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央国企,常能听到一种说法:“大事没人管,小事瞎折腾。”
很多人会抱怨,领导不把重心放在效益上,偏偏耗费大把的精力放在一些小事上。
这个事,从表面看往坏了说是领导弃本逐末,养好了说是抓细节,但背后往往另有原因——这些反复折腾的小事,很多时候不是真的为了把事做好,而是领导借此在观察“谁更适合留下来”。
![]()
一、有些折腾,是在测试你是否“听话”
当一群人的能力看起来差不多时,怎么判断谁更可靠?一些领导会选择用反复修改、反复安排的方式来观察。
就拿一份会议材料来说,能接受十几次修改也不抱怨的,领导会认为他“抗压能力强”“态度好”;折腾两三次就表现出不耐烦的,领导就认为他不服从管理。你以为是在完成工作,实际上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选拔。
二、小事,是试探态度的安全区
重要工作风险高、流程严,领导自己也要按规矩办事。但在不关键的小事上,领导可以自由提出要求——换字体、调格式、改说法,这些都没有统一标准,却能清楚看出一个人的反应。
是认真调整还是敷衍应付?是主动理解意图还是机械执行?反复在小事上提要求,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在观察你对权力的态度。
三、爱折腾,是稳定管理的需要
央国企体系复杂,流程多。一个中层领导要坐稳位置,光有业绩不够,还需要有一批“听话”的下属。
那些能随时响应、不提异议、按指示做事的人,往往最受青睐。即便能力一般,但只要服从安排、让人放心,就是“可靠”的。相反,能力再强却不配合的人,反而可能被边缘化。
所以有时候,你做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你是否适合被领导使用才是关键。
四、能力不足的领导,更爱抓细节
也有一部分领导反复折腾,并不是为了考察下属,而是自己不太懂业务,只能通过抠细节来刷存在感。
他们可能对主要内容提不出意见,却在格式、标点、用词上反复要求。这不是怕出错,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证明“我审过了”“我在负责”。事越小,他们管得越细;越是不重要的环节,越要层层把关。
五、真正的管理,不靠折腾体现
反复折腾员工,其实是一种管理上的懒惰。央国企里有太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但有些人却把精力全耗在改格式、调措辞上,看起来忙忙碌碌,其实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
有水平的领导,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树立权威。他们更关注目标怎么实现、团队如何成长,而不是谁更听话、谁的PPT做得更漂亮。
会做事的领导,懂得看人;只会管人的领导,才总折腾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