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答疑几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长过程中,发现一个通用问题,那就是:
孩子非常叛逆,动不动就威胁和恐吓父母,要么拿学习,要么拿写作业,要么拿不上学或不活了,摔东西,大吵大闹,围着父母捣乱。
十几岁的孩子还像三岁小宝宝一样,不给糖就捣蛋,就各种搞破坏。有点好笑,又让家长很愤怒且无奈。
刚开始家长是坚决反对,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不允许,不接受,不同意。
可是随着孩子的行动破坏力与情绪冲击力,家长就慢慢妥协,原因有:
孩子扬言再不答应自已的要求,就砸东西或者大喊大叫,让家长恐惧和先绷不住了;
孩子威胁不满足自已的要求,不给手机,就跟家长断绝关系,离家出走,自已是死是活,也不用家长再操心了;
孩子威胁家长如果不同意,那就不去上学了,以后也不可能再去了;
有些孩子威胁家长你如果不同意,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
有些孩子开启耍赖模式,故意挑刺和挑衅家长,将家长的性子都磨得受不了。
![]()
家长情绪一激动,心生恐惧和担心时,就完全妥协了。
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都统统答应,第二天虽然就后悔自己答应早了,但孩子早已从妥协中尝到了甜头。
于是再一次无理取闹和威胁家长的方式更多元,更激进,行为也更夸张。
家长这次真的没招了,原本想着无论孩子怎么作,自己都坚决不同意。
可是却低估了孩子折腾劲头,那叫个百折不挠和不依不饶。
家长于是再一次很愤怒的妥协,不得不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接下来就有了无数次的妥协,家长也很无奈:
我根本从来没有答应过孩子的需求,我每一次都是不同意的,只是没有办法,不得不任着孩子这样。不然孩子就不依不饶,跟我闹翻天。
特别理解家长的难处和棘手,我也被叛逆的娃折腾得快要喘不过来气,甚至气得我都不想活了。
但有一个问题,家长一定要明白:
那些仇视和抱怨,叛逆家长的孩子,都不是突然变这样的,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要么前期高控,后期完全放水,要么前期太乖,后期家长太纵容。
孩子叛逆是孩子在用另一种方式抗争,获取自己想要的权益。
![]()
也可以理解为孩子最初只是争取合理的权益,但随着家长从高控到妥协,孩子从太乖变得叛逆这个过程中,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
只要跟家长斗争,只要自已使用威胁和恐吓,只要不断的磨家长,只要不停的无理取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孩子这样想,是很正常的,也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家长经不起孩子的各种磨,而对不合理的事情妥协,只要妥协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然后在失控中会有无数次。
关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是家长丧失了自己的规则意识。
有不少家长会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就是管不了孩子,孩子找我闹太麻烦了,孩子会摔东西,会把屋里弄得很乱,这样我会更麻烦。
家长为了一时的省事和省心,妥协答应当然是最捷径解决眼下问题的办法,因为孩子不闹了嘛。
但解决了一时,后边会更棘手,家长一时的妥协就相当于给自己埋个雷,等到某个时候再炸飞,而这个结果只能家长自食其果。
因为家长永远不可能真的不管孩子,也不可能不为孩子买单,这是源于家长对孩子最本能的爱。
![]()
而家长妥协的动机也往往带着功利化需求与隐性的控制,家长会认为答应孩子玩,孩子就会好好学习,就能好好上学。
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罢了,即便家长妥协,以学习,成绩和写作业作为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的置换筹码。
但却阻止不了孩子答应后再反悔,妥协和置换埋下的雷早晚要炸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温和坚定非控制。
有话好好说,有事慢慢商量,不要隐形或置换筹码开启新一轮控制。
控制必然会引起防御和反控制,进而翻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