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过一个月,而以色列与真主党于2024年11月在美国支持下达成的黎巴嫩停火协议,其周年纪念日也日渐临近。即便如此,以色列国防军在两条战线上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纳达夫·肖沙尼中校称,以方在两地发起的袭击具有正当性,缘由是敌方持续采取敌对行动,且以色列正着力重建在席卷中东的两年战事中受损的军事能力。
“显而易见,哈马斯与北部的真主党都在蓄意违反停火协议。”肖沙尼11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新闻周刊》表示,“他们想让我们单方面遵守协议,自己却能不受任何惩罚地肆意破坏。”《新闻周刊》已联系哈马斯与真主党代表,以获取其立场回应。
加沙地区的冲突,始于2023年10月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突袭。时任美国总统拜登曾多次推动和平进程,其政府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团队支持下,于1月总统就职典礼前夕促成一项停火协议。这份分三阶段推进的协议,为当地带来了一年多来首次持续平静,却因以哈双方在第二阶段推进方案上存在分歧,于3月宣告破裂。
下一次重大突破直至上个月才出现——以色列与哈马斯再次达成共识,同意落实白宫提出的20点全面计划的第一阶段内容。该协议除明确要实现永久停火、释放哈马斯在初始突袭中劫持的以色列人质及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外,还包含多项关键举措:成立由特朗普担任主席的巴勒斯坦独立技术官僚委员会,取代哈马斯主导的加沙政府;部署国际稳定部队,接替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占领。
截至目前,以色列已释放2058名巴勒斯坦囚犯,哈马斯也释放了停火生效时仍扣押在加沙的40名以色列人质中的大部分,目前各方仍在全力搜寻最后4名被俘人员的遗骸。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尔亚娜·斯波利亚里奇·埃格近期向《新闻周刊》坦言,加沙历经战火摧残,“当前环境下,搜寻遇难者遗体的工作异常艰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为搜寻行动提供专业建议,并协助人质与囚犯的转移事宜。
而以色列方面则指责哈马斯故意拖延进程,不仅伪造发现遗体的场景,还在暗中重组力量,伺机对以军发动袭击。肖沙尼明确表示,在以色列确认哈马斯完全履行承诺前,停火协议不会进入下一阶段。
“在讨论第二阶段——或者说后续任何阶段之前,第一阶段必须彻底落实,”肖沙尼强调,“人质尚未全部获释,这本该是一个月前就完成的事;哈马斯也未按要求解除武装。在探讨加沙未来之前,必须先走完‘人质全释放、哈马斯缴械、国际安全部队部署’这一完整流程。”
“就以方而言,我们既致力于遵守协议,也坚决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利益,”他补充道,“我们会确保所有相关方都切实履行协议义务,防止哈马斯借停火之机,为下一次针对以色列的袭击做准备。”
不过肖沙尼也承认,关于计划中部署的国际稳定部队,其组建时间表与人员构成仍在协商中。这一协商进程还受到多重复杂因素干扰:以色列已明确禁止土耳其军队参与,起因是土耳其此前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多名高官发出战争罪逮捕令;阿联酋则表示,在缺乏明确行动框架的情况下,暂不考虑参与部署。
加沙地带的暴力冲突从未停歇。以色列国防军11月11日宣布,已“打击并消灭”一名越过所谓“黄线”的疑似武装人员。据加沙卫生部统计,这是停火生效后以军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的一起,过去一个月内,此类行动已造成超2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哈马斯及其巴勒斯坦盟友派别,也与停火后的多起致命袭击有关,其中就包括上月底在拉法发生的袭击事件,该事件导致3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丧生。袭击发生在“黄线”以西的以色列控制区,肖沙尼估计,该区域仍有“数十至数百名”哈马斯武装分子活动。
哈马斯卡桑旅周日发表声明称,“拉法地区发生的冲突,责任完全在以色列一方,我们的武装人员是在以色列控制区进行自卫反击。”
另一边,尽管2024年11月以色列与真主党已达成停火协议,但以军仍在持续空袭黎巴嫩境内目标。这份协议曾终结了自2006年黎以战争以来,以军在黎巴嫩境内最密集的军事行动期——当时以军一边轰炸疑似真主党阵地,一边从南部派兵攻入黎巴嫩。
2024年9月,黎巴嫩局势出现决定性转折。据信主要由真主党及其盟友使用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寻呼机)在黎境内多地发生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一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以色列的秘密行动。不到两周后,以军在贝鲁特南部郊区发动空袭,精准打击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的地下住所,将其击毙。
11月的停火协议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协议达成当天,由伊斯兰主义武装主导的反对派就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府发起进攻,仅11天后,阿萨德便宣告下台。
真主党多年来一直是阿萨德政府的坚定支持者,而阿萨德本人也是伊朗主导的“抵抗轴心”联盟核心成员。加沙战事爆发后,真主党是最早公开支持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外部势力之一,但并未介入叙利亚局势。
如今大马士革的权力已移交至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手中,这一权力更迭得到白宫欢迎,却引发以色列与伊朗“抵抗轴心”的双重疑虑——以色列担忧沙拉的激进过往,而“抵抗轴心”则因失去连接真主党与德黑兰的关键陆路通道而不安。
![]()
即便遭受重创,真主党的军事实力仍不容小觑。以色列官员多次指责该组织未按停火协议要求从利塔尼河以南阵地撤出,反而在加紧重建军事力量。
“北部战线的真主党,即便过去两年损失惨重,但其敌视以色列的根本意图从未改变,”肖沙尼指出,“令人遗憾的是,该组织仍在宣扬‘摧毁以色列’的主张,全力重建军事能力与威胁以色列安全的基础设施,这一点我们已有明确掌握。”
肖沙尼称,以方已掌握真主党“数百起”违反停火协议的证据,以军正针对这些恐怖分子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以消除威胁”,所有行动均“符合与合作伙伴及黎巴嫩方面达成的协议与共识”。
“我们会遵守协议,但协议必须得到全面执行,”肖沙尼强调,“2023年10月7日那种‘数千名恐怖分子盘踞边境、与平民近在咫尺’的危险局面,绝不能再次出现。”
在近期军事行动中,以色列国防军周一宣布,已击毙一名涉嫌从叙利亚向黎巴嫩走私武器的真主党成员,并对贝卡谷地、纳巴泰耶等多地的“恐怖分子基础设施”实施了袭击。
真主党则多次反指以军违反停火条款,不仅发动此类空袭,还拒绝从黎巴嫩南部部分区域撤出军队。
黎巴嫩政府如今陷入两难境地:总统约瑟夫·奥恩与总理纳瓦夫·萨拉姆一方面表态“只有国家有权拥有武器”,另一方面又谴责以军持续空袭及在黎南部的长期驻军行为。
![]()
在11月11日纪念烈士节的讲话中,去年接替纳斯鲁拉出任真主党总书记的谢赫·纳伊姆·卡西姆直言,黎巴嫩政府聚焦真主党武器库问题,实则是在迎合以色列的要求。“以色列根本不想撤军,它妄图从政治、经济、社会、金融乃至地理上全面控制黎巴嫩,把黎巴嫩变成其‘大以色列’扩张定居点的后院。”
基于此,卡西姆强硬表态:“这些武器赋予我们防御的决心与力量,我们绝不会放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