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不摆了,就是我心中的家!”“重庆用它的火锅哲学教会我:生活要够辣够烫,才够滋味!”“重庆,我想对你表白:我真的嘿喜欢你,这辈子都离不得你!”近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重庆@世界·第三届“TALK IN 重庆”外语演讲大赛决赛举行。台上,来自意大利、泰国等国的参赛选手同台竞技,用中文讲述自己与重庆的故事,并用重庆方言表达出对重庆的喜爱。
![]()
选手在比赛中。
本次大赛围绕“我的重庆·我的城”主题,于今年6月启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经贸、教育、文旅、医疗、体育等领域的200余名选手踊跃参与。经过严格评审,27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决赛现场,27名中外优秀选手以语言为桥,生动讲述巴山渝水间的开放活力和蓬勃生机。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西南大学的学生贺郅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沈楠、重庆巴蜀中学国际教育中心的教师乔治(GIORGIO PALMIERO)分获中国籍英文高校组、职业组及外籍中文组一等奖。
本届赛事延续“主题演讲+即兴问答”赛制,全面考察选手的语言功底、知识储备与跨文化沟通能力。评委团由外国驻渝领事官员、外国商协会代表、高校外语专家及资深媒体人等共同组成。本届大赛还特邀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留学生代表担任大众评委,为赛事注入多元国际视角。
![]()
选手在比赛中。
英文组比赛中,高校组与职业组选手率先登场。《攀登之城》《重庆之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拾梯而行》……选手们以流畅英语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展现新韵重庆的城市活力与精神气质。中文组比赛则成为在渝外籍人士展示中文才华的舞台,《重庆,我心中的家》《我的重庆,吆不到台!》《山城有暖,如归故乡》……来自泰国、意大利、美国等国的选手以流利中文分享重庆故事,展现山城的开放包容与城市温情,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其中,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马达加斯加留学生TSIKEL IANKINA DANIEL(刘夕苒)以《我的重庆,我的城——在立法征询中触摸一座城的温度》为题,分享了她从城市“旁观者”到立法“参与者”,再到受聘为“立法信息采集员”的独特经历,来自异国学子的“声音”被郑重倾听,让她由衷感到:“重庆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就让我站在门外,而是用开放的姿态,让我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和‘家人’。”
外籍选手代表、重庆人民小学意大利语外教Eda(艾哒)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赛让她从重庆生活的体验者蜕变为城市文化的深度理解者。她愿成为双向的“文化译者”与友谊的“桥梁工程师”,既让意大利的声音在重庆课堂回响,也让山城景象深入意大利亲友心中,更助力打通跨国交流渠道,促成两地青少年互访体验。
![]()
比赛现场。
经评委团综合评定,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8名。留学生大众评委还合力评选出6名“城市推介官”。获奖选手将有机会加入重庆市翻译人才库,参与重庆对外交流活动,为重庆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贡献力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雯表示,“TALK IN 重庆”历经三届深耕,已成为重庆发掘外语人才、储备开放力量的重要窗口。三年来,比赛与选手共同成长,参赛领域越发多元,话题日益深入。历届选手中,有人站上国家级外事活动舞台,更多人将国际语言与开放精神融入城市每个细胞,构成重庆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