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中国商品加关税,清单上是500亿美元的东西,被盯上的“实体”企业已经有1437家,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量子计算……每卡掉一个领域,就像在当年长征路上又多设了一道关卡。
美国把“遏制”当成了必须干的事,中国要往上走,说真的,就只能掉进“大国肯定要打架”的老套剧情里?
美国这套不是临时发狠,是霸权体系的生存本能——米尔斯海默早说透了,国际社会没警察,老大就得摁住老二,不然自己的位置就不稳。
他书里写“美国绝不会看着中国变强,因为那等于拆它吃饭的锅”,这话听着糙,理却实在。
从印太盟友从4国扩到13国,军舰在南海晃悠的次数翻倍,到芯片禁令从高端芯片卡到中端设备,连荷兰ASML的DUV光刻机都不准卖,哪一步不是照着“掐断你上升通道”来的?
这不是谁跟谁有仇,是老霸主见不得新势力冒头——就像当年英国摁德国、美国压苏联,套路从来没变过。
真动起手来,手段多着呢。
![]()
科技上先卡脖子,2023年高端芯片对华出口额掉了40%,荷兰ASML的DUV光刻机说禁就禁,上海张江实验室凌晨三点还亮着灯,工程师趴在桌上拿铅笔划芯片架构图,旁边放着吃剩的半盒盒饭——图纸上的线路,就是要绕开美国技术的“封锁线”。
地缘上忙着织网,印太盟友从4国扩到13国,军舰在南海晃悠的次数比三年前翻了倍,还拉着日韩搞“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踢出产业链。
舆论上更狠,拿“新疆人权”“香港国安法”编故事,一年炮制出500多万条虚假信息,在国际平台上刷屏,就想把中国形象往“专制”“威胁”上套——跟当年抹黑红军“共产共妻”的套路,简直如出一辙。
可这网看着密,真能把水全挡住?
米尔斯海默那套“中国越强邻国越怕”的说法,听着有道理,可现实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
越南嘴上接美国产业链转移的单子,2023年对华贸易额照样涨了12%,工厂里的机器一半还得靠中国零件;
欧洲企业对华投资是降了5%,但德国博世在苏州的新研发中心照样开工,民间技术合作项目比去年多了17个。
美国在APEC会上扯着嗓子喊“抗中”,转头就见印尼总统跟中国签了高铁合作,菲律宾商人偷偷把香蕉运到湛江港——
所谓“盟友体系”,仔细看全是窟窿,就像当年蒋介石想让各路军阀齐心剿共,结果滇军想着保地盘、湘军惦记着发军饷,谁真把他当回事?
美国大选闹得凶,民主党喊着要“精准打击”,共和党非要“全面脱钩”,法案在国会卡了三个月,连对台军售清单都批不下来。
![]()
欧洲那边更有意思,对美天然气依赖度掉了20%,转头就对《通胀削减法案》发起反制。
东盟10国里,9个公开说“不选边站”,拜登想让马克龙跟着“抗中”,马克龙转头就带着空客订单访华——霸权的指挥棒,早就没那么灵了。
但中国的破局,从来不是看对手的破绽,而是扎自己的根。
就像当年红军进陕北,王震带着359旅开荒种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南泥湾的镢头刨出的不只是粮食,是队伍不溃散的底气。
现在这套逻辑照样管用:脱贫攻坚战打了八年,9899万贫困人口摘帽,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疫情三年,2020到2022年GDP年均增长4.5%,一边防病毒一边保饭碗,老百姓的日子没掉链子。
这些事看着不惊天动地,却像当年南泥湾开荒一样,一锄头一锄头刨出了应对风浪的底气——民生稳,底盘就稳,底盘稳,再大的封锁也封不住向上走的路。
当年红军过草地时,没人知道皮带煮水能撑几天,但他们知道“往前走”才有希望。
![]()
现在,中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科技上,华为工程师曾说:“断供那天,我们把所有图纸锁进保险柜,钥匙扔了——因为要从零画新的”,如今麒麟芯片回归,Mate 60系列销量破2000万部;
“一带一路”十年间贸易额增3倍,东南亚港口的吊臂每天都在吊装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集装箱;
TikTok全球用户超10亿,普通民众用手机镜头就能打破西方媒体的信息垄断。
这条路难不难?
但比起“被遏制在半山腰”,哪条路更值得走?
答案在工程师熬夜画的芯片图纸上,在“一带一路”港口的集装箱里,在老百姓“日子比以前好”的口碑里——
走自己的路,让“新路径”成为历史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