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睡一会儿总没坏处” 是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但最新研究打破了这一误区 —— 超过 9 小时的睡眠不仅无法带来额外健康收益,反而可能成为身心健康的 “隐形杀手”,引发一系列连锁健康问题。
睡眠时长与健康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呈现 “倒 U 型” 曲线,7-8 小时的睡眠时长被公认为成年人的黄金标准。当每日睡眠超过 9 小时,认知功能会率先受到影响。研究显示,长期过度睡眠的人群,注意力集中度、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均明显下降,大脑仿佛陷入 “睡眠惯性” 难以唤醒,这与睡眠过长导致的大脑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密切相关。同时,情绪问题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过度睡眠者更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可能是因为过长的睡眠打乱了血清素等情绪调节激素的分泌节律。
![]()
在生理健康层面,心血管系统首当其冲。欧洲心脏病学会的一项大型追踪研究发现,50 岁以上成年人若每日睡眠超过 9 小时,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增加 41%。这是因为长期睡眠过量会导致心率减慢、血液黏稠度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影响血压调节机制,使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上升。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过度睡眠更可能成为病情加重的诱因。
代谢紊乱是过度睡眠带来的另一大隐患。人体生物钟与胰岛素分泌、血糖调节密切相关,过长的睡眠会扰乱这一自然节律,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研究数据显示,每日睡眠超过 9 小时的人,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睡眠 7-8 小时的人群高出约 50%,这一关联在中青年群体中同样显著。此外,过度睡眠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代谢相关激素的平衡,间接导致体重增加、代谢效率降低。
![]()
消化系统也难逃过度睡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时胃肠处于休息与修复状态,若睡眠时长过长,胃肠蠕动会持续减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引发腹胀、嗳气、食欲减退等不适。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增加胃炎、便秘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睡眠往往与健康问题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部分人因身体不适而延长睡眠,却因睡眠过长进一步加重健康隐患。因此,保持适度的睡眠时间并非单纯 “控时”,更要注重睡眠质量 —— 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睡眠环境、避免睡前熬夜或过度补觉,才能让睡眠真正成为身体的 “修复剂”。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应摒弃 “睡眠越多越健康” 的误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至 7-8 小时的合理睡眠时长。毕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来不是 “越多越好”,而是 “恰到好处”,睡眠亦是如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