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的兴起让购物变得便捷,却也让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群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大连瓦房店市徐先生一家的遭遇,揭开了直播带货针对老年人的骗局真相 ——80 岁的爷爷三年间在直播间豪掷 40 万元,购入近万件号称 “升值千倍” 的藏品,到头来这些宝贝全是合成工艺品。当徐先生试图为爷爷维权时,商家早已失联,平台以 “售后时效已过” 为由拒绝处理,相似的困境正困扰着越来越多家庭。
仓库惊情:SUV 塞满的 “藏品” 与十年手写笔记
![]()
今年 4 月,徐先生像往常一样去瓦房店市文兰街道探望爷爷,无意间推开了家中闲置的仓库门。扑面而来的纸箱几乎挡住了光线,码放的高度直达屋顶,最外层的箱子已经被压得变形,上面印着不同电商平台的物流标识。“我当时以为是家里存的旧物,拆开一个才发现全是手串、摆件之类的东西。” 徐先生说,仓库平时很少有人进出,爷爷的购物行为就这样被隐瞒了三年。
在徐先生的反复追问下,爷爷才承认这些都是从直播买的 “收藏品”。翻看着老人的手机订单,徐先生倒吸一口凉气:最早的订单始于 2023 年初,截至发现时已累积近万件商品,总花费高达 40 万元。“有一次在同一个直播间,一天就花了 4 万多,同款手串一次买六七件,说是‘囤货升值’。” 徐先生指着订单记录说,单件商品价格从一元到上千元不等,看似零散的小额消费,叠加起来成了巨额支出。
10 月 29 日,记者见到了徐先生从爷爷家运出的部分藏品。一辆中型 SUV 的后座和后备箱被塞得严丝合缝,纸箱里的藏品都用透明密封袋分装,每袋里整齐码着三四串同款手串,独立摆件则用软纸包裹,避免磕碰。更令人意外的是,徐先生带来的十本 A5 笔记本,每页都工工整整写着 “收藏档案”,商品名称、购买店铺、克重、价格、日期一目了然,甚至标注着 “推荐指数”。
![]()
每一件藏品都配有手写小纸条,编号、材质、品名与笔记本对应精准。“爷爷把这些当宝贝,每天都要翻着笔记清点。” 徐先生拿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披毛犀摆件 003 号,凯旋公司,399 元,2023.5.12”,字迹虽有些颤抖,却透着认真。老人告诉徐先生,这些笔记是为了 “将来升值后方便交易”,主播说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规收藏都要留档案”。
骗局核心:9.9 元 “神勺” 与 “千万元” 升值神话
在所有藏品中,爷爷最看重的是一批 “披毛犀” 制品,摆件、角杯、勺子摆满了半个纸箱。这些物件通体呈深褐色,表面刻着简单纹路,摸起来质地粗糙,单价从 199 元到 499 元不等。“主播说这是万年前灭绝的远古生物化石,现在存世量极少,富豪都在囤,将来随便一件就能卖千万元。” 徐先生转述爷爷的话,老人坚信这些藏品是 “救命钱”,遇到金融危机时能变卖渡难关。
![]()
记者在老人的笔记中看到,他详细记录了主播灌输的 “知识点”:“披毛犀灭绝于冰河时期,真品每克价值过万,逐年上涨无风险”。笔记里还特意标注,藏品来自 “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凯旋股份有限公司”,老板魏某是 “华东地区唯一有资质的经营者”,直播间是官方认证旗舰店。从 2023 年 4 月开始,老人陆续购入该系列商品,小到 8 克的勺子,大到公斤级的摆件,足足买了 200 多件。
最荒唐的是一款售价 9.9 元的 “黑金披毛勺子”,笔记中明确写着 “小孩发烧用此勺喝水,30 分钟退烧”。徐先生说,爷爷曾用这个勺子给感冒的小孙子喂水,幸好被家人及时制止。“这些东西连鉴定证书都没有,我找做珠宝鉴定的朋友看了,全是树脂合成的工艺品,成本最多几块钱。” 徐先生拿起一件 “披毛犀角杯”,用打火机轻轻一烤,边缘就出现了融化痕迹,散发出塑料燃烧的气味。
![]()
除了披毛犀制品,仓库里还有大量 “龙涎手串”“海古紫舒俱来手链”“沉香吊牌”。这些商品的宣传话术如出一辙:主播在镜头前拿着放大镜,声称 “珠子里的纹路是天然形成的,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是好货”,再配合 “限量 10 单”“今天下单立省 800 元” 的话术,不断催促下单。老人的订单记录显示,2023 年 11 月 6 日至 7 日,他在 “醉康家居生活 53” 店铺连续下单 7 次,购买不同款式的水晶手串和龙血松项链,两天花了 10440 元。
维权僵局:商家失联与平台的 “机器应答”
![]()
徐先生发现真相后,第一时间想联系商家退货退款,可打开订单页面却傻了眼 —— 近半数店铺显示 “已关停”,剩下的商家要么拒绝回复,要么直接拉黑。他试图通过电商平台维权,却始终只能联系到机器客服,反复推送 “售后时效已过” 的自动回复,根本无法转接人工。11 月 2 日,平台给出正式答复:所有争议商品均已超过 7 天无理由退换期,无法提供退货退款服务。
“这些订单跨度三年,很多商家早就卷钱跑路了。” 徐先生说,爷爷曾被主播 “洗脑”,认为 “藏品越放越值钱,不能轻易退货”,所以从未提出售后需求,这恰好让商家钻了空子。更让他气愤的是,今年 10 月中旬,爷爷独自坐火车前往江苏连云港,找到了一位名叫 “毛毛” 的主播 —— 这位主播曾在直播中承诺 “下单满百件可协助高价转卖”。
据老人回忆,“毛毛” 起初热情接待,带他参观了所谓的 “藏品展厅”,还合影留念。可当老人提出兑现回收承诺时,“毛毛” 借故离开,从此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徐先生通过订单信息查询发现,爷爷关注的 30 多家藏品店铺,经营地址都集中在连云港东海县,但通过企业信息平台查询 “凯旋股份有限公司” 等商家名称,均无任何注册记录。
徐先生分析,这些商家故意用模糊的店铺信息规避监管。他翻出部分店铺的 “个人声明”,上面写着 “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年交易额不足 10 万元,无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明明卖的是‘高端藏品’,却以‘家居用品店’名义注册,就是为了钻政策空子。” 徐先生说,主播曾承诺 “下单满 10 次可受邀参加珠宝展”“累计消费 5 万元成为 VIP 会员”,这些承诺从未兑现,明显属于虚假宣传。
直播乱象:违规话术与算法的 “精准围猎”
![]()
为摸清直播骗局的套路,10 月 30 日上午,记者进入徐先生爷爷曾下单的 “祥润收藏” 直播间。主播正拿着一件褐色摆件讲解,镜头前的补光灯打得明亮,凸显出摆件表面的纹理。“这是天然沉香,毛孔里能持续散发药香,闻着能缓解失眠、减轻压力,药用价值特别高。” 主播一边说,一边用小刀刮下一点粉末,“今天直播间专属福利,只要 128 元,下个月就涨价到 188 元,错过再等一年。”
随后主播又展示一款 “猛犸牙制品”,声称 “猛犸是不可再生资源,文玩界的高端货,含有钙、硒等微量元素,戴在身上对身体好”。这款号称 “收藏级” 的商品,售价仅 98 元,主播不断强调 “只上架 1 单”,催促观众 “赶紧下单,手慢无”。整个直播过程中,“限量”“升值”“药用功效” 等词汇被反复提及,完全无视《广告法》中关于禁止夸大宣传的规定。
徐先生表示,这些直播间有一套成熟的 “围猎” 流程:先用低价商品吸引老年人关注,再通过算法持续推送同类直播,让老人陷入 “不买就亏” 的焦虑中。主播还会在评论区用文字发送 “富豪都在囤”“给子孙留财富” 等内容,规避平台的语音监测。“我爷爷每天打开手机,首页全是这类藏品直播,想不看到都难。” 徐先生说,平台的算法推荐成了骗局的 “帮凶”。
记者就直播间违规话术、商家资质审核、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联系涉事电商平台,提出采访需求。截至发稿前,平台未给出任何回应,相关直播间仍在正常运营。
律师说法:商家涉嫌欺诈,平台需担责
辽宁斌鹏律师事务所宋敖嘉律师表示,虽然 80 岁的老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商家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购买不符合需求的商品。“主播宣称廉价工艺品‘未来价值千万’,明显超出合理预期,属于虚构事实欺骗消费者。”
宋敖嘉指出,涉事商家以 “家庭手工业”“零星小额交易” 为由规避市场主体登记,存在明显违规。《电子商务法》规定的登记豁免情形,仅适用于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便民劳务等场景,销售文玩藏品不属于此类范畴。“平台作为监管方,有义务审核商家资质,不能以‘机器应答’为由推卸责任。”
针对主播销售 “猛犸牙制品” 的行为,宋敖嘉强调,猛犸象牙属于受管控的古生物化石制品,销售需具备专项资质,未经许可售卖可能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他建议徐先生收集主播宣传录音、订单记录、藏品鉴定报告等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同步举报,同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徐先生现在最担心的是爷爷的情绪。老人得知藏品是假货后,整日沉默寡言,翻着自己写的十本笔记偷偷抹眼泪。“我希望通过这件事提醒大家,多关注家里老人的网络购物情况,遇到‘升值’‘治病’‘限量’这类宣传,一定要帮老人把把关。” 徐先生说,他已经把部分藏品搬到自己家,避免爷爷再接触到这些 “伤心物”,而那些堆积如山的纸箱,还静静地放在老房子的仓库里,等待一个说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