内外安全管理,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备案接送学生车辆。制定专项安全预案,建立医院与学校一对一包联机制,开通师生就医“绿色通道”,全方位保障学生学习生活,守护校园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