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暖 山
近日,媒体曝光了一些医保基金违规案例:某知名连锁药店公然将普通牙刷、防晒冰袖等日用品,伪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通过医保卡结算;更有甚者通过售卖“医用护肤品”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其中六百万元来自医保基金。这些违规操作,严重践踏了医保基金专款专用的底线。
把“救命钱”当“零花钱”花,“医保套利”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生产企业和药店,以及消费者都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生产企业而言,给日用品穿“医疗马甲”可实现利润倍增;对药店来说,这类产品利润率远高于正规药品,自然愿意卖力推销;部分消费者将医保金视为可随意支取的零花钱。三方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让骗保行为从暗箱操作转向公开。尽管社会保险法明确禁止骗保行为,但实践中多以罚款、追回资金为主,且刑事惩戒的滞后性也降低了违法成本,对违法者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医保基金是“救命钱”,“医保套利”不仅威胁基金安全,更损害制度信任。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只能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的医疗相关费用。根治医保卡滥用乱象,须堵住漏洞。若不能建立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追溯系统,医保基金被“薅羊毛”便难以杜绝。
针对医保基金使用的突出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与执法宣传层面共同发力。制度层面,要健全管理体系,按治疗用途对医疗器械严格分类管理,明确禁付商品类别,杜绝日用品“变身”漏洞,让监管有章可循。在执法层面,建立医保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对查实的违规行为,不仅要追回医保基金,还应处以多倍罚款,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定点资格,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普及医保政策、解读基金属性与违规后果,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石,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守护好这份基金,不仅关系到每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要通过多重方法构建起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的防护网,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用在刀刃上,让医疗保障制度更好地护佑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