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取暖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0
分享至

一些地方大力搞取暖资源开发,总是要变换各种方式让人们取暖,却弄得政策朝令夕改,让老百姓多掏了钱,似乎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对于民生建设来说,却是不好的事情。



原来是烧暖气,用煤来烧,单位集体供暖,单位小区也采用集体供暖的模式。每家每户只需要掏取暖费就可以了,没必要自己烧锅炉,不但可以摒除很多小锅炉的噪音,而且比较干净。但有的家庭说烧得不暖,有的家庭却说烧得很热。每年冬天都有这样的矛盾,将就一下就过去了,没必要为这件事去争吵,也没必要为这件事不掏暖气费。后来单位小区改成了空气能,由地方政府牵头,承包给开发空气能的公司。公司在各个小区院子里放了很多提供空气能的机器,还在机器外面盖了小房子。单位小区仍然采用集体供暖的方式,甚至私人小区也采用集体供暖的方式,只不过不再烧煤,而是靠空气能提供热量。烧了没两年,人们就不交钱了,因为空气能提供热量之后,有的家庭烧得不热,一摸暖气凉手,而有的家庭烧得很热,在家里穿秋衣秋裤就可以过冬。烧得不热的家庭拖着不交钱,烧得热的家庭也趁火打劫,不交钱。没过两年,提供空气能的公司就自动退出市场,而在小区院子里放的那些提供空气能的设备却无人管理,最终由地方政府牵头,把那些机器全都清理走了,至于是否让公司回收,还是一个未知数。按理说,改回烧煤就可以了,调整暖气管道,给每家每户供暖,而且供暖均匀,就可以解决问题。但烧煤似乎污染空气,地方政府又开发其他的取暖资源,让人们烧天然气。

天然气管道遍布大街小巷,延伸到一家一户之中。人们不仅要用天然气取暖,而且用天然气做饭,经济实惠,只是初装费价格比较高。安上以后,可以做饭,可以取暖。可是烧天然气没过四五年,就又出现了变故。地方政府要人们改用地热供暖,似乎天然气不足了,但当初架设天然气管道的时候,为什么不做长远规划呢?倘若天然气足量供应,就没必要改地热井供应热量。地方政府不管那些,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而是给人们提供了地热供暖的模式,要人们采用。以前地热供应只是私人打地热井供应,供应了五六年,就被地方政府取缔,理由是地热资源不能过度开发,以免出现地面坍塌现象。取缔了几个地热供应商的资格,地方政府马上摇身一变,变成了地热供应商,集中起来开发地热资源,似乎这个时候就不怕过度开采地热资源了,也不怕因为过度开采导致地面坍塌了。开采地热资源之后,就要给人们提供地热供暖的需要,要盘活地方供暖市场,还要让人们自愿选择。说是地热供暖比较省钱,似乎比天然气还要省钱,而且地热供暖温度高,可以保证每家每户的暖气都烫手。这当然是地方政府的说法,却并不一定是地热供暖的效果。



由烧煤到改空气能,再到改成天然气,再到改地热,还有的小区由原来私人的地热供暖改成天然气供暖,最终又改成了地方政府承包的地热供暖。这种现象很滑稽,但合乎经济规律。本来供暖就是一块大市场,也是地方政府早就觊觎的一块大蛋糕。地方政府想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肯分给别人。原来烧煤供暖就很好,只不过后来被认为污染空气,而很多煤炭资源还在出口,似乎外国就无法污染空气。而真正污染空气的并不一定是烧煤,很有可能是增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重污染企业排放的气体,是大大小小的工厂排放的气体。北方的人冬天要烧暖气,而烧暖气就要掏钱。一般来说,北方城市里的人每年都要掏取暖费,有的单位每年都要给员工一定的取暖补贴。本来冬天就很难过,有了取暖设备就好多了,但地方政府总是在供暖市场方面大做文章,最终弄得取暖设备两三年一换,有的四五年以后,只是让老百姓负担了很多初装费用,最终却没有让老百姓省钱,反而因此费了很多钱。倘若地方政府主持开发的地热资源能够长久供应下去,当然是好事,但很可能过几年之后,地热资源就被开发得差不多了,就需要叫停了,而这个时候为此买单的仍然是老百姓,地方政府并不会掏一分钱,只会在推行地热供暖的几年里大赚特赚,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就不管了。

北方冬季供暖是关系民生的问题,需要让老百姓享受暖气资源,同时要让老百姓省钱,而不能只是打着省钱的旗号朝令夕改,弄很多供暖设备,几年一换,最终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老百姓大多挣钱不多,有的还是农民,倘若只是推行地热供暖模式,最终让很多老百姓放弃天然气供暖模式,就让他们多掏了钱。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就像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一样,强制推行地热供暖,最终迫使很多老百姓不得不屈服,不得不掏钱改供暖设备,甚至有的改了整个供暖系统。其中改造的成本当然由老百姓自己承担,地方政府并不会承担。地方政府并不是直接种粮食、产出粮食的单位,也不是企业,不能直接创收,而是通过协调各种关系来创收,却最终强制干预市场,取回开采地热资源的资格,最终弄得一家独大。难道私人开采地的资源就有可能导致地面坍塌,而地方政府开采地热资源就不会导致地面坍塌吗?当然不是这么回事,地方政府要统一对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随便找一个借口,收回开采地热资源的资格,最终形成了垄断的优势。难道现在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地方政府在给老百姓提供取暖资源的时候,需要经过专家论证,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尽量让老百姓省钱,而不能只是顾及经济的发展,频繁更换取暖资源,频繁更换取暖设备,最终让老百姓买单。这样固然可以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发展,就像大拆大建一样,但最终买单的是老百姓。而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还涉及权力过度干预市场的行为,甚至涉嫌垄断。虽然时间久了,老百姓就会视为正常,但地方政府应该为老百姓谋福利,不应该频繁更换取暖资源和取暖设备,不应该让老百姓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耗资5.2亿!北京又一新地标,“艺术之舟”封顶!

耗资5.2亿!北京又一新地标,“艺术之舟”封顶!

GA环球建筑
2025-11-10 12:47:45
中国海军双线造航母,核常动力同步上马,能超美国五成吗?

中国海军双线造航母,核常动力同步上马,能超美国五成吗?

Ck的蜜糖
2025-11-13 00:53:35
乒乓世界冠军利用影响力受贿1.15亿,被判有期徒刑14年,巨额罚款

乒乓世界冠军利用影响力受贿1.15亿,被判有期徒刑14年,巨额罚款

米修体育
2025-11-13 03:39:21
美国恶果开始显现,两大邻国对中方踩刹车,王毅接到一通重要电话

美国恶果开始显现,两大邻国对中方踩刹车,王毅接到一通重要电话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2 15:46:07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王家卫录音门最大的受害者出现了!不是唐嫣,而是嫁小导演的金靖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3 11:41:52
如何战胜这些后浪?潘展乐:让我再好好想想,想了一年也没明白

如何战胜这些后浪?潘展乐:让我再好好想想,想了一年也没明白

懂球帝
2025-11-12 21:12:07
哎!回不去了,都胖成这样,真的要告别了

哎!回不去了,都胖成这样,真的要告别了

体育新角度
2025-11-12 22:07:59
儿子在家啃老33年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儿子的存款后傻眼了…

儿子在家啃老33年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儿子的存款后傻眼了…

黎兜兜
2025-11-10 22:07:31
在PPT里加了4个丑形状,领导傻眼了,追着我夸!

在PPT里加了4个丑形状,领导傻眼了,追着我夸!

秋叶PPT
2025-11-03 08:21:22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被大陆官媒点名后,蔡正元联合一人,再批郑丽文,侯汉廷表态亮了

DS北风
2025-11-11 17:47:51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市委书记女儿去县财政局工作,局长处处为难她,某天书记来探班

秋风专栏
2025-10-23 11:23:56
莫迪变脸!印度4艘军舰闯进南海,不料中方直接“上硬菜”

莫迪变脸!印度4艘军舰闯进南海,不料中方直接“上硬菜”

谷盟1
2025-11-08 11:40:35
蓝牙被淘汰?华为星闪E2.0来了,TWS耳机市场要变天了

蓝牙被淘汰?华为星闪E2.0来了,TWS耳机市场要变天了

雷科技
2025-11-10 19:57:14
美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美媒: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2 17:00:11
NFL退役球员遭名模前妻爆料,婚姻破裂因“太巨大”

NFL退役球员遭名模前妻爆料,婚姻破裂因“太巨大”

吃瓜体
2025-11-12 21:29:47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货车司机回应将7.8吨猪脚送到河南:有纠纷不想送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7:39:48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戏都没演明白还当评委,自己都没拿过奖,坐在评审团位置不心虚吗

蕾爸退休日记
2025-10-27 23:10:09
警报!阿森纳恐失争冠基石?合同仅剩18个月,续约谈判仍未开启

警报!阿森纳恐失争冠基石?合同仅剩18个月,续约谈判仍未开启

澜归序
2025-11-13 00:22:03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陈志的可怕,不在他有多狠,而在于他一路顺风顺水

热点菌本君
2025-11-10 15:45:57
2025-11-13 04:32:49
铁剑帮帮主
铁剑帮帮主
文化就是精神食粮。
9312文章数 41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时尚
数码
房产

手机要闻

TOP5厂商齐推双2亿像素: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

教育要闻

人民网专访!陈经纶中学校长独家揭秘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