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5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6点

0
分享至

中午十二点,王大妈端着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反复斟酌着:“刚刚好吃八分饱,再多点怕撑着。”老伴一听,赶紧笑着劝:“咱都65了,身体得吃好,别总怕多一口。”可话音刚落,王大妈还是把碗一推,坚持自己“八分饱”原则。

街坊邻居也纷纷效仿,说什么“少吃两口肚子轻松”。可就在上个月体检时,王大妈发现自己的营养指标比去年下降了11.8%,一向健康的老伴反而状态更好。



医生看过检查单后,抬手摇了摇头,低声提醒:“年过六十五,吃饭的标准早就该改改了,‘八分饱’其实远远不够!”

八分饱,一直是中老年人习以为常的饮食口号,但真的是科学健康的选择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65岁以后,关于“吃饱”的那点事儿,到底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真相。不妨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或许能帮你刷新对健康饮食的认知。

八分饱,真的适合65岁以后吗?权威研究解读

“吃饭八分饱更长寿”?这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但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65岁以后再严格控制进食量,反倒带来营养不良、肌肉衰减和功能退化的风险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12.6%

中国营养学会指南同样指出,老年人体内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胃肠功能减弱,如果再长期热量摄入不足,会导致机体蛋白质、钙、铁等多种营养素摄入普遍偏低,进而诱发贫血、易感染、骨质疏松等问题。



不仅如此,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2022年,样本数4165人)结果显示:每降低1个BMI单位,65岁老年人的跌倒、骨折风险上升7.4%

专家强调:“八分饱模式”是跨年龄段的思路,真正到了高龄,还得讲究吃得更科学、更充分、更均衡。

不少老人担心“多吃容易胖、血糖升高”,其实一项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牵头的随机对照试验已证实,餐次规律、摄入平衡的饮食对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更有益,关键不是‘吃少’,而是‘吃对’”。

65岁以后继续吃八分饱会带来哪些后果?尤以第三点最易被忽视

坚持“八分饱”甚至“吃更少”,65岁后的老年人比年轻时面临的健康隐患更不得小觑。

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明显流失。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老年群体肌少症发病率高达22.8%。肌肉不足会导致步态不稳、容易跌倒,严重者甚至生活无法自理。



免疫力下滑,易发生肺炎等感染。老年人若长期营养不良,免疫细胞活跃度明显下降,数据显示,营养摄入不达标者感染率高出正常人13.9%,且其住院及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加。

骨质疏松隐患骤增,这是大多数人都忽视的一点。人体骨密度在60岁后自然下降,如果还“克制”饮食,钙和维生素D摄入量远远不足。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骨折人数已超2580万,近8成与饮食结构偏差有关



此外,贫血、“老年痴呆”风险、营养性口腔溃疡等慢性问题也会逐渐增多。你以为“少吃能省事”,其实在无形中损害了身体根基,晚年状态每况愈下,反倒比同龄人“老得更快”。

建议:过了65岁,吃饭更该做到这6点,提升晚年质量

专家一致建议,年过六十五,吃饭更要讲“精”和“准”,要从以下6方面着手,实现科学、合理、个性化的膳食管理,才是提升晚年健康的关键:

蛋白质要足量:每天建议蛋白质摄入不少于1.2克/公斤体重/天。饮食中要多选鸡蛋、牛奶、豆制品及瘦肉、鱼虾等高蛋白优质食材,每餐都要有。



蔬菜多样色彩丰富:每日至少300克生蔬菜或150克熟蔬菜,深绿色、红色、橙黄色搭配,补充足量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有助肠道蠕动、血管保护。

主食合理搭配:细粮粗粮合理分配,注意不要单一,三餐占比可参照:早餐20%、午餐40%、晚餐40%。主食种类多样,确保碳水摄入,避免饥饿性低血糖。



少油少盐“适可而止”:烹饪油建议每天不超过25克,食盐每日总量控制在5克以下,远离过咸、过油腻诱发心脑血管病。

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哪怕没胃口,也要保证一日三餐规律,养成定时进食的好习惯,这样代谢运转才更高效。



关注饮水与钙摄入:每日饮水1200-1500毫升,老人容易缺水,日常应适当摄取乳制品、豆制品补钙,必要时按照医嘱科学补充维生素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全国各地医保亏损,新乡限制医保报销额度,统筹日支付限额50元!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00:06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已经“停产”的方便面!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你吃过几碗?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00:10:35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军机Talk
2025-11-11 14:48:54
青岛女子刷视频刷到自己丢了三个月的狗在长沙,已顺利接回:不敢想是怎么去的

青岛女子刷视频刷到自己丢了三个月的狗在长沙,已顺利接回:不敢想是怎么去的

极目新闻
2025-11-12 15:56:40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曝34岁奥斯卡仍在ICU检查:一度昏迷+几次闭眼 3个月前身体已报警

风过乡
2025-11-12 07:46:51
他是原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后官至副国级,享年96岁

他是原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后官至副国级,享年96岁

小港哎历史
2025-11-12 12:00:08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正规军也太不正规了吧!

贵圈真乱
2025-11-12 10:40:42
80万敌军进逼,俄德战争在所难免?普京通知全球,局势类似二战前

80万敌军进逼,俄德战争在所难免?普京通知全球,局势类似二战前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1 16:09:04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中国首善李春平离世,13年软饭换268亿遗产,大39岁女星身份曝光

壹月情感
2025-10-31 15:08:21
三连败!威少14+8+11,赛后约基奇跑过去,一把抱住威少

三连败!威少14+8+11,赛后约基奇跑过去,一把抱住威少

担酒
2025-11-12 14:47:57
镇政府回应“3岁幼童拿泡泡糖没付款引发争执”:高度重视,多部门在处理

镇政府回应“3岁幼童拿泡泡糖没付款引发争执”:高度重视,多部门在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18:16
乒乓球全运会:林诗栋0-2落后大逆转!11-3大胜,3-0领先冲16强!

乒乓球全运会:林诗栋0-2落后大逆转!11-3大胜,3-0领先冲16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1 18:30:46
“母亲派出所里遭民警责骂,男子插话后被拖进女厕群殴”追踪:涉案民警获刑8个月,两名辅警缓刑

“母亲派出所里遭民警责骂,男子插话后被拖进女厕群殴”追踪:涉案民警获刑8个月,两名辅警缓刑

大风新闻
2025-11-12 11:49:03
威少准三双完胜施罗德,约基奇35+15+7,掘金双杀国王豪取五连胜

威少准三双完胜施罗德,约基奇35+15+7,掘金双杀国王豪取五连胜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2 14:37:17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马筱梅穿miumiu孕肚显怀了,她累的直不起腰,汪小菲心疼的搂着她

小咪侃娱圈
2025-11-12 14:01:05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县城险象环生,你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平静给蒙蔽了。

流苏晚晴
2025-10-31 20:55:43
苹果新品突然官宣:11月14日,全球发售!

苹果新品突然官宣:11月14日,全球发售!

Q科技基地
2025-11-12 14:38:31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美联储急刹车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美联储急刹车

顾蔡卫
2025-11-12 06:44:16
断货36天,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断货36天,荷兰终于“投降”,管理权归还中方,斯霍夫已通告全球

苏曼文史
2025-11-12 17:15:58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2025-11-12 18:16:49
涵豆说娱 incentive-icons
涵豆说娱
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读!
4943文章数 10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头条要闻

"大客户"租两豪车后人间蒸发 车行找到车后一看天塌了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数码
教育
艺术

手机要闻

OPPO Reno15星光蝴蝶结图赏:甜酷辣妹必备的小直屏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数码要闻

阿里首款自研旗舰双显AI眼镜 夸克AI眼镜S1 11月27日发布

教育要闻

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减负,这次能带来彻底好转吗? “除了畜牧局,都在使唤我们”,教育部重磅部署为教师...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