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到底能混到什么级别?在京师四品轻松拿下,外放保底二品?”这话,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状元这个“皇榜头名”,一出殿试就披上金光,从此走的路和别人不太一样。
先说待遇。殿试那天,金榜一出,状元第一声“恭喜状元”,紧接着就是殿闱传胪大典。你能想象么?紫禁城中门打开,状元就堂而皇之地从中门出宫。按规矩,这道门只能皇帝、皇后大婚时走一次,就连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慈禧太后也没走过。可状元一个人就能拿下,一脚跨过中门,背后跟得都是六部衙役。
![]()
发榜那晚的恩荣宴上,状元被单独安排一座,跟同样光荣,却只是榜眼、探花的兄弟们隔着几案。宴上对话没少:翰林院掌院的看过来,“昨日殿试,状元答案妙笔生花,朕都要拿来作藩语。”状元轻轻颔首,心里美滋滋的知道:从此走上学官大道,授职速度比常人要快三年。
![]()
因为“状元不需要像二甲、三甲进士那样,还要参加朝考”,榜发之日就被授翰林院六品修撰;而榜眼、探花,才七品编修。再说庶常馆读书三年,其他庶吉士还要靠散馆考试抢编修、检讨,甚至满盘皆输要滚回吏部排队。可是状元,散馆后直接留在翰林院,职位稳当当。就算你学识一般,宛若“高冷书呆”,只要不出大错,三年一到,四品侍讲、侍读的头衔常常手到擒来。有人算过,清代114个状元里,散馆散得好的,三年后已有七成跻身四品。
![]()
更别提随侍南书房行走、经筵日讲官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小职。康熙中后期起,顺天乡试主考官都要前科状元坐镇。科场分数飞升,一时间状元成了朝廷体面的象征,谁敢小看他?
![]()
既然待遇高,仕途就顺,状元能拿到什么官?外放地方又是什么级别?先说不外放的。乾隆之前,状元基本不去地方,他们的路线是典型的学官线:先在翰林院当修撰,再迁詹事府,最后当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一路走到内阁大学士。授六部职务?有的走礼部、有的走吏部,可升官速度却比一般进士快一截:十余年能做侍郎、尚书。算下来,114位状元里,官至宰辅(含协办大学士)14人,部院大臣21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3人,合计38人破二品大关,刚好三分之一。
![]()
但“学问好≠行政能手”。114人中,48人 administrative能力跟不上,升官常常卡在六品翰林修撰,一辈子难到四品行列;还有22人被分到各部院,品级顶天三、四品。有人问:何以至此?因为科场选人讲才,而朝堂需要真本事;有人只会批折,却不懂经营地方、筹海防,升得慢、待得久。
![]()
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毕沅破天荒外放。可跟普通进士外放知县、知州不一样,状元先要在国子监、翰林院捱几年。毕沅先当国子监司业,考核优异,乾隆又赏赐御笔“司业”牌匾。三年后出京,任贵州学政;不到两年,进阶贵州布政使司参议,接着又做四川布政使、云南巡抚,最后提调两广总督——保底是二品的布政使。再看吴其濬、林鸿年、陈继昌、曹鸿勋、龙启瑞,这六位状元外任最低都从知府抓起,最高的当过省巡抚、提督、川陕总督。仅龙启瑞算是“混得差”的,也做到江西布政使;其余俨然文臣中的封疆大吏,仕途一片光明。
状元外放为什么少?皇帝心中有杆秤:“人家是我的脸面,丢了脸可不好”。因此状元外任要谨慎,先在京师证明自己。毕沅之所以一路提拔,就是在国子监和翰林院踏踏实实工作,弄出政绩。普通进士,朝考一阵风,地方走马观花,难比状元这一条路走得扎实。
有趣的是,状元们往往起点高、选拔密集,升迁顺溜,可若贪图安逸,或者地方政绩平平,也得放慢脚步。有人算过,除去那38位破二品,剩下七成里,表现好的也就在三、四品中打转,最后能坐稳四品顶戴的人,少说也有六七十位。普通进士呢?从六品主事、员外郎混到四品,往往要七八十岁才能“苦熬”过来。
“有了状元加持,权力反转到底有多快?”答案就在这:殿试一中,六品修撰到四品侍读,十年之内二品尚书;若能外放,留京几年,就可做布政使,二品保底。所有人都在看状元们的表现——反正底线是保四品甚至二品,除非撞了大祸。相比之下,普通进士就像走大爬梯,一步一个坑。正因为如此,多少寒窗子弟把状元当金字招牌,以为有了金字,就是捷径,殊不知,科场之外,还有更硬的考验:行政能力、朝廷宠信、内外平衡。这才是真正决定状元能走多远的关口。
总的来看,状元就是有这样一辆“特快专列”:起跑点高、专门通道多、保底级别硬。只要不走错路,一定能轻松越过四品大关;即使外放地方,也能以二品起步,走成一方文臣要员。对于一般进士而言,四品是人生难题;而对状元,就是“分分钟完成”的小目标。
信息来源: 参考资料:《清实录·乾隆朝》 参考资料:陈永丰《清代科举官制》 参考资料:范文澜《清史简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